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62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2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证明标准与刑事政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关涉治理的学问,法学从来就不是纯粹哲学的绝妙搭档,毋宁说昨日主要是政治学的密友,今又与社会学颇有亲缘。左、周二君在本文,力图诠释作为刑事司法规则的证明标准及其变化之蕴涵,对此可谓心领意会,他们既未固执于本体论的玄宏叙事,亦不满足于“人权保障功能”的简体抒情,而是从司法权术这一向度来审视之,对于证明标准由绝对真实论向相对真实论(或曰经验性证明标准)的这一转向,就其之所以被现代社会合法化、有效化,进行了一次细致、缠绵的知识社会学意味的“解密”。他们认为,经验性证明标准本身作为一种可能性艺术和审慎的实践智慧,是不断追求社会控制的有效性的权力程序的政治回应,因此与多面向的刑事政策互为纠缠,并深陷于刑事网络双重化,即在犯罪/刑罚这一对范畴之外再加上危险性/安全措施这一对范畴的情境中。作者附带盘查了中国刑事司法的有关问题,比如强调客观真实、缺乏证据生成机制等,总体上而言缺乏对案件区分处理的平衡技术;之所以造成这种状况,除了意识形态之苛求外,欠缺必要的社会技术条件也是主要原因,例如程序控制、有效组织的法纪社会等。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刑法学的研究中,全面构建刑法学的体系框架,即犯罪论和刑罚论是始终贯穿于研究领域的主线的。近年来,法学家们逐渐从理论基石的奠定向实践功用转化,以摆脱一些遭人指责的追求“阳春白雪”式的“玄”学之风,使实际功用的研究显得异常活跃起来。相继出现了“金融犯罪研究”  相似文献   
3.
国民经济呈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存在的共同问题,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是这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这种转换包含两方面的含义:(1)由传统农业转向非农业部门;(2)由传统组织方式转向现代组织方式,由落后技术转向现代技术。其实质是现代部门通过向传统农业部门吸收劳动力而不断成长。因此,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一般是通过城市中工业为主的现代部门不断扩张以及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将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吸收进城市工业部门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证明领域是一个极其重要且十分复杂的领域。长期以来,国内对此领域的研究虽不可谓不多,并且已发展出一套事实认定之"中国模式"对司法实务人员进行指导。然而,该模式却是单薄且含混的,缺乏一套系统且融贯性的基础理论以及实用性范式,难以有效、全面地解决证明领域的疑难问题,最终导致事实认定趋于保守。西方在证明领域的做法值得借鉴。"证据科学"作为一门以推论性推理为核心的具有独立且融贯性的跨学科知识之学科正在西方形成,并发展出了"改良版威格摩尔图示法"这样一种较为实用的证据分析方法,专门用于对复杂案件中混杂证据群进行分析。运用"改良版威格摩尔图示法"对最高人民法院刑事指导案例第656号进行具体剖析,根据该案的已有证据能够对争议性事实形成真实确信;据此,可以看到事实认定之"中国模式"的问题。改良版威格摩尔图示法对我国证据学及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周洪波 《法学研究》2011,(3):157-174
实质证据与辅助证据的类型区分及其规范意义,在理论上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然而,其在法律和法学上都具有普遍的基础性,尤其对中国问题具有特别的针对性。界分这两类证据的基本标准是,在证明逻辑上看证据与证明对象之间是否具有“生成”意义上的证据相关性,有则为实质证据,无则为辅助证据。从刑事诉讼的角度来说,区分这两类证据的规范意义在于,能够较为具体地说明与刑事诉讼有关的许多职权行为应有的合理证据规范,以及中国在刑事证据运用方面的一些问题和应有的法律变革。今后,应当在理论上加强此方面的研究,在立法尤其是法律解释上明确这两类证据的区分并对其运用进行合理规范。  相似文献   
6.
一、刑法学研究概况“九五”时期刑法学研究成果十分丰硕。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截止到2000年6月)发表刑法学方面论文6000余篇,出版书籍500余部。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刑法学研究在我国刑法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一时期的刑法学研究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关注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刑法学者们积极配合立法机关,对1979年刑法典的修订进行了全面研讨,提出了系统的、有见地的、符合实际需要的建议,大大推动了刑事立法进程。1996年初至1997年3月,刑法典的修订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并进入立法审议和通…  相似文献   
7.
税收刑事立法比较与我国税收刑事立法的完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各国税收刑事立法进行比较和对我国现行税收刑事立法缺陷评析的基础上 ,我国的税收刑事立法应进行如下完善 :取消偷税罪的列举式和数额加比例式的立法方式 ,采取列举加概括式和单独数额式的立法方式 ;增设抗税罪的单位犯罪 ;增设税务代理人偷税犯罪 ;对于发票犯罪 ,按照行为方式的不同来构建法条 ,以压缩罪名。  相似文献   
8.
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和罪刑相当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的理论基础是三权分立论和心理强制说。其基本内容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不处罚。罪刑相当原则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内容都存在较大争议。罪刑法定原则与罪刑相当原则在价值取向上、立法要求上、司法上都存在一定的冲突和协调。罪刑法定原则与罪刑相当原则在我国新刑法上得到较为充分的体现。但在司法上,有一些问题也必须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9.
刑罚执行法律监督是指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对刑罚执行机关执行刑罚的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的监督。刑罚执行法律监督具有专门性、规范性、非管理性和内容特定性等特点,其具有法律上和理论上的依据。刑罚执行法律监督的价值在于保证刑罚执行的合法性,从而实现保障人权和保护社会的目的。刑罚执行法律监督的手段比较单一,但具有一定的法律约束力。  相似文献   
10.
刑法解释方法的具体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解释是指人们对刑法规范含义的阐述。刑法解释的主体包括立法者、司法者、法学家、公民、社团等。即任何人都可成为刑法解释的主体.只是解释的效力不同而已。刑法解释的对象是刑法规范(条文)。包括刑法典、刑法修正案、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刑法条文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模糊性.这是由刑法的普遍性、稳定性、概括性以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有限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