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54篇
  免费   401篇
  国内免费   111篇
各国政治   449篇
工人农民   425篇
世界政治   113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60篇
法律   6762篇
中国共产党   9890篇
中国政治   15422篇
政治理论   4011篇
综合类   6617篇
  2024年   158篇
  2023年   658篇
  2022年   394篇
  2021年   705篇
  2020年   1094篇
  2019年   437篇
  2018年   223篇
  2017年   375篇
  2016年   650篇
  2015年   1509篇
  2014年   3814篇
  2013年   3013篇
  2012年   3605篇
  2011年   3862篇
  2010年   3458篇
  2009年   3185篇
  2008年   3262篇
  2007年   2479篇
  2006年   2339篇
  2005年   1945篇
  2004年   2577篇
  2003年   2096篇
  2002年   1390篇
  2001年   1098篇
  2000年   1059篇
  1999年   172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省直管县改革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而进行的行政层级调整,对于破除市管县体制藩篱、激活和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提高行政效率具有重大意义。实践中,市县科层结构"交错纠缠"、省级政府管理幅度偏大、市县资源依赖关系受到冲击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省直管县改革的推进,导致改革的政策红利未能充分释放。应从增加省直管县试点数量、推动市县科层结构扁平化、维护市县共生性资源依赖关系、引导市县从资源竞争走向差异化合作等方面着手构建并完善市县横向分治与合作机制,以推动省直管县改革取得更大成效。  相似文献   
3.
制度广义上包括个体的思想意识和政府的政策规定。缓解收入不平等,既应注重微观个体的意识重构,又应侧重政府层面的政策设计,因此,从主体行为的角度分析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一种涉及制度基础的、追根溯源式的创新性尝试。文章的观点是:第一,缓解收入不平等应遵循一种“合理有效的平等机制”,即经济个体都可以而且应该充分利用其所拥有的和可获得的资源禀赋,去实现自由发展;第二,在不同收入阶层中,低收入者既应合理地看待不平等现象,又应通过积极努力以实现向上流动;高收入者则应有效地降低社会阶层间的心理割裂,同时又应主动地补偿低收入者的资源耗损;第三,政府应设计并遵循“合理有效的平等机制”,应搭建经济个体充分发挥资源禀赋的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产业发展的新型化、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产业发展的集聚化和产业竞争力的高端化。从新时代经济发展的现实状态来看,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必须坚持工业化的逻辑。坚持工业化逻辑就是要防止过度去工业化,从新兴产业的新动能培育与传统产业的新旧动能转换两条路径入手,以新型工业化、再工业化、继续工业化及工业现代化为基本逻辑,在坚持把实体经济做优做强的基础上,通过创新为我国工业化发展提供核心动力,进而构建我国新时代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工业化逻辑的实现需要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产业发展的渗透作用,以信息化带动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动能;推动消费结构升级,积极培育未来新产业的发展;完善支持体系,创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特色的经济社会战略名词,就业优先惟有明晰其阶段性和针对性才能充分彰显中国智 慧和中国方案的魅力。结合低中高收入水平及其各自所处阶段的发展均衡陷阱,以反贫困、反对不平等、实现 充分就业与体面就业等阶段性主要任务为媒介,可探究就业优先的阶段性内涵与生发机制。总体上就业优先的 内涵变迁可拾级而上形成三个阶段,即努力实现市场化就业优先的低等水平就业,追求就业数量优先的中等水 平就业,致力于就业质量优先的高等水平就业。就业优先由低到高的三个阶段性内涵依次对应收入水平的低等、 中低等、中高等不同阶段,但并非绝对。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更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并把握好就 业质量优先这一新的阶段性内涵,进一步推动相关领域的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6.
自2018年3月中美经贸摩擦出现以来,双方长期保持对话和磋商,美国的对华政策也进入加速调整阶段。40年来中美两国经贸关系的演变始终是反映美国对华政策的晴雨表。鉴于此,本文首先对中美建交40年来经贸关系的变迁进行梳理,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两国的经贸合作情况,进而探究当前中美经贸摩擦出现的症结及未来发展前景。2016年以来美国对华政策进入了加速调整阶段,中美经贸磋商对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具有重要影响,贸易政策背后也折射出美国新的国家战略选择。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中美两国实力差距的不断缩小,美国愈发倾向于从"相对收益"的角度考量中美经贸关系。展望未来,双方的有效沟通和战略再保证对于中美关系的平稳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人民法院依法行使审判权体现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其本身应该作为特定的研究对象,将其结构与功能看作是一对基本研究范畴,需要从比较历史研究的维度、跨学科的综合分析维度和系统分析的维度进行研究。从国外法院发展史角度来看,法院具有共通的四个基本特征:即其成长的渐进性、结构的复杂性、功能的科学性和组织自身的变革性。随着全面...  相似文献   
8.
总统选举是美国政党政治的重要主题。近年来,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分歧巨大、斗争激烈。政党极化成为美国政治的重要现象,民意互为对立,鸿沟日益扩大。两党实力相对均衡、选情胶着的"摇摆州"集中体现了这一特点,威斯康星州就是一个典型代表。该州的共和党近年来通过严格的选民身份法和瓦解有组织的工会等一系列选举制度改革,削弱了民主党的选民基础和实力,巩固并扩大了自身在选举中的相对优势,民主党基本盘萎缩,共和党所获选票比例相对上升,最终在"胜者全得"的制度下,2016年特朗普在该州胜出。从摇摆州两党选民的力量对比,可以分析选民群体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进而透视美国政党极化和争斗的政治逻辑。  相似文献   
9.
继承已有的丰硕成果,提升中国特色政治学话语体系新境界,其核心要义是:明辨笃行——立足实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继古开今——以丰硕理论成果为基础,继承、提炼、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正法直度——明确政治价值取向及评价标准,对错误思想严肃批评;朝闻夕没——坚持群众立场并加强中国特色政治学话语体系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落实培养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尤其要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研究,不仅要通过话语体系回应大学生的思想困惑,而且要提升大学生的理论水平,加强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