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刘铁芳 《学习导报》2010,(12):26-26
近日,石家庄市东风西路小学三年级一班42名小学生集体给家长写了一封信,原文如下:亲爱的爸爸妈妈们,我知道您的所说所做都是为了我好,但您可知,我们也有好多好多的话想对您说。不敢不能不好意思当面说,只能希望您看了以后能更多地了解我们!  相似文献   
3.
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反思道德理想主义,又时刻警惕陷入道德上的虚无主义,养成一种对社会发展、对历史目的、对道德理想、对个体的冷静、辨证的思维方式,承认人和世界的不完善性,实实在在地关切个体作为现代性国民的基本道德品质的生成,关切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的正当权利、利益,提升全体国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的义务,不以德代法,发育现代公民道德品质生长生成的社会——文化——心理空间,乃是走出道德理想主义,又不陷于道德虚无主义的基本路径。这对于现实中的个体生命,对于我们民族的健康生存与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重新确立乡村教育的根本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乡村教育问题的追问,应该在三个层面展开:教育权利的保障与机会的平等;乡村教育文化视野的拓展;乡村少年在教育中的健康生存如何可能.乡村教育的根本目标乃是乡村少年的精神成人.这意味着怎样在被社会现代化与教育的现代化设计框架之遮蔽中显现乡村教育的独特蕴涵,在促进乡村少年与时代精神相融合的同时又保持与乡村社会的共契,就成了当下教育问题的关键.就目前而言,要使乡村教育凸显对乡村少年健康发展的关照,需要调整乡村教育对乡村少年的想象,显现乡村教育的乡村意蕴,拓展乡村教育的文化内涵,培植乡村教育的内在精神.  相似文献   
5.
逃离与回归:乡土中国教育发展的两种精神路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以鲁迅和沈从文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在面对乡土中国与现代性的相遇时,传达各自不同的立场,一种是启蒙-改造型,一种是回归-保守型.不同立场意味着乡土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全然不同的价值位序.由于现实的危难,中国社会的历史选择乃是启蒙-改造型的社会发展路向,以致乡土中国与外援性的现代化之间的内在紧张问题被遮蔽.这直接导致当下置身现代化的过程中个体的内在精神资源的缺失.今天,在乡土价值在现代教育体系中阙如的背景下,沈从文的立场难能可贵.怎样面对乡土中国的悠远传统,深度阐发乡土社会的内在意蕴,并以此作为现代教育的精神基础,拓展当下教育的可能性,理应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傍晚,我在一家米粉店里吃饭。一个小女孩跟她爸爸坐在我对面,静静地吃着。她袖子上佩戴一黄杠,应该是个少先队小队长吧。  相似文献   
7.
我们今天正日益面临着虚无主义的现代性症候,这意味着化育个体健全的心智,乃是当下教育的要义之所在.问题在于随着古典知识即美德的转向,现代教育的知识旨趣越来越多地成了对力量的崇拜,导致现代教育在"力"的崇拜中的迷失.我们需要重申知识即美德,触摸古典教育的余韵,守护教育的形上芬芳,以弥补当下教育的内在缺失.  相似文献   
8.
重视超常儿童教育乃是当下学校教育的应有之义.但超常儿童教育不等于超常教育,超常儿童教育针对的是超常儿童本身健全发展的教育,这种教育的重点乃是在正常学校教育形式中给予他们充分发展的空间,并且在关注他们的超常智能发展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其非智能因素的正常发展,而不是针对他们的某种单一性超常智能的教育.简单地把超常教育说成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不仅是对教育公平的误解,同时也是对超常儿童教育本身的误解.  相似文献   
9.
教育研究的古典传统秉持开放的态度,以对人类命运的整全理解关照个体自觉成人的恒久命题;以生活为基础激发教育研究的鲜活性;以对话性显现教育研究的生成性与开放性.现代教育研究对学科化和科学化的过度追求弱化了教育研究古典传统的成人宗旨,也使教育研究日益走向封闭.重启教育研究古典传统的首要价值是将教育研究的目标重新聚焦于唤醒生命个体成长的自觉意识;激发研究者自身的生命意识和自觉意识:拓展教育学的文化气象.基本路径就是不断地阐释经典,以古代经典作为思想资源,在拓展教育研究的理论视阈的同时,提升我们思考教育问题的自我人性视阈与生命高度,由此而提升教育理论的成人意蕴与生命品性.  相似文献   
10.
刘铁芳 《新湘评论》2010,(12):26-26
近日,石家庄市东风西路小学三年级一班42名小学生集体给家长写了一封信,原文如下:亲爱的爸爸妈妈们,我知道您的所说所做都是为了我好,但您可知,我们也有好多好多的话想对您说。不敢不能不好意思当面说,只能希望您看了以后能更多地了解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