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21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2篇
法律   148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3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5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磷钨酸沉淀制备鸡血清HDL,乙醇丙酮混合液(体积比为1∶1)脱脂后采用DEAESepharoseCL6B离子交换柱层析法分离鸡血清apoAⅠ,分离获得的apoAⅠ在尿素SDSPAGE电泳中呈现单一条带,其分子质量约为27788u。将提取的apoAⅠ对新西兰雄兔进行多次免疫,制备得兔抗鸡apoAⅠ抗血清,其效价为1∶16。在免疫电泳和双向免疫扩散试验中抗血清均只呈现1条清晰沉淀带。试验结果表明,用磷钨酸沉淀法制备兔抗鸡apoAⅠ抗血清,过程简便,时间短且分离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检测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机体血中IgE类抗体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青霉素过敏性休克豚鼠体内的IgE类抗体。结果显示:休克组血清中总IgE的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用青霉噻唑蛋白(Penicilloylated Protein)作包被抗原,检测特异性IgE,以阴性参考血清的平均光密度加3个标准差作为阳性判断标准,发现过敏性休克动物血清中特异性IgE均呈阳性反应。本研究还发现:休克组动物在休克前、后特异性IgE间的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虽然休克后特异性IgE略下降,但仍明显高于阳性标准。本研究认为:IgE量的变化与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关系应是:体内IgE升高并不必然导致过敏性休克,但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甚至导致死亡,应是IgE,特别是特异性IgE出现和升高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作者用过氧化物酶标记自己研制的抗人精液单克隆抗体A10C6建立了简便快速鉴定人精斑的ELISA斑点法,直接通过酶标抗体上的酶催化底物显示颜色变化,来判断结果,阳性呈灰色斑点,阴性为无色。其结果只对人精斑浸出液显示阳性斑点,对人的其他组织器官及体液均呈阴性,对动物精斑也无交叉反应,精斑浸出液稀释到1:3200倍仍呈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4.
参照GenBank上登录的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5 型菌株(AF363361)的apxⅠA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用PCR法扩增apxⅠA基因,获得了3 069 bp的片段,将其克隆到pMD 18 T载体,经酶切、PCR鉴定和序列分析,表明克隆是成功的。再将长为1 149 bp的apxⅠA基因的部分片段(编码ApxⅠ的N 端的片段)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 28(a)中,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 apxⅠA,转化大肠埃希氏菌JM109(DE3),在IPTG 诱导下获得了高效表达,经SDS PAGE检测,证实表达产物大小约为41 ku。  相似文献   
5.
比较了直接法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McAb-Dot-ELISA)和常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耕牛日本血吸虫病方面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直接法McAb-Dot-ELISA对实验感染耕牛的阳性检出率为100%(32/32),对安徽省自然感染耕牛(粪孵阳性)的阳性检出率为93.90%(418/445),对健康耕牛的阴性符合率为98.50%(66/67);而常规ELISA对实验感染耕牛的阳性检出率为95.35%(41/43),对安徽省同一地区的自然感染耕牛的阳性检出率为90.82%(188/207),对健康耕牛的阴性符合率为86.27%(88/102)。提示,直接法MoAb-Dot-ELISA不仅具有操作简便、反应快速、成本低廉等优点,而且在阳性检出率和阴性符合率方面均优于常规ELISA。  相似文献   
6.
作者用抗G1m(f)单克隆抗体,建立检测人类免疫球蛋白同种异型G1m(f)因子的酶联免疫吸附抑制试验.同时调查了成都地区汉族群体G1m(f)因子的频率.在478份样本血清中,G1m(f)因予阳性占83.26%,计算G1m(f)的基因频率为0.5909,方差为0.0004.  相似文献   
7.
用自制的多种微量元素防治制剂的 2种剂型 (多微控释制剂和多微散剂 )对肉仔鸡进行微量元素缺乏症防治试验 ,分别于试验第 15、30和 4 5d采集静脉血液进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活力分析。结果表明 ,2种制剂均可以显著提高 (P <0 .0 5 )肉仔鸡血液中GSH Px活力 ,增强肉仔鸡的抗氧化能力 ;多微定量控释制剂的效果优于散剂  相似文献   
8.
为获得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抗大熊猫Ig G抗体,本研究利用重组大肠杆菌表达技术对大熊猫Ig G Fc片段进行了表达,获得重组蛋白后进行了小鼠免疫,抗体特异性检测,并进行了多克隆抗体的HRP标记。结果显示,在37℃、IPTG浓度为0.5 mmol/L、诱导5 h的条件下,可获得分子质量约为88 ku的目的蛋白;将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后,免疫小鼠血清与重组蛋白反应效价可达1∶102400以上,且与大熊猫血清Ig G反应良好,经HRP标记试剂盒标记的鼠抗大熊猫Ig G效价可达1∶25600以上。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制备了HRP标记的小鼠抗大熊猫Ig G二抗,为大熊猫疾病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开发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9.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和S-P法,对6例伤后1.5天至2年发生的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DTICH)脑组织标本进行神经胶质细胞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S-100蛋白(S-100)和神经元细胞内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变化和应用价值的研究。尸检和组织学检查发现有脑挫伤等病变。6例DTICH脑组织挫伤及周围区均有明显的GFAP、S-100阳性的细胞变化,细胞数目增多,胞体肥大、增生,免疫组化反应产物增多、深染;神经元细胞NSE免疫组化染色均呈阴性改变。结果表明:6例DTICH脑组织中GFAP、S-100的NSE的免疫组织化学变化是有一定时间间隔的外伤性陈旧性改变,在DTICH的病理诊断上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DTICH法医学鉴定的一个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0.
确定嫌疑人是否吸毒及吸食毒品的种类是打击毒品违法犯罪必不可少的程序。毒品检验是打击毒品犯罪的一个有力工具。可用于毒品检验的方法很多,检测的物质也不尽相同。本文着重介绍用酶联放大免疫分析法所能检测的毒品簇及具体检测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