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5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网络平台的天然药物化学混合教学模式将网络教学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中,并以此为基础搭建网络教学平台,使之在课前预习、课中参与学习及课后反馈互动等环节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并建立健全网络教学的考核与评价机制,将学生的参与度、认知投入与情感投入纳入形成性评价体系,从而让学生享受网络学习的成果,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海滨大戟Euphorbia atoto Forst.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组成.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Rp-18反相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重结晶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及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海滨大戟地上部分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mayolene-16(1)、(+)-(R)-脱-O-甲基拉西奥地丁(2)、熊果烷(3)、α-香树脂醇(4)、伪蒲公英甾醇(5)、(3β,24R)-大戟烷-7,25-二烯-3,24-二醇(6)、29-nor-21-α-H-hopane-3,22-dione(7)、Hollongdione(8)、5α-豆甾醇-3,6-二酮(9)、22E,24R-麦角甾烷-7,22-二烯-3β,5α,6β-三醇(10)、菜油甾醇(11)、豆甾醇(12)、β-谷甾醇(13)、芹菜素(14).结论 首次从海滨大戟中分离得到14个单体化合物,其中化合物mayolene-16(1)为新的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3.
从中药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出发,针对当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的研究与探索;设计相应的质量评价体系,较为客观地反映教学的情况,合理评定学生成绩,提高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体外研究烘干过程中酶对亳菊总黄酮成分的影响,为亳菊产地加工和炮制工艺提供前期研究基础。方法 模拟亳菊烘干过程,采用β-D-葡萄糖苷酶酶解亳菊总黄酮,以金合欢素、芹菜素、木犀草素3种黄酮苷元含量为指标,分析酶解反应对3种黄酮苷元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 酶解反应后,亳菊总黄酮中木犀草素、芹菜素、金合欢素3种黄酮苷元的含量升高。结论 β-D葡萄糖苷酶可酶解亳菊中黄酮类成分,使其中黄酮苷元含量升高,β-葡萄糖苷酶水解亳菊总黄酮是烘干过程中黄酮苷元含量升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与外语许凤清1913:我学习写英文大家都熟知毛泽东有着渊博的中国文史知识,其实,毛泽东也历来重视外国语言的学习和对世界知识的了解。1910年毛泽东在湖南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时,就开始学习英语。当时教英语的是一位从日本留学回国的年轻教员.他对...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不同生长时期凤丹根皮内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方法 运用组织分离法进行分离,采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手段进行鉴定。结果 共得到内生真菌45株,分属于9属13种,其中枯萎期4属4种,分别为Fusarium Keratoplasticum、Myrotheeium prestonii、Septoriella phragmitis、Cosmospora cymosa,相对分离频率为40%。花期6属9种,分别为Fusarium acutatum、Fusarium circinatum、Fusarium fujikuroi、Alternaria alternata、Alternaria arborescens、Climacocystis montana、Pyrenochaeta lycopersici、Penicillium crustosum、Rhexocercosporidium panacis,相对分离频率为60%。结论 凤丹根皮中内生真菌组成丰富,且在不同生长时期其种类组成具有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指纹图谱、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方法为不同产地荆芥药材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荆芥药材进行质量分析,所获数据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构建荆芥药材的指纹图谱,并应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不同产地荆芥药材的质量。色谱柱为 SinoChrom ODS -BP(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3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 ℃;进样量:20 μL。结果 荆芥药材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28个峰确定为共有峰,除河南鹿邑、四川自贡的样品相似度低于0.9外,其他的21批荆芥药材的相似度为0.930~0.982。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荆芥药材可被分为亳州荆芥与四川、河南、河北等其他产地荆芥两大类。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6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8.247%,选择这6个因子可对不同产地荆芥药材进行综合分析。结论 根据最终的综合得分结果可知,安徽、河北产荆芥药材质量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来源于凤丹皮中分离得到的一株内生菌Fusarium acutatum的次生代谢产物。方法 应用硅胶、Sephadex LH-20、开放ODS结合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从固体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neosartorin(1),cyclonerodiol(2),enniatin H(3),(3R,6R)-4-甲基-6-(1-甲基乙基)-3-苯甲基全氢-1,4-噁嗪-2,5-二酮(4),赤霉菌吡喃酮D(5),赤霉菌吡喃酮F(6),麦角甾醇(7),过氧化麦角甾(8),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9),(7E,9E)-6,11-dioxononadeca-7,9-dienoic acid(10),5-羟甲基-2-呋喃甲醛(11),α-D-吡喃葡萄糖基-(1→1′)-3′-氨基-3′-去氧-β-D-吡喃葡萄糖苷(12),α-D-alloypyranose(13),豆甾醇(14),β-谷甾醇(15)。结论 化合物1~15为首次从该内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芍药属约有35个已知种。迄今为止,研究人员已从白芍、赤芍、牡丹、日本芍药、凤丹、紫斑牡丹、多花芍药、欧洲芍药、草芍药等种的花、种子、根皮中分离得到得到萜类、苯乙酮类、黄酮类及联苄类等多种类型化合物。本文对芍药属酚性化学成分进行综述,为该属植物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天麻中天麻素及天麻苷元含量的方法,优选不同产地的天麻加工工艺。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天麻素和天麻苷元含量,色谱柱为Spursil C18-EP(250 mm×4.6 m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5∶95),检测波长220 nm,柱温40 ℃,流速1 mL/min。结果 隔水蒸30 min、清水煮15 min、0.2%矾水煮15 min、煮后直接切片是4种较佳的加工工艺,所制得的天麻饮片中天麻素和天麻苷元含量依次降低。结论 隔水蒸30 min所制得的天麻饮片中天麻素及天麻苷元含量最高,优于其他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