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法律   8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大面积载体上隐性浸润性生物检材主要指毛巾、衣裤等载体上看不见摸不着的人体脱落细胞。对于反复使用的物品,如牙刷、鞋帽、眼镜等,由于人体遗留的脱落上皮细胞较多,使用常规DNA提取方法如Chelex-100法等往往能获得理想的检测结果[1]。  相似文献   
2.
法律援助与法律诊所之甄别与整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傲  许炎 《法学杂志》2003,24(6):62-64
将作为司法救助方式的“法律援助”与作为法学教育模式的“法律诊所”相比较,有助于探询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3.
李傲  许炎 《行政与法》2003,(2):38-40
政务公开制度是将行政法与行政程序的公开原则转变成现实行为的桥梁和媒介,中国的入世对它是否能有效实施提出了紧迫而严格的要求。通过对深圳市政务公开实施状况的调查,反映出应在宪法上确立公民的知情权,加快制定行政程序法,以及建构实施政务公开必需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4.
本期主题涉及宪法哲学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宪法学追求科学品格的展开,宪法学的研究方向呈现出多样化的倾向,宪法哲学就是其中的命题之一。不过,尽管有学者提出了宪法哲学的命题,并已有相关研究,但是依然问题重重。本期编发的五篇文章主要围绕宪法哲学成立的可能性、宪法哲学的命题、英美宪法哲学和传统中国哲学思想对宪法知识的影响等展开论述。关于宪法哲学成立的可能性,前四篇论文承认了宪法哲学成立的正当性,但是角度各不相同,观点各异。关于宪法哲学的命题,有的提出以人为本是当代中国宪法哲学的命题,有的认为基督伦理和自然法理论是宪法哲学的精神资源,有的则认为宪法哲学包含宪法的政治哲学和认识论哲学。至于传统中国哲学思想对西方宪法知识的影响,虽然已有学者进行了研究,但是如何深入到具体的个案,最后一篇论文作了一点探索。其实,宪法知识在近代中国的命运与其说是哲学问题,不如说是文化问题。希望本组论文能够引起学界的广泛探讨。  相似文献   
5.
关于行政公开认知度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傲  许炎 《法学评论》2004,22(2):65-73
行政公开制度是行政程序的基本内容 ,是依法行政的制度保证。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 ,政务公开、信息公开、知情权保护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实证研究的方法 ,通过对社会调查的数据分析 ,揭示行政公开制度之推行所必须的社会认知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利用DNA条形码技术鉴定上海地区常见植物叶片种类,在物种鉴定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该类物证进行同一认定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上海地区常见的9种植物,在其非新鲜的状态下利用高盐法提取植物组织的DNA,PCR扩增叶绿体rbcL和matK基因片段并且回收测序,通过数据库比对确定植物的物种。结果利用双基因鉴定分析系统,在随机收集的9份样品中,均达到物种水平的鉴定。结论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可以在物种水平准确地鉴定植物叶片类物证。  相似文献   
7.
本期编发的一组文章,主要围绕财政宪法学的各个层面展开讨论。公共财政问题在当代中国的理论和实践中已经引起广泛关注。然而,从宪法学角度探讨这一问题却不多见。同时,在宪法学领域分工日益细致过程中,财政宪法学主题的提出也应时而生。本组笔谈中的前两篇论文侧重于对财政宪法学理论框架的描述,澄清了目前对该学科的误解,但作者的思考路径各有差异。第三篇则通过对预算法律说的辨析,提出预算在我国宪法中并不认为具有法律性质,但不影响其法律效力。后两篇则对税收原则进行了宪政解读,当然观点和论证有很大不同。由此,从学科到具体问题,财政宪法学的轮廓渐渐清晰。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评估差异提取试剂盒对混合斑样本中的精子和上皮细胞DNA分离提取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差异提取试剂盒,选择性裂解精细胞和上皮细胞,结合磁珠法分别对人为控制条件下制备的模拟混合样本和案件中的混合斑检材进行精细胞DNA和上皮细胞DNA的分离提取。对所提取的DNA进行定量分析和STR分型。结果该试剂盒能从精子和上皮细胞不同比例的混合斑中提取出高纯度的精细胞和上皮细胞DNA。结论该差异提取试剂盒适用于性侵害案件中混合斑检材的DNA提取。  相似文献   
10.
行政法上的不停止执行原则是行政救济制度中的一项特有原则。从比较法上看,无论采取停止执行或不停止执行,域外制度设计一般认为其在性质上属一种暂时权利保护措施,以达到救济的有效性。我国确立不停止执行原则的基础在于维护公共利益,缺乏救济过程中对个人权益的保护。我国立法需因应现实,修正确立基础,明确行政救济对个人权益保护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针对立法问题予以修正,确立复议或诉讼期间行政行为停止执行原则,构建法院和行政机关的停止执行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