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利益集团"这个概念近年来开始在学界蔓延,是国内学者从西方理论中引入的一个分析工具。国内对于"利益集团"一词的看法和态度,大都在于纠正以前作为贬义词的用法,在正视它的现实意义后,主要作为一种理论分析工具来使用。在国内关于利益集团的研究中,利益集团的意义体现于两个方面,其一在于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其二在于利益集团对政治民主化的影响。直到今天,在谈论利益集团时,总是认为它就是影响政府政策或官员的社会团体。当利益集团通过任何一种政府的机构提出自己的要求时,就变成了政治利益集团。显然,利益集团是社会生活中的普遍现象,政治利益集团仅仅是利益集团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社会中任何团体都可能作为利益集团发挥作用,也可能作为政治利益集团起作用。  相似文献   
2.
自我和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与现实基础.研究表明,自我和谐是心理和谐一个方面,当前中国人主要将其理解为一种与生活、工作、个性、情绪相联系的主观体验.和谐社会中的自我和谐应是基于内在人格与价值观念两方面的自我和谐.  相似文献   
3.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费尔贝恩在修正和发展弗洛伊德和克莱因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提出了纯粹的客体关系模型。他认为人格的动力是客体关系而非性欲,并从容体关系角度阐述了一种具有动力性的人格结构理论,即内心结构观。此外,他还结合了弗洛伊德的阶段论和克莱因的心态论构想了一种全新的人格发展图式。费尔贝恩的人格客体理论在精神分析史上具有重要的贡献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药用空心胶囊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包装材料,更是一种特殊的药用辅料。用工业明胶制作的胶囊外壳铬含量超高,对人体危害极大。"毒胶囊"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明胶生产企业,胶囊外壳生产企业,胶囊生产企业以及胶囊销售商等都面临着法律的审判。  相似文献   
5.
公司股东借助中介人、垫资人而虚报注册资本、虚假出资的,中介人、垫资人与股东在虚报注册资本罪上构成共同犯罪。但此类案件的取证难,导致在司法实践中追究中介人、垫资人刑事责任的困难。若能证明垫资人对资金的持续控制权,否定垫资人和中介人之间合法借贷关系的诡辩,就可以证明垫资人与中介人的共同犯罪故意,从而追究他们虚报注册资本的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问题,政治认同成为一个日益明显和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而公民作为当代政治认同的主体,处理好和解决好我国公民的政治认同问题,对我们的社会和谐、政治稳定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7.
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理论家费尔贝恩在修正与发展弗洛伊德和克莱因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从客体关系角度出发,阐述了一种纯粹心理的人格发展理论.该理论指出,人格发展的实质是自我客体关系的成熟;母婴关系是影响人格发展的首要因素.费尔贝恩还综合了弗洛伊德的阶段理论与克莱因的心态概念,构想了一个全新的人格发展图式.费尔贝恩的人格发展理论以其革命性和独创性在精神分析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领域都占据了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心态是某一历史时期内社会上广泛形成和存在于各类社会群体中的知、情、意、行和价值取向的总和。调查显示,在社会转型的历史背景下,有着"人类灵魂工程师"美誉的高校教师由于受到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社会心态出现了一定偏差,表现为法制意识薄弱、政治参与性低、仇富仇官和怀旧情绪等。但总的来说其心态基本良好,价值取向积极、社会情绪乐观、具有比较清醒的社会认识、强烈的责任意识,表现出了积极的道德践行。鉴于社会心态是主体对社会现实的反映,且与时代的整体精神相联系,笔者认为应从促进社会公正、激发参政热情和伦理道德建设等方面入手来塑造高校教师的和谐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心态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基础,它具体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与他人的关系上、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以及人与自我的关系中.和谐社会心态的塑造需要借助道德调控的力量.道德调控既是塑造和谐社会心态有效手段,也是塑造和谐心态的重要保障.确立道德调控的目标体系、运用多种道德调控手段、构建良性的道德保障体系、加强道德调控的法律规约是塑造和谐社会心态的重要策略.尤其在社会公德方面,把"道德的应当"转化为"道德的必需",以强化民众对道德规范的践行,增强道德调控的有效性,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培育和塑造美好和谐的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