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54篇
中国共产党   36篇
中国政治   59篇
政治理论   35篇
综合类   6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佛教禅修包括止禅和观禅,西方学者将之分别定义为聚焦注意(focused attention meditation,FA)和开放监控(open monitoring meditation,OM)。然而已有禅修实证研究均存在理解与操作上的偏差,本文基于传统佛教止观禅修体系提出不同观点:(1)"止"的机制主要是注意,止禅技术具有丰富完整的分类系统,且"定"才是修"止"的终极目标。(2)"观"的心理机制不仅包含对当前体验的观察,更强调反身觉知。佛教观禅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操作方法,且有望进行实证。(3)"戒"是禅修训练的心理保护机制,用于调整身心状态,避免心理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浅析当前女性犯罪动机的主要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故意犯罪都存有明显的犯罪动机。作为犯罪群体中一特殊群体犯罪——女性犯罪,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因素的影响,其犯罪动机有自身的特点。就类型而言,主要表现为物欲型、情绪型、无知型和恶逆变型等,而其中性别差异比较明显的有情绪型、无知型和恶逆变型。  相似文献   
3.
中国历代判词语言折射出的传统法文化精神,具有很强的现代价值。中国历代判词语言传达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本精神——儒家的伦理精神。这种法文化精神现在依然封我们的社会生活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礼法文化(包括以礼代律、以礼补律、以礼断狱)的现代价值,恶讼文化的现代价值,重证据的现代价值和判词语言审美化的现代价值等,都具有学习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特发性鼻出血是儿童中比较常见的病症,多发于3~10岁。五官科多用鼻腔填塞法治疗,仅获近期疗效。笔者自1975年以来运用自拟止衄汤治疗100例,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1临床资料本组患儿病程均在1年以上,鼻出血时发时止,缠绵不愈,每次出血量不多。病程日久常...  相似文献   
5.
善与恶是道德领域中的特殊矛盾,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它们的内涵也随之改变。善恶的依据来自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改变而改变;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善的底限是:追求自利,保证他利;善有底善、常善、至善的层次之分。扬善抑恶需要法律的强力支持,需要加强教育、奖励和引导。  相似文献   
6.
郑美娜 《学理论》2012,(18):122-123
首先介绍了儿童主人公奥利弗特维斯特是狄更斯笔下善良的化身,他拥有许多难能可贵的性格特征。再次,充分暴露了费金和塞克斯的罪恶形象。最后,分析了性格复杂的南茜,陷入了良心的发现和对爱人忠诚的两难境地。但她冒着生命危险帮助奥利佛尔是小说中最崇高的善行之一。解决了奥利弗难能可贵的性格特征,南茜如何实现善行,及费金与塞克斯的凶恶本性的表现。通过对雾都孤儿人物的分析最后得出:狄更斯相信大部分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有时会被糟糕的外部环境所扭曲。  相似文献   
7.
1919年,弘一法师给好友夏丐尊写了一幅字“知止”。彼时,他在杭州虎跑寺出家已有一年零一个月了。 在事业和人生的转折点,一个人一定要懂得“知止”的含义。知止——知道停止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过不了的河,掉头而回,也是一种智慧。  相似文献   
8.
从儒家的“发乎情,止乎礼”与道家的“发乎情,止乎游”,历经了禅宗的“发乎情,止乎觉”,明清之际启蒙美学主旋律变为“发乎情,止乎情”。它代表着中国美学在与“西天”佛教文化对话后的成熟,距离最终的突破,距离“五四”之际王国维、鲁迅的探索,乃至距离后来的从20世纪80年代崛起的奠基于“万物一体仁爱”新哲学观基础上的情本境界论生命美学的探索,都只有一步之遥。  相似文献   
9.
姚扶有 《前线》2013,(12):200-200
发条上得太紧的表走不久,马力加到极限的车开不长,绷得太紧的琴弦弹不久,情绪紧张的人容易生病。因此,善用表的人不会把发条上得过紧,善驾车的人不会把车开得过快,善操琴的人不会让琴弦绷得太紧,善于调整情绪的人则会常保轻松愉快的心情。因为,知止是一种智慧。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5,(25)
关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长久以来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在种种的动力学说中关于"恶"在历史发展中作用的思想曾在西方哲学史上引起广泛探讨,马恩在其许多著作中肯定过"恶"在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当今中国进入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正确认识、运用"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对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