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39篇
中国共产党   20篇
中国政治   53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2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济宁市人大常委会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已任,以抓热点、突难点为切入点,实行“接访、会诊、办理、协作”四措并举,注重办理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在解决问题上求实效,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全力推进人大信仿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韬养斋日记》中确实证实徐艺郛到了小站,而且受到了比较好的接待,但由于日记的字里行间没有标注标点,仍然是无法证明徐艺郛是否真正见到了袁世凯。留下的,还是悬疑。一百多年前发生的"戊戌政变"是一场突发事件。作为突发事件,事后是很难讲清这一系列事件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因为事情的发生不是严格按照事先预定的计划来执行,所以不可能存有系统的档案资料。由此近一百二十年里,前后  相似文献   
3.
充分利用小学生模仿能力强的天赋,挖掘教材中的教育资源,经常性地进行仿写课文的训练,让他们在仿写中轻松地掌握习作的谋篇布局(立树干)、描写技巧(添枝叶)等写作方法,手把手地教会孩子"画"一颗"树"的方法,也就为孩子"画"一片"森林"奠定了基础,从而更快地推动学生走向完全独立性的创作.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我的朋友是位老师,在一个偏远的山区支教,在她给孩子们念这首诗的时候,教室里忽然传来了一阵轻微的啜泣声,她循声看去,只见一名女生泪流满面。女生站了起来,对她说,老师,我觉得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爸爸妈妈到城里打工去了,而我们一年也见不到他们一面。教室里突然安静下来,她注意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文件国发[2012]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6.
刘琳 《新民周刊》2012,(38):48-49
辉瑞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Ian Read在《新民周刊》独家专访时说,中国的制药行业应该能够成为一个非常强大的产业。我们非常希望中国可以真正成为一个创新型大国。9月13日,辉瑞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Ian Read(晏·瑞德)专程赶到杭州,出席由海正药业与辉瑞合资组建的"海正辉瑞制药  相似文献   
7.
拟释放出狱回归社会的服刑人员,从法律意义上讲,他们仍然是法律程序执行中的罪犯,仍然是一个由监狱执行刑罚的不自由公民,但从社会管理角度看,他们即将回归社会成为自由公民,如果我们仍然按照罪犯改造思路去监管和教育他们,势必对拟刑释人员出狱后的心理健康和生活工作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影响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因此,对其模拟回归社会后作为社会公民进行管理,将直接关系到拟刑释人员的前途命运。  相似文献   
8.
犯罪季节性因地不同,会随犯罪“利润、市场”的变化而稍稍滞后地发生变化,同时,社会政策特别是刑事政策的调整和相关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会对犯罪季节性产生一定影响。总体说来,犯罪季节性只是缓慢减弱,而决不会骤然改变或断然消失。  相似文献   
9.
拟诗溯源     
拟诗是古代诗歌创作中的一种独特现象,中古许多著名诗人的代表作就是拟诗。本文对拟诗作了较系统的探源工作,从早期无意识的拟作到后来有意识的模拟以至显题拟诗的出现,加以仔细的考察勾稽,发现拟诗意识的加强和确立是诗人对诗歌本体日益关注的结果,魏晋是拟诗意识的自觉期。  相似文献   
10.
韩斐 《桂海论丛》2014,(4):29-33
法国民法认为财产与人格具有同一性,德国民法则认为财产与人格是分割的,这两种理论都存在不能自圆其说之处。意大利民法中的财产概念指向于利益性,以绝对性、交易性作为财产权利的基本特性;同时,以弃权义务、人的法律价值来界定人格,人格具有自主、理性的内涵,而权利能力只是人格在法律层面上的描述。意大利民法中财产与人格的关系,对中国有以下的借鉴意义:两者并非同一位阶的概念,财产是人格内涵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通过对整体财产的拟人格化,可以使其具有法律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