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吴凤杰,蒙古族,1969年4月出生。200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丹东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检察官",省"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优秀青年卫士""优秀女检察官",市"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优秀青年之星""办案服务质量标兵"等荣誉。  相似文献   
2.
王志平  邢辉  胡卫卫 《方圆》2020,(8):56-57
孙某江得知刘某辉无可执行财产后就出主意,要想既打赢官司又能执行到钱,最好从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角度打,让农民工以拖欠工资为由起诉二人"感谢检察官,不仅是挽回了2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关键是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下一步复工复产我们民营企业更有信心了!"日前,辽宁省丹东市检察院第四检察部检察官接到了丹东凤城市某公司总经理迟某的感谢电话。  相似文献   
3.
乡村政治生态是乡村治理的环境基础,建构良性的乡村政治生态系统是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从权力、制度、文化和组织四个维度分析嬗变后乡村政治生态的现实形态,发现后农业税时代乡镇基层政权的"悬浮"和乡村社会环境的变化是造成乡村政治生态嬗变的主要原因。对此,应以外部嵌入与内生整合为指向,嵌入外部力量,健全村民基层自治;构筑多方联动,填补权力监督真空;强化党性修养,提升基层党建质量;挖掘优秀文化,净化政治生态环境;全面依法治村,完善农村法治体系,以优化乡村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4.
乡村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和重要场域,其治理模式的选择关乎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巡察村居以监督下沉的方式形塑地方政府的治理权威,为乡村复杂问题的解决创造条件。乡村综合治理是依据巡察结果展开的一项系统性的治理机制。在乡村复合型治理架构内,治理结构的碎片化和村民利益诉求的多样化导致“乱村”问题长期存在,巡察村居推进乡村综合治理有效运作的内在逻辑在于通过重塑地方政府的权威,为村庄公共秩序建构赢得群众信任,通过部门联动和整体协同的方式推进乡村综合治理工作落到实处。作为地方治理创新的一种有效举措,巡察村居推进乡村综合治理模式是中央顶层设计下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的产物,旨在丰富“中国之治”理论体系并促进乡村善治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有机构成,其治理模式选择及其成效直接影响着治理现代化的"最后一公里"。以人为本的柔性治理范式因其内在治理价值的前瞻性和创新性,引领着公共治理的潮流。本文基于"案例-归纳-演绎"的分析框架,以江西S市绿色殡改中"棺材争夺战"为研究个案,采取"解剖麻雀"的研究方法,分析各级政府和弱势群众在绿色殡改运动中的行为,在此基础上阐释地方政府"策略行动"和基层群众"草根失语"的内在逻辑。文章在阐明概念及内涵的基础上,从基层政权的公共性重塑、"三治融合"治理体系建设和底层弱势群体的话语权构建三个方面论述乡村柔性治理的价值、功能和目标定位,并进一步探讨乡村柔性治理的目标愿景和实现路径,以期促进乡村善治,从而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国家通过制度的顶层设计来构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地方政府通过政策的底层实践来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基于“情境-过程-结果”的分析框架对桂南Q市考察发现:联镇包村制度的运作逻辑显现出跨层级治理表征,是地方政府在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压力型体制与目标考核的情境下回应基层社会多元化诉求而作出的一个应然制度安排。联镇包村制度化运作过程不仅具有科层制路径依赖特性,也蕴含反科层化行动取向。在多重压力下,各驻村干部差异化的治村行为呈现出名实分离状态,因而亟需构建多元主体合作共治格局,才能推动跨层级治理的可持续化运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