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3篇
综合类   1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探究豆状囊尾蚴外泌体对家兔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以收集的豆状囊尾蚴分泌排泄产物(ESP)为材料,通过差速离心法分离外泌体,经透射电镜和Western-blot分别对其形态和标志分子进行鉴定。分别用外泌体和ESP免疫家兔,ELISA方法检测家兔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并通过人工攻虫感染评价其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显示,豆状囊尾蚴外泌体直径为30~150 nm,呈圆形或椭圆形,有完整的脂质双分子层膜结构,且含有外泌体标志蛋白CD63。而且,外泌体免疫组血清特异性抗体、IL-10和IL-4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IFN-γ和TNF-α显著降低(P<0.05)或差异不显著。经剖检发现,豆状囊尾蚴ESP免疫组和外泌体免疫组的减虫率分别为65.17%和24.88%。结果表明,外泌体通过上调宿主抑炎因子的表达,诱导宿主产生了Th2型细胞免疫应答,从而有利于囊尾蚴在宿主体内的存活。  相似文献   
2.
简要阐述了细胞因子、共刺激分子、CpG DNA 和脂质体等 DNA 疫苗佐剂的来源、性质、免疫增强作用、作用机理和方式。认为以前的研究工作必然会使上述佐剂应用到 DNA疫苗的生产中。  相似文献   
3.
Yellow phosphorous (YP) is the toxic form of elemental phosphorous and the chief constituent of firecrackers and rodenticides. In India, the rodenticide paste is frequently used for the suicidal purpose. This study is an autopsy‐based observational study which describes the hist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heart, lungs, liver, and kidney of fatal cases of YP poisoning. The most common autopsy features in the viscera were congestion and petechial hemorrhage. The liver histopathology findings were microvesicular steatosis (68%), hepatic necrosis (62%), macrovesicular steatosis (50%), inflammatory cells (46%), sinusoidal congestion (40%), cholestasis (32%), and toxic hepatitis (18%). Hepatic necrosis ranged from being focal to centrizonal in distribution. Congestion was the most common feature observed in the lungs and the kidney. This is the largest autopsy‐based study on YP poisoning till date. The hist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liver were consistent with YP poisoning whereas the findings of heart, lungs, and kidney were nonspecific in nature.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和Bax在冠心病猝死(SCD)者心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对SCD诊断的意义。方法 25例诊断为SCD者心脏样本为实验组,25例非心血管疾病猝死者心脏样本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OCS-1和Bax在心肌中的表达,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 SCD猝死者心肌SOCS-1与Bax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Uc值SOCS-1为5.830 6,Bax为5.573,两种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SCD组中SOCS-1表达阳性以上且Bax表达弱阳性以上有22例,而正常对照组仅有1例。结论 SOCS-1与Bax均可能参与了细胞凋亡的过程,检测两种指标在心肌中阳性表达,可以为SCD的诊断提供客观依据,且联合检测可提高SCD诊断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究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和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equelae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SPID)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征。方法 以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为牵头单位,通过横断面调查,对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2家医院的1 601例PID和SPID患者(其中PID患者874例,SPID患者727例)的中医证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PID以湿热蕴结证(占40.96%)、湿热瘀结证(占30.32%)、瘀热内结证(占10.64%)、热毒炽盛证(占7.89%)为常见证型;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急性期以湿热瘀结证(占22.39%)、气滞血瘀夹湿热证(占22.39%)为常见证型;SPID非急性加重期以湿热瘀结证(占38.52%)为常见证型;其中慢性盆腔疼痛、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不孕症以湿热瘀结证为常见证型。PID患者湿热蕴结证、湿热瘀结证在所有地区的分布频率均较高,瘀热内结证、热毒炽盛证在西南地区分布较多;SPID患者的证型中,西南、华中、华南地区以湿热瘀结证、气滞血瘀证较多见,气虚血瘀证在华中、西北地区分布频率较高,肾虚血瘀证在华东、华北地区分布频率较高,寒湿凝滞证在西北、东北地区分布较多;中医证型与地区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D和SPID中医证型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地区分布存在一定差异性,可为临床因地制宜地辨证治疗PID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艾灸抗炎免疫作用的相关实验研究系统地进行总结,艾灸抗炎免疫作用的机制为:增强与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纠正炎症时自由基代谢的紊乱,调整神经递质NE、5-HT、NO的失衡,促进内环境稳定。实验结果提示,外周交感神经参与艾灸对免疫的调节,灸疗的部分作用是通过肾上腺皮质系统发挥的,海马可能是久疗信息中枢整合的重要环节,松果体可能是艾灸抗炎免疫作用的一个高们调节点。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细胞因子的特性、分类及其基因转录和表达调控的机理,介绍了一些细胞因子在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的作用,对其在免疫学,特别是作为疫苗佐剂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感染仔猪肠道引起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其在肠道中复制并导致肠道出现炎症病变的作用机制,本研究使用PDCoV天津地区分离株TJ1经口服感染10日龄仔猪,在攻毒后第4天对仔猪进行剖检,通过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空肠、回肠、结肠、盲肠组织主要病变表现为肠黏膜间质、黏膜固有层、黏膜下层弥漫性炎症细胞浸润,局部黏膜绒毛萎缩等。通过荧光定量PCR试验,对肠道组织中PDCo V M基因、天然免疫基因IFN-α、IFN-β、DDX58、STAT2与炎症因子TNF-α、IL-6的mRNA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DCoV在4种肠组织中通过抑制宿主细胞天然免疫应答实现自身复制,且在空肠、回肠、结肠中通过增强TNF-α、IL-6的表达促进肠道炎症病变的发生。本研究结果可为猪德尔塔冠状病毒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猪源脑心肌炎病毒(EMCV)GXLC株对仔猪的致病性,将其接种4周龄健康断乳仔猪,观察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检测心、脑、脾组织及血清中的病毒含量,测定血清抗体效价,检测心、脑、脾组织中IL-1β、TNF-α、IL-6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仔猪感染后,出现体温升高、精神不振、腹泻等症状;剖检发现心包积液,心脏变软,脑充血;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心肌炎、脑炎,病理炎症分值显著提高;心、脑、脾、血清中均可检测到大量病毒;血清中出现高效价的中和抗体;感染仔猪心、脑、脾组织中IL-1β、TNF-α、IL-6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而且细胞因子的表达高峰期与出现临床症状、病理损害的时间密切相关。表明,猪源EMCV GXLC株对仔猪具有致病性,IL-1β、TNF-α、IL-6等促炎细胞因子在EMCV对仔猪的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