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4篇
综合类   1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艾灸抗炎免疫作用与自由基代谢的关系,实验观察艾灸肾俞穴对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炎症症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与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影响。结果;各艾灸组SOD活性较对照组升高,MDA含量较对照组降低,并接近正常组水平。其中亚急性和慢性炎症及艾灸组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原发性高血压阴虚证的微观指标变化及探讨滋水降火饮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二肾一夹法复制原发性高血压阴虚证模型 ,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 (MDA)、羟脯氨酸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清MDA和羟脯氨酸含量显著增高 (P <0 .0 1) ,SOD活性降低 (P <0 .0 1) ,而滋水降火饮低剂量组大鼠血清中MDA、羟脯氨酸、SOD较模型组都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阴虚证的模型动物MDA和羟脯氨酸含量上升、SOD含量下降 ,显示有衰老加快的现象 ;滋水降火饮通过改善模型动物的阴虚状况 ,从而达到降压和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固定双上肢悬挂致死的SOD,MDA含量变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固定双上肢将身体悬空致死,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的窒息死。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后与实验前相比,SOD活性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MDA含量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这为进一步阐明这类固定双上肢将身体悬空所致的死亡为窒息死,为法医学鉴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症状心肌缺血脂质过氧化损伤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76例无症状心肌缺血再患者分虚(49例),实(27例)证型分别检测SOD活性和血浆MDA水平。结果: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血中SOD活性(247.60±9.08u/ml)较健康人组明显降低(288.51±12.87u/ml),而MDA水平(6.11±0.58nmol/ml)较健康人组(3.30±0.43nmol/ml)明显升高,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以口服及肌肉注射方式给予雏鸭不同剂量的多黏菌素B ,测定了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和丙二醛 (MDA)的含量。结果表明 ,口服各组及肌肉注射低剂量组雏鸭于给药后 2d血浆中SOD活性明显升高 ,血浆中MDA含量于给药后 4d显著或极显著升高 ;肌肉注射中、高剂量组雏鸭血浆中SOD活性于给药后 2d极显著降低 ,MDA含量于给药后 2d显著或极显著升高 ;随后给药各组雏鸭SOD活性均极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6.
用“白点病”病毒人工感染雏番鸭 ,于感染后第 1、3、5、7、10和 14d测定了雏番鸭血浆中丙二醛 (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的活性。结果 ,雏番鸭感染“白点病”病毒后血浆中MDA的含量、SOD和GSH Px活性发生明显变化 ,其中攻毒组雏番鸭在攻毒后第 3dMDA含量开始升高 ,第 5和第 10d显著高于对照组 ;攻毒组雏番鸭SOD活性在攻毒后第 3d开始显著低于对照组 ,随后在低于或显著低于对照组的范围内波动 ;GSH Px的活性在攻毒后第 7d开始下降 ,攻毒后第 10d攻毒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 ,自由基可能在雏番鸭“白点病”的发病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肌尔康冲剂对阿霉素(ADM)致中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酶(AST,LDH,CK)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阿霉素致中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观察心肌尔康冲剂对血清心肌酶和心肌组织中MDA含量,SOD活性的影响。结果:心肌尔康能够明显降低中毒性心肌炎小鼠血清中AST,LDH和CK活性(P<0.05或P<0.01),能够明显降低心肌组织中MDA含量和增强SOD活性(P<0.05或P<0.01)。结论:心肌尔康口服液对中毒性心肌炎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其降低血清心肌酶活性,降低心肌组织中MDA含量和增强SOD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二甲苯对小鼠卵巢组织的损伤作用,以健康成年SD雌性小鼠作为实验动物,分3个试验组(低、中、高剂量组)和1个对照组,试验组腹腔注射不同剂量(按体重0.125、0.25、0.5mL/kg)的二甲苯,对照组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采用石蜡切片和HE染色技术观察二甲苯染毒后小鼠卵巢组织结构的变化;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卵巢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二甲苯染毒导致小鼠卵巢发生萎缩,中、高剂量组的卵泡内都有黑色颗粒,且随二甲苯剂量的增加其病理变化更加明显;中、高剂量组卵巢组织的SOD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而MDA含量显著升高。证实,二甲苯对卵巢组织具有明显的损伤作用,且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贺氏三通法”不同时点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区脑组织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e dismutase, 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8只)、模型对照组(10只)、针刺组(30只)。根据干预时间的不同,针刺组分为3 h针刺组、6 h针刺组、48 h针刺组,每组各10只。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针刺组在模型复制成功后分别按3、6、48 h分组给予“贺氏三通法”针刺,每日1次。模型复制成功72 h后测定血清及脑组织中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针刺组大鼠脑组织SOD活性显著增加(P<0.01),6 h针刺组血清SOD活性有升高趋势(P>0.05);而针刺组大鼠血清MDA含量显著增加(P<0.01)。6 h针刺组大鼠血清SOD活性、MDA含量显著高于3 h和48 h针刺组(P<0.05,或P<0.01)。结论 “贺氏三通法”早期介入可调节SOD、MDA的代谢紊乱,从而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脑组织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将360只1日龄天府肉鸭随机分为6组,分别以对照日粮(Cu 8 mg/kg)和高铜日粮(Ⅰ组Cu100 mg/kg;Ⅱ组.Cu 200 mg/kg;Ⅲ组Cu 400 mg/kg;Ⅳ组Cu 600 mg/kg;Ⅴ组Cu 800 mg/kg)饲喂6周,研究日粮铜水平对雏鸭肝氧化状态及肝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Ⅳ组和Ⅴ组肝铜锌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P<0.01),Ⅲ组、Ⅳ组和Ⅴ组羟自由基和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P<0.01),Ⅰ组和Ⅱ组肝铜锌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P<0.01).高铜组肝细胞凋亡率随日粮铜水平的升高而增加.表明,日粮铜水平为400 mg/kg以上时可引起肝抗氧化功能降低和肝细胞凋亡率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