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事人基本情况:申诉人:黄某,女被诉人:某化妆品公司案情简介:2004年5月13日,黄某应聘进入某化妆品公司担任销售主管之职,双方订有劳动合同,合同期限至2005年6月24日,每月税前工资为3931元。2005年年初,黄某月工资调整为税前4050元。同年3月22日,黄某休完产假回公司上班,4月份被调至销售部担任美容顾问主管,双方续订劳动合同至2005年12月23日。同年5月间,该化妆品公司按美容顾问主管岗位的工资标准向黄某发放。可拿到工资后,黄某发现自己的月工资比原来标准减少了,从产假前的每月4050元调整为3000余元,便向该公司提出异议,在没有获得满意答复后,黄某提出了劳动仲裁申请,但未获支持。  相似文献   
2.
读者来信     
《中国女性》的编辑们:你们好!我能够与《中国女性》相识很偶然,也很开心、幸福。上学时特爱看书、杂志,离校后就很少接触书了。现如今,结婚生子,照看生意,整天忙得团团转,更是与书无缘了。生活的压力,让我渐感心身疲劳。前几天,去买菜时,偶遇书摊,一眼望到《中国女性》顿感亲切,尽管是1、2月份的,但我还是将  相似文献   
3.
《干部人事月报》2009,(10):72-72
案情简介2006年3月,贾某到某食品厂应聘,顺利通过面试后,于4月10目与食品厂签订了一年期限的劳动合同,担任叉车司机,合同自2006年4月]0日起至2007年4月9日止。此后,双方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分别于2007年4月和2008年4月办理了两次年期限劳动合同的续订手续。时至2009年3月初,食品厂人力资源部依法向贾某发出了劳动合同续签意向通知书,表示在贾某的工资、岗位不变的情况下,拟与其继续签订一年期限劳动合同。贾某接到通知后,随即提出了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要求,双方就此产生了异议。  相似文献   
4.
最近,媒体对朝阳区法院和东城区法院审理的两起劳动争议案进行了重点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与思考。反映了计划经济下劳动人事管理和市场经济下人力资源管理的解决思路、办法的碰撞与冲击。反映了法律部门、用人单位对劳动法律认知、贯彻、施行过程中的困惑与误解,尤其是在处理劳动合同解除、续订环节所出现的问题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5.
小保:2002年10月,我与-私营公司签定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合同约定,我在公司仓库从事搬运工作,试用期为3个月,试用期间月工资400元,试用期满月工资600元。今年10月,劳动合同期满后,公司与我又续签了为期1年的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图书馆购置数据库经费逐年增加以及数据库涨价的现象,通过对中南大学图书馆数据库资源的调查和统计,分析了该馆数据库资源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数据库资源续订及建设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案例]: 某化工厂于1998年3月21日与杨某签订了为期6年劳动合同。2004年3月21日合同期满后,杨某向厂里提出办理终止劳动合同关系手续时。该厂领导说。厂里已决定与其续订合同两年。拒绝为杨某办理终止劳动合同的有关手续。经杨某一再坚持。该厂以临时没有合适的人选来接替杨某的工作。如果此时解除与杨某的劳动合同,会为厂里的生产带来损失为由,提出至少续订劳动合同一年。否则,不予办理任何手续,如果杨某不同意,就按自动离职处理。杨某为此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请求该厂为其办理解除劳动合同的手续,维护其合法权利。仲裁委员会受理此案后,经调查,杨某与该化工厂所签5年劳动合同已于2004年3月21日到期,裁决该厂及时为杨某办理终止劳动合同的手续。  相似文献   
8.
曾一峰 《法制博览》2023,(35):100-102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强制订立制度确立至今已近三十年,但因缺少相关的立法解释或司法解释,导致在具体适用中缺乏统一性、系统性及整体性。本文对司法实践的现状进行分析和反思,认为应当否定劳动者拥有强制建立劳动关系的权利,承认劳动合同终止适用的一般性原则,明确适用情形和适用前提的逻辑关系,提出以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订立、续订劳动合同达成合意为基础,将强制订立的权利解释为劳动合同类型的选择权,作为该制度适用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李勇 《四川审判》2002,(2):21-22
1982年6月,农民蒋某(男,生于1942年10月)开始在某县农业银行当临时工,从事炊事工作。1986年12月8日,蒋某与农业银行签订了《临时工合同》,约定合同期限为1986年11月1日至1988年11月1日止,同时约定了工资和福利待遇。该份合同期满后,双方未续订书面合同,蒋某仍继续当炊事员,领取工资。1994年1月1日,双方第二次签订了《临时工合同》,合同时间从1994年1月1日至1995年1月1日,合同期满后,双方仍未续订劳动合同,但继续保持着劳动关系。1996年1月1日。双方第三次签订了为期1年的《临时工合同》,期满后双方没有续订劳动合同,仍继续保持了劳动关系。1998年该县农业银行实行下岗分流。8月26日,农业银行通知蒋某从9月1日起不得再上班,并停发工资,蒋某对此不服,引发劳动争议。  相似文献   
10.
于郡 《工友》2013,(5):26-26
案例回放:吴某于2009年1月1日与公司签订了2年期限的劳动合同,自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止。合同到期后,公司又与吴某续签了2年期限的劳动合同。2012年12月31日,双方劳动合同到期,公司提出终止劳动合同,不再续签,吴某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