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14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93篇
法律   284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27篇
综合类   6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菌分型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传统细菌分型方法的重要作用,并重点介绍了近年发展得比较成熟的脉冲凝胶电泳(PF-GE)、低频限制性切割位点聚合酶链式反应(IRS-PCR)、随意扩增多态性DNA(RAPD)、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多位点酶电泳(MLEE)和多位点测序分型(MLST)等6种用于细菌分型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应用情况,指出了其他细菌分型技术,如ARDRA、SSCP、DGGE、TGGEI、S等的不足,对基因芯片技术和实时PCR在细菌分型上的应用潜力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激光显微捕获口腔上皮细胞的DNA分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激光显微技术(lasercapturemicrodissectionsystem,LCM)捕获口腔上皮细胞,并进行STR-DNA分型检测的方法。方法用VERITAS显微切割仪红外低能激光显微捕获一定数量口腔上皮细胞,进行ProfilerPlus试剂盒STR复合扩增,检测DNA基因型。结果7~8个口腔上皮细胞能成功获得STR-DNA分型。3~4个口腔上皮细胞不能成功获得STR-DNA分型。结论激光显微捕获作为一种分离单个细胞的新技术,对于微量口腔上皮细胞的STR-DNA分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芪丹通脉片对急性心肌缺血犬血清一氧化氮(NO)和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影响。方法: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复制犬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经十二指肠灌入实验药物,经颈外静脉插管至冠状静脉窦,测定结扎冠状动脉药前及用药后不同实验时间点的血清NO和血浆ET水平,实验结束后取缺血区心肌组织测定心肌组织NO和ET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芪丹通脉片能升高血清和心肌NO水平,降低血浆和心肌ET水平,在芪丹通脉片高剂量组用药30min以后效果尤为明显(P<0.05)。结论:促进NO产生和抑制ET合成,是芪丹通脉片抗心肌缺血性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1案例2006年7月北京市某区发生一起入室杀人案,死者为女性(21岁),经法医尸体检验,鉴定为外力致机械性窒息死亡。提取以下五种生物检材并进行检验,现场插线板所连接电线上潜在的人体脱落细胞、死者指甲末端、死者阴道棉球拭子、死者心血和犯罪嫌疑人静脉血。用去离子水湿润的无菌脱脂棉,反复擦拭插线板所连接电线,小体系Chelex法[1]提取电线擦拭物和指甲甲缘附着物的DNA,用两步分离法去除阴道棉球拭子女性成分后,显微镜检,仅检见一个精子,用酚-氯仿法[2]提取精子DNA。PCR扩增采用PowerPlex!16System试剂盒(Promega公司美国),并用ABI-3…  相似文献   
5.
采集四川省农村散养的鸡、鸭、鹅、鹌鹑、鸽和野外麻雀的血液,分离血清,应用微量血凝抑制(HI)试验检测减蛋综合征(EDS-76)病毒感染情况。阳性率为:鸡3.01%(13/432),鸭44.86%(436/972),鹅28.81%(119/413),鹌鹑3.57%(27/756),鸽18.75%(18/96),麻雀30.56%(11/36);另外在1985年疫病普查时采集并保存的鸭、鹅血清中也查到了DES-76抗体,阳性率分别为鸭43.30%(42/97),鹅26.40%(29/110)。  相似文献   
6.
为降低疫苗生产综合成本,本研究探讨了以低血清培养基(M08011)替代常规细胞培养基(DMEM)的可行性。本研究依次采用含100、80、50、30、20、10、0mL/L血清的低血清培养基(M08011)驯化PK-15细胞,并考察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在低血清培养的PK-15细胞系中的增殖规律。结果显示,驯化后的PK-15细胞在含100、80、50、30、20 mL/L的低血清培养基中生长状态良好,与常规培养基所培养的PK-15细胞无差异。低血清培养体系培养PK-15细胞时,血清最低添加量为20 mL/L。用该体系培养的PK-15细胞接种TGEV后,TGEV的TCID50为10^-4.97/100μL,与常规条件培养的TGEV的TCID50为104.88/100μL相比,差别不明显。TGEV接种PK-15细胞,低血清培养基中血清浓度降低至20 mL/L,毒价未受到影响。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PK-15细胞及TGEV低血清培养体系可初步应用于TGEV的增殖培养,为相关疫苗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桃红四物汤含药血清对缺糖缺氧(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OGD)损伤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采用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联合低糖培养基建立体外OGD致PC12细胞损伤模型;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桃红四物汤含药血清,以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检测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观察Hoechst33258染色后的细胞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给药后细胞Caspase-3蛋白的表达。 结果 与空白血清对照组相比,经OGD损伤后,细胞活力显著降低,桃红四物汤含药血清可减轻PC12细胞形态损伤,显著提高SOD活力,降低MDA和LDH含量,降低Caspase-3蛋白表达;Hoechst 33258染色结果表明桃红四物汤含药血清能降低OGD诱导的细胞凋亡。 结论 桃红四物汤含药血清对OGD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提高SOD活力和降低MDA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瘀型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血清中代谢物和炎症反应相关因子的变化及意义。方法血瘀型ASO患者15例,健康对照10例,酶联免疫吸附(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中VEGF、TGF-β1和IL-1β水平,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的代谢组学方法分析血清中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SO组血清中血清中IL-1β的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VEGF、TGF-β1含量轻度升高,差异无显著性意义;ASO组血清中的糖类、氨基酸类、脂肪酸类物质的代谢水平均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结论炎症反应和血清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与血瘀型ASO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碎米蕨叶马先蒿对动物机体的损害程度,以评价其安全性,本试验将采自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的碎米蕨叶马先蒿粉碎,自制含15%和30%的碎米蕨叶马先蒿草粉鼠粮,饲喂小鼠三个月以上,随机抽取小鼠血液进行生化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尿素(BUN)、肌酐CRE的测定和血常规红细胞(RBC)、白细胞(WB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淋巴细胞绝对值(LYMPH#)、淋巴细胞(LYMPH)百分数、中性粒细胞(NEUT)比率和单核细胞(MONO)比率的测定。生化指标结果显示,高剂量组碎米蕨叶马先蒿对小鼠肝脏可能造成轻微损害,对小鼠肾脏可能造成损害;血液学检测结果显示,在试验第28天时WBC、LYMPH百分数、LYMPH#高剂量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NEUT比率和MONO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血液学检测整个试验期间,各测定指标都在不断波动,试验后期均趋于动态平衡。上述结果表明,30%碎米蕨叶马先蒿草粉鼠粮对小鼠肝脏可造成轻微损伤、对肾脏造成损伤,但不影响造血系统。  相似文献   
10.
<正>本文报道1例在利用DNA检验进行尸源认定时发现21三体综合征的案例,供同行参考借鉴。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