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31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8篇
各国政治   51篇
工人农民   47篇
世界政治   109篇
外交国际关系   98篇
法律   761篇
中国共产党   1359篇
中国政治   1717篇
政治理论   764篇
综合类   108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265篇
  2014年   580篇
  2013年   420篇
  2012年   494篇
  2011年   421篇
  2010年   385篇
  2009年   411篇
  2008年   454篇
  2007年   339篇
  2006年   327篇
  2005年   299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85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民健康是国家富强和民族昌盛的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保障人民健康同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针对人民健康面临的主要威胁,广泛动员和协调各种力量协同参与到卫生健康事业建设中,很快扭转了"疾病丛生、缺医少药、人民体质极度低下、保障制度缺失"的严峻局面,中国的卫生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回顾与研究这段时间多元主体协同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历史与经验,有助于健康中国战略的进一步推进,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健康基础。  相似文献   
2.
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即将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2015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4.
2019年5月,南非进行了国民议会和省级立法机构选举,执政党非洲人国民大会(非国大)赢得胜利,非国大主席、现任南非总统西里尔·拉马福萨成功连任。在南非新内阁中拉马福萨地位稳固,施政羁绊减弱,使其坚持的治理腐败、国企改革、吸引外资、精简机构、土地改革等政策主张得以延续。未来5年,拉马福萨政府将聚焦社会经济变革,力图重振南非经济,但面临着如何巩固非国大执政地位、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推动国企和土地改革、管理外来移民等方面的挑战。拉马福萨执政总体上有利于中南两国经贸合作的开展,南非仍是中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支柱性国家。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深度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之际,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作用日益凸显。文章依据多元福利主义关于多元主体功能分担的原理,分析了中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多元主体(政府-社会-市场-家庭)之间功能冲突的现状。基于此,从多元主体责任分担的视角构建了四主体相互依赖的发展路径:要求政府在养老服务市场的引导中做到放权不越位,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专业特长,坚持市场在服务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培育老年人及其家庭的主动消费意识。总之,四主体良性互动和分担的居家养老服务市场的培育有赖于服务需求分级分类管理和充分竞争的养老服务市场的培育。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21,(1)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蕴含着丰富的价值意蕴,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和鲜明特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思想既包含了厚植于中国古代传统的"民本"思想、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观的价值底蕴,又凸显了符合人民利益和意志诉求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评判党的政策思路和执政行为是否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尺度,对于在新时代党的治国理政诸方面毫不动摇地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8.
9.
10.
从党的政策表述及当前实践来看,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的形塑过程蕴含着“党建”与“共建”的双重逻辑。“党建”的出发点是巩固党的组织优势和执政基础,表现为基层组织体系从“有形覆盖”走向“有效覆盖”,进而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准备条件。“共建”要求探索“一核多元”的治理模式,既要实现基层党组织对“共建”力量的联结和协调,也要保障多元治理主体的有效参与,同步推进群众自治、社会共治和公共服务。“党建”与“共建”的双重逻辑呈现,亦关联着社会治理研究范式的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