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法律   9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张龑 《法律与监督》2006,(10):39-39
案情 2005年1月31日下午,犯罪嫌疑人小军(14岁,系化名)与小龙(10岁,系化名)在游戏室认识了8岁的洋洋(系化名),并一起到洋洋家玩耍。出来后,小龙告诉小军看见洋洋家有一部手提电脑,时值下午,两人遂商议趁家中无大人之机,从洋洋处抢走钥匙后入室将电脑偷走。后小龙、小军二人又将打算告诉朋友小于(14岁,系化名),三人共谋后将洋洋带到楼顶,由小军和小于上前将其双手按住,小龙则趁机去抢钥匙,并击打洋洋手部,使其受痛松手而抢得钥匙。由于洋洋哭闹,三人则哄骗称:小龙家的门被锁住了,钥匙与他家的一样,需要借其钥匙打开自家房门,稍后便会归还。  相似文献   
2.
张龑 《清华法学》2013,7(2):24-36
拉德布鲁赫法哲学及其政党学说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完全的相对主义。在本文看来,他所秉持的实为一种认知上的相对主义,道德上则是绝对主义。这直接引发其理论内部巨大的紧张:相对主义的认知难以证立绝对主义道德。文章围绕这一紧张关系而展开批判,首先梳理了其法哲学及其政党学说,认为个体、超个体以及跨人格三种价值具有很强的覆盖性,但仅凭个体价值无法化解这一紧张,相反为他所忽略的跨人格价值却极具启发性。文章随后从法律商讨理论批判其政党学说,重建其跨人格价值。最后指出,拉氏的个体主义法律观若无跨人格的共同作用,便无力承担起证立政治统一而价值多元的现代法治国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效法西方国家立宪是后发现代国家的通例却往往效果不彰,如何诊断这一现代病就变得非常关键。凯尔森的基础规范概念为此提供了重要工具。文章由此出发,先是批判性重述这一理论,认为凯尔森内容中立的基础规范无法胜任从实然向应然转换的功能;进而探讨基础规范证立所经历的三阶段,这实际上构成了立宪转型的内在逻辑结构;之后考察49年《共同纲领》的立宪实践。最后再次回到立宪转型之功能,当代思想中有两个与之相对应的典型范式:契约合意与商讨合意。在检讨了康德所代表的契约合意论之后,文章最终指出,通过商讨合意来实现立宪转型是更为优选的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4.
德语世界的法哲学可以追溯到非常久远的年代,然而,其中最具决定性影响的时期是德国的"黄金时代",也就是从七年战争(1756-1763)的末期到1870年普法战争之间的百余年时光.这个时期,一如莫扎特、贝多芬之于音乐,歌德、席勒之于文学,辛克尔、卡斯帕之于艺术,高斯之于数学以及亚历山大·洪堡之于自然科学,康德与黑格尔也先后在哲学上开启了不朽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大街"一场的解释,说明"玛格雷特剧"不是一出所谓的"平民悲剧"(或译"市民悲剧"),而是与神订约的存在同与魔结盟的存在之间的纠缠、博弈与决裂。"大街"作为"玛格雷特剧"的第一场,显示出其独特的戏剧特征,戏剧结构的连贯性体现于神性存在与魔性存在的贯穿性与结构性冲突。浮士德对梅菲斯特的命令式不仅显示出人主魔仆的关系,更是突显出浮士德在魔力帮助下实践其自由的欲念,而玛格雷特则是显示浮士德深重罪孽的试验试纸。  相似文献   
6.
现代政治较之古代并未摆脱统治权与其主体分离的事实,使得摄政至今仍不失其必要性。由此,现代民主政治就面临相同而更为复杂之问题:一旦以虚构的人民取代君主,民主国家势必缺乏统一的判断力与行动力,那么,新生人民是否需要摄政以及如何成长?英国对待摄政乃是采行立法,对功能加以理性化。理性化进一步体现为摄政为代表之历史原型。除了要担负起监护人民的摄政职能,代表还须建构和贯彻公共意志。孙中山洞察到“训政”的必要,却失于规范化考虑,仅从政治上层构建人民意志;共产党则扬弃训政为人民意志构建,从下层民众出发,先后担当起社会意志建构、民族意志建构以及现代化建设的先锋队,虽不乏波折,却是行进在理性化与规范化的道路之上。  相似文献   
7.
谈及我国宪法的根本法和高级法,法的实效性和规范正确性有助于充当一个恰当的区分视角。而二者之间的紧张关系,既可视为我国近代宪法史的写照,其实也是一项未竟的任务。沿此方向,本文进一步分析出我国宪法的根本法结构,并结合现代化本身的交叠因果特征,对宪法中的基本权利从多重角度予以分析,为时下热议的宪法诉讼是否必要的难题提供一个新的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8.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进入法治体系建设的新时代,立法质量成为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从法理角度观察,我国立法质量建设不是从无到有的建设,而是提升法律规范性品质的建设,为此要构建一套符合我国法治建设实际的立法质量评估体系。基于详实的问卷调查数据,本评估体系将立法质量判断标准建立在指标得分及指标之间内在逻辑的双重基础之上,改变了以往仅凭指标简单加权平均来评估立法成效的方式,实现了立法整体发展水平和立法中各项要素发展情况的刻度化测评,从而有助于把握立法规律和现状,准确评估当前立法水平,以提升立法的规范性品质。  相似文献   
9.
近年清华大学收藏的战国竹简已经陆续公布,被学术界命名为《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到目前为止已经公布了四批,引起了学术界研究的热潮。在第一册当中,有整理者命名为《楚居》的一篇,它的内容涉及到了楚国先公先王的世系,这为楚族起源的研究提供了新材料,对于当前楚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龑 《中外法学》2013,(4):699-717
自由与家之争构成我国独有的现代性问题。然而,家价值虽一直受到我国法律保护,却处于个体自由价值的遮蔽之下。本文尝试揭示我国法律所保护的家价值,并重构其与个体自由的关系。从理论上看,西方观念通常认为家始于婚姻合意,而恰当的家观念应在于,人从家而生,自由对应的只是成年阶段,而家涵盖了人生命的完整阶段,是对自由否定之否定的扬弃。如果说从自由出发的现代法治只是一种权力与权利的对峙结构,那么从家观察,法治还内涵一个守护生命成长与衰微的存在结构,它包括家庭自治、父爱主义、生存保障等等。家与个体自由因而是包容而又竞争的关系,法律秩序构建应以家价值为参照系,而非以个体自由为圭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