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文化和城市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网络的文化建设已成为城市文化最重要的一环,这不仅是因为网络在城市文化中的重要性,更在于网络自身的特点,对城市文化形态和管理提出了重大的机遇和挑战。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对网络文化本身的理论研究,以期在这一新文化形态的深处,总结出具有战略意义的理论思考点以帮助网络文化管理、建设、创作和使用(阅读消费…… )的各行各业的人们。 一、网络为城市提供一个新脑 人类的城市本质是双重的:物质的存在和文化的存在。网络本身则是一种文化:各种象征符号通过一种传播路径,以不同媒体的方式使人与人实现沟通和交流。因此,…  相似文献   
2.
东方广播电台开播以来,社会反响强烈,形成了新闻改革的一股冲击波。它的意义不仅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下,为新闻改革闯出了一条新路,而且可以触类旁通,对同为舆论工具的报刊的改革来说,也极有启发作用。为此,本社在最近与东方广播电台、《解放日报》社联合召开了一次学术讨论会,对舆论载体的改革问题,进行了探索。本市部分新闻、理论界的前辈和有关的中青年学者以及报社的老总们共五十余人应邀参加了讨论。这里,我们把会上论及的内容刊发出来,供大家参考,欢迎广大读者参与我们的这场改革。  相似文献   
3.
红卫兵运动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它发生在世界性的"反文化"背景上,并且获得了形形色色的主要由青年知识分子组成的"左"派党团、群众团体和个人的呼应.我认为目前人们对红卫兵运动的研究,还不大注意这一世界的"反文化"背景,因此也难以深化对这一青年文化现象的认识.考察这一问题,简要地说可以归于这样两个角度:中国红卫兵运动在内在精神和外在表现形式方面,同世界性"反文化"青年运动的相似性及其原因;反过来,则是两者的不同性及其原因.拨开不同社会制度的外观,西方叫做"Anti-es-tablishment"(反正统),中国叫做"炮打司令部",两者都如西方当时激进的理论家所归纳的"解放、打破传统和环境的桎梏"."反正统"意味着"造反"成为一种新的价值目标.一种新的行动哲学,因此在家中造父母的反,在学校里造校长教师的反,在社会上造政府企业领导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城市的出现,使世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其中,城帝精神成为现代社会人们普通关注的话题。应该说,城市精神是一个内涵深刻的概念,是现代化城市社会发展的思想内核和精神支柱。 目前,对于城市精神思想底蕴的解读以及概念的界定,还存在各种看法。本期特邀上海一些著名学者对上述问题从不同侧面加以诠释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城市精神的讨论在前一段时间讨论的基础上,必须提升到文化哲学的更高层次。我自1984年从一般文化研究转入对以犹太文化为案例的Spirituality的研究,在二十世纪的九十年代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方针之一,也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核心工作和基础工作之一。为了在各工作领域具体实施这项伟大的建设工程,需要理论工作者与实际部门相结合,在理论上把这一总体概念“从抽象上升为具体”,即通过实事求是地调查研究我国各地各方面的生活过程本身,细致地分析和界定包含于“精神文明”概念中的各个具体方面,以及这些方面的具体联系,科学地说明这些方面如何结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一局部的变化又是通过怎样的机制对其他部分和对整体发生作用的……。这是一项需经过实践逐步解决的课题。本文对这一问题提出一些提纲挈领的见解。一、制约精神文明形态的各种因素“文明”以及与此有联系的“文化”概  相似文献   
7.
社会文化进步的表征顾晓鸣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随着社会的进步,每一代的活动空间都不断增大,这也是很好理解的。但是,人不同于动物之处在于他的“空间”要大大超过物理性的“空间”,用大家熟知的“信息社会”用语来说,由于每个个人都同外界有着非常密切而频繁的交流,因此,即使我们从未去过北极南极,但我们所能想到、所能影响的范围可以说已达到全人类所能活动的整个范围。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一代青少年,尤其所处开放性大城市(更尤其是上海)的学生,就身处这样一个空前广大的信息交流范围,他们尽管未离开本上,但活动和生存的空间已无限扩展。与他们的上代相比,他们的心思早已在本上外的广大世界中飞翔。所以,对中学生出国不出国的问题要完全换一种思路来考察。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年代,包括教育体制在内的社会各方面都经历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从人类历史长河来看,总是由代表了历史和人类生存的空间之扩展的新的世代,来预示和实行的。举一个小例子,老年迪斯科的流行是十几年前青少年迪斯科文化引导和促成的,牛仔裤、T恤衫等等无不如此,至于现代社会的计算机化等等基本经济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的革命,更是以一代青年为主导力量的(在电脑界最有成就的人中大量是二三十岁的青年)。所  相似文献   
8.
勿需凉讶     
“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十个男人七个傻、八个呆、九个坏”……谁也没有想到,这些中国“口水歌”在国际舞蹈比赛上“大雅”了一把。近日,在某国际标准舞大赛中,16位来自摩尔多瓦国标舞团的舞蹈家采用多首中国流行歌曲当背景音乐,赢得了比赛亚军。网友感慨:“口水歌”原来也可以登上“世界舞台”。  相似文献   
9.
构筑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才结构体系 创新21世纪人才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新的人才形态,从表层来讲是黑马现象,新的知识形态、新的人才不是按部就班产生的。所谓黑马不是传统的金字塔里出来的人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对今日文化的解析是未来文化预测的唯一可靠的基点,因为人们的历史文化创造活动和历史文化预测活动是互为因果的。对今日文化的解析首先是对今日文化分析理论和手段的解析,然后是把今日文化的一切作为不同形式的“文化文本”来进行解析,包括文化预测者及其活动。作者指出,把抽象的文化概念下移到具体的文化存在,是理解和促进今日和未来文化的关键之一;在对具体文化的解析中,要从“文化说法”层面,下移到“文化行为”层面;同时必须注重对已存“形而上”的文化理论的发展和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