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2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7篇
各国政治   92篇
工人农民   411篇
世界政治   48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1篇
法律   2039篇
中国共产党   8020篇
中国政治   8261篇
政治理论   1713篇
综合类   2037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76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270篇
  2020年   359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265篇
  2015年   448篇
  2014年   1836篇
  2013年   1713篇
  2012年   1862篇
  2011年   2401篇
  2010年   1900篇
  2009年   1966篇
  2008年   1941篇
  2007年   1380篇
  2006年   1469篇
  2005年   1073篇
  2004年   696篇
  2003年   582篇
  2002年   744篇
  2001年   710篇
  2000年   719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涛 《求知》2021,(2):29-3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历史经验表明,凡是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得好,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反之,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理论的基本原理,以强有力的党中央权威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总结建党百年来维护党中央权威的基本经验,对于进一步把握基本规律、更好做到“两个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教育是启发智慧的活动,教学智慧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所表现出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思政课教学尤其需要教师养成教学智慧。思政课教师养成教学智慧,应不断充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将知识教学转为智慧传授;开展思政课教学研究,反思思政课教学实践;关注思政课教学细节,提高思政课教学的敏锐性;转变思政课教学思维方式,提升思政课智慧品性。  相似文献   
3.
百年来,党中央根据管党治党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和任务的变化,不断与时俱进推进纪检监察领导体制改革,为全面从严治党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从而为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提供了体制机制保证.纪检监察机关领导体制可以分为三种"理想类型"——属地领导、垂直领导与双重领导,其中双重领导又可以进一步分为以属地为主的双重领导和以垂直为主的双重领导.各种领导体制面临的治理成本、负荷不一,并形塑出不同的监督执纪模式和效果,纪检监察机关的角色定位和功能作用也会随之不同.而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建立并不断充实监督专责机关的力量、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科学认识并处理好党的纪律检查与国家监察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始终围绕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是百年来纪检监察机关领导体制改革所取得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4.
1月29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研究部署加强党的建设、实施黄河国家战略以及组织、信访等工作。省委书记尹弘主持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1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会议指出,党中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和中央书记处工作报告并形成综合情况报告,为我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出了示范和表率。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政治高度,对“坚决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作出了深刻论述,提出了明确要求。《决议》指出:“只要我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决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就一定能够确保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向前进。”  相似文献   
6.
胡铭 《政法论坛》2022,(3):117-131
数字法学是近年来兴起的数字技术和法学理论交叉的新领域,不仅是科技和法学的深度融合,而且是跨文理学科的新研究范式和新法治实践的全面整合。根据数字技术在其中的角色,数字法学的主要范畴可区分为对象论和工具论,对象论主要包括要素层、平台层和产出层,工具论侧重于数字技术赋能法学研究和法律适用两类场景。数字法学的主要方法可二分为围绕规范展开和数据建模驱动,前者通过解释或重构法律规范取得成果,后者主要以定义任务设计模型满足需求。数字法学将带来法学教育的变革,亟需培养文理兼修、面向数字智能未来的数字法治人才。  相似文献   
7.
8.
在过去的20年中,监管改革聚焦于改善监管质量。作为智慧监管的重要工具之一,"监管影响评价"已成为国际监管决策领域的热门实践和学界关注的重要领域。以英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积极倡导"监管影响评价"的理念,给"监管影响评价"提供了组织保障,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积极推行"监管影响评价"。"监管影响评价"通过严格地检查一系列可选政策方案的影响和结果,给决策者提供是否和如何监管而达致公共政策目标的关键信息,试图在最大化社会福利的同时设计出最正确的政策方案。"监管影响评价"实践背后有四种理论逻辑:授权、民主治理、理性决策和象征性政治。"监管影响评价"是循证决策过程的一部分,对于推进我国监管决策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借鉴发达国家"监管影响评价"的实践经验,我国公共政策制定应该在决策方案选择上坚持理性导向,将"监管影响评价"内化为政策决策流程,增强决策部门间协同决策的能力及决策人员科学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把扶贫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加大扶贫投入,创新扶贫方式,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我国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决定性成就。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这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心血,是广大干部群众扎扎实实干出来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我们在脱贫攻坚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这是创造历史奇迹的攻坚战。中国的济贫历史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10.
《党建研究》2020,(1):29-31
第一条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完善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制度,夯实基层党建工作,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