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法律   26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微 《现代领导》2014,(3):52-52
近日,深圳一名年轻女白领在地铁口猝死事件,使得猝死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焦点。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定义,  相似文献   
2.
在对32例无心外原因猝死者传导系统(CCS)组织学观察中,发现31例 CCS 有异常和病变,其中11例可致猝死。这些病变包括有急性炎症、出血、脂肪浸润和结内外神经病变,且与猝死有关。  相似文献   
3.
《安徽统一战线》2001,(6):24-25
在名目繁多的心律失常中,早搏是最常见的。发生早搏时,由于心室强有力地收缩,可以感到心脏跳动;再由于早搏后一段停顿间隙,故又可感觉到有心跳停顿的感觉。有的人感觉心脏荡了一下,有的感觉心脏欲从喉咙里跳出来,有的表现为明显心慌不适,有的自以为是频频停搏。  相似文献   
4.
早搏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病因复杂。控制早搏的西药和中药不少,但在药物毒性、不良反应、治疗效果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及冠心病引起的早搏,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2例早搏...  相似文献   
5.
检查100例交通事故死亡者的心脏传导系统(CCS),发现大部分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病变。其中6例的SAN、AVN、AVB及LBB、PBB起始部见明显的出血、炎症、脂肪浸润、纤维化、神经病变和结动脉狭窄等病变。结合案情与现场勘查,6例交通事故与CCS病变导致心律失常有关。  相似文献   
6.
Yan H  Xiang P  Bo J  Shen M 《法医学杂志》2007,23(6):441-443
目的建立测定血液中美西律(mexiletine)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LC-MS/MS)。方法采用简便的乙腈蛋白沉淀法对血液进行预处理,应用Allure PFP Propyl液相柱分离,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离子化,多反应监测模式对美西律进行分析。结果美西律与内标纳洛酮分离良好,在0.02~10.00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9,回归方程为y=0.0283x-0.0151,日内与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15%,最低检测限为0.01μg/mL。结论建立的LC-MS/MS方法简单、灵敏、可靠,可同时适用于美西律临床药物监测和法医毒物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为了给“抑制死”提供实验根据和理论依据,模拟“抑制死”的体表刺激,用3.0kg触压麻醉开胸犬的心前区、剑突下,同步记录大右心房神经节丛神经元内单位放电的频数及心脏变时。变力性反应。静脉给入普来洛尔(1mg/kg)或阿托品(1mg/kg)及心脏急性会神经支配后,重复上述刺激。结果显示:触压犬心前区可直接引起心脏表面神经节丛内的副交感神经元兴奋,窦房结自律性降低,引起负性频率作用;在此基础上刺激兴奋心脏表面交感神经元可诱发室性心律失常。提示刺激心前区、剑突下引起的“抑制死”,不仅与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有关,可能还与交感神经元对心室的兴奋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致命室性快速型心律失常(LVTA)能量代谢相关变化及氧化损伤。方法建立以乌头碱(ACO)注射和冠脉结扎(CAL)心肌缺血诱导的LVTA-心脏性猝死(SCD)SD大鼠模型,以过度麻醉(PI)及冠脉结扎心衰致死(CAL-B)为各自对照,检测心室肌线粒体膜电位(MMP)、活性氧(ROS)、丙二醛(MDA)、磷酸肌酸(PCr)及血清肌钙蛋白I(cTnI)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成功制备ACO-LVTA及CAL-LVTA大鼠14只及6只。与各自的同行对照比较,ACO-LVTA组及CAL-LVTA组心室肌的ROS及MDA呈升高的趋势,PCr呈下降的趋势,其中CAL-LTVA的MDA显著高于其同行对照(P0.05)。ACO-LVTA组心室肌的MMP低于对照组,但高于CAL处理的两组。CAL-LVTA组血清cTnI高于对照组,且显著高于ACO-LVTA组及其对照与处理前(P0.01),ACO-LVTA组血清cTnI高于对照组与处理前。心肌ROS水平与VT及VF持续时间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44、0.46。结论发生LVTA后,心室肌MMP及PCr下降、ROS、MDA升高,血清cTnI升高,表明LVTA可导致能量代谢改变及氧化损伤,可能与线粒体功能异常相关。  相似文献   
9.
不明原因心源性猝死(unexpected sudden cardiac death,USCD)因其不伴有心脏结构的异常,尸体解剖呈阴性改变,一直是法医病理学鉴定的热点难题。USCD可能与部分致死性心律失常有关,该类心律失常多由心脏离子通道蛋白或其相关蛋白发生异常所致。窖蛋白可以通过其脚手架区域与多种心肌离子通道蛋白结合,在维持心肌动作电位的去极化和复极化中起到关键作用。当窖蛋白由于基因突变或蛋白表达异常等因素导致其结构和功能受到影响时,受其调控的心肌离子通道的功能也受到损害,继而引起多种离子通道病的发生,出现心律失常甚至心源性猝死。研究窖蛋白对离子通道功能的影响对于探索恶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的发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