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10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序一桂维民同志关于突发事件应对的这部新著,在我案头放得有些日子了,我得闲时就翻读若干。维民曾是中央党校的学员,也曾是我在陕西时的同事,熟人的文章读起来很觉亲切。他书中所写的应急案例也多是我所关心的,所以也有兴趣去读。不少案例我原来只是略知一二,这次读后方知其详,也是大有收获的。维民对这些案例的分析颇有见识,体现了他认真的研究,也融入了他个人的经验,既有学术视野与学术背景,又不是不接地气的纸上谈兵,这大概是他这部书价值之所在。维民平时做事、为人都有书卷  相似文献   
2.
十七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充满了创新精神,包含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新提法和新举措.  相似文献   
3.
西洋人喜欢在墙上或门上挂上一幅画,而中国人更喜欢挂的却是字:两句对偶,叫做“联”,几行格言,叫做“铭”。你随便到中国的一个什么名胜参观,就会发现凡有古建筑的地方必有联,而且常常是一个亭子的前前后后、里里外外都密密麻麻地挂满了各种字体的对联,那简直是有瘾。这种对字幅的爱好一直延续到现代,“文化大革命”中更是发展到极端:由爱好变成了崇拜,几乎每个办公室、每个家庭都要挂上几条“语录”。过了“文化大革命”,不时兴挂语录了,但偌大的一面墙让它空着总觉得心里不大得劲  相似文献   
4.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既是我们党历经百年奋斗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也是我们党在壮阔新征程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要求。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5.
重温王韬     
1897年,曾对洋务运动有颇多夸赞的思想家王韬去世。可以说他的死标志着旧派的新学与新学家时代的结束,因为就在第二年就有康染这些新人崛起,他们以更直接的方式干政并以更惨烈的方式失败,中国的文化语境与清王朝的政治处境为之一变。实际上早在两年前甲午海战后洋务派们就已经过时,并不善酒的王韬晚年纵酒甚至吸毒,心情潦倒。就一代人当下的思想生命与政治生命来说.一场战争、一次政变或一场革命就足以使之兴替,然而,我们今天以史家的眼光来看经过无数兴替的百年历史,所有曾在自己的时代领过风骚的人又都是不死的。在腊月将尽的闲…  相似文献   
6.
宦游与漫游     
李白想当大官成了他生活中带有点喜剧色彩的事件。他一听说皇上召见马上就忘乎所以,“仰天大笑出门去”;没有多少日子就翦羽而归,一变而为“举杯销愁愁更愁”了。后人对李白的怀才不遇似乎并不太同情,都说他不是块当官的料,对他抒发治国安邦抱负的大话也只是礼貌性地“故妄听之”,心里则不  相似文献   
7.
把古曲名著改编为影视作品是一件费力而又难于成功的事情。人们对原作太熟悉了,对新作就会不自觉地带上苛求与挑剔的眼光。所以在我听到电视连续剧《诸葛亮》问世的消息时,既带着几分期待,又不免产生了几分疑虑。但在看完了连续剧后,疑虑一变而为欢欣与  相似文献   
8.
文学史上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形态:含泪的笑。唯其以可笑作为外壳,可悲的内核才显得那样触目惊心、令人警醒。王蒙的小说《冬天的话题》(载《小说家》1985年第二期)所讲的正是一个严肃的笑话。一个力图传达严肃内容的人表述得越是幽默,收到的  相似文献   
9.
张昌平主席主持的这个专题协商会,确实有很浓的政治协商的气氛。大家的很多建议我也很认同,特别是大家关注民生发展这种责任心、责任感,让我很受启发,也很受教育。借此机会向各位表达我的敬意。 福建有非常多很有价值的历史文化村落、传统村落,很多村落有成片的老房子老祠堂,非常有价值。这种遗产的意义是非常大的,它们是村里的文脉,也是乡村环境的组成部分,人们对这些老房子老街道有感情的寄托。  相似文献   
10.
文化的无用之用□李书磊从这个题目作文实际上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对于我们这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之邦来说,文化的价值和功能早已被古人充分地了解和认识,这种认识并且一直传承不绝,成为历代人们立国和立身的基本前提。“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批林批孔运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