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3篇
综合类   5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习语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的短语或短句,是语言的精华。汉英两个民族虽然文化背景不同,地理环境不同,宗教信仰不同,风俗习惯不同,但汉英习语的产生具有共性,即有些习语来自人们的生产实践,有些来自社会习俗,有些来自宗教信仰,也有些来自文学作品。在汉语习语的英译过程中,如果译者对英美文学作品,尤其是经典名著较为熟悉的话,就会发现有些汉语习语可以在英美文学作品中找到对应的英语习语或意义等值的英语,较之自己使出浑身解数去翻译,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刘阳 《世纪桥》2009,(19):133-135
俄汉语中有许多以动物为喻体的成语,它们很具有民族特色。俄汉动物成语有四种对应情况。影响俄汉成语动物喻体选择的因素主要是宗教、文学、传统文化、自然环境和思维特点等。  相似文献   
3.
邹小阳 《湖湘论坛》2007,20(6):82-84
享有"天才之誉"的张爱玲在文字运用上有独特的风格,尤其是散文中的比喻,超越传统而古老的修辞手法,新颖奇特,独具魅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比喻中融合了电影手法、本体与喻体存在相对性、格式明快内涵深刻、设喻范围广泛而生动.  相似文献   
4.
余华早期作品颇具特色,语言中最具魅力的便是比喻。本文从比喻的基本点、达到的艺术效果、喻式及辞格等方面分析了余华早期作品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5.
转喻(metonymy)是英语中广泛应用的一种修辞格。妥善运用转喻修辞格可使语言简洁明快、具体形象,并给人以新鲜感。在翻译英语转喻修辞时,应首选“直译”。当直译很难达意时,可灵活机动地采取“意译”、“增译”和“引申译”等方法,以便将原文转喻修辞格的韵味风格完美地传译出来。  相似文献   
6.
旧有的真理若要保有对人的心智的支配,就必须根据当下的语言和概念予以重述。人们在过去对旧真理所做的最为有效的表述,已日渐失用,因而也就不再含有明确的意义。尽管这些旧真理赖以为基础的理念的确当一如往昔,但其语词(甚至当它们指涉的依旧是我们在当下所面临的问题时)却已不再传送它往昔的信念;其论辩的情境也不为我们所知悉:而且它们对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也几平无力做出直接的回答。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的语言学研究中,注重文化与语言关系的研究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谚语是来源于人民生活的语言,与人们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它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民俗、文化和心理。文章从猫相关谚语的表达方式入手,对中日两国的猫谚语从数量、喻体取向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并探究中日两国猫谚语所蕴含的不同的文化内涵。这样有助于我们全面、科学地看待和理解中日两国的历史文化、思想差异,缩小文化差异带来的距离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语言。  相似文献   
8.
英汉喻体的比较与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人类文化的共性和民族文化的个性,英汉两种语言在喻义相似的基础上,采用的喻体有同有异。本文就英汉两种语言中一些常用比喻的喻体进行比较,分析其喻体差异的深层原因,并与大家一起探讨其恰当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咏月诗中,比喻句俯拾即是。研究其类型、喻体、审美功用,我们可以看出,咏月诗比喻的类型呈现出多种式样,经过世代不息的文化积淀,喻体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复杂的思想内容。在“言不尽意”时,诗人运用比喻“立象以尽意”,塑造了鲜明生动可感可触的艺术形象,产生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同时形成了含蓄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就是一部反映中国封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充满着比喻性习语及其有关的语汇.对这些词语的喻体理解和处理,不仅体现了译者的文化取向、价值观念,而且也关系到其译作的成败.本文以杨宪益与霍克斯翻译的<红楼梦>英译本为例,从直译法视角就<红楼梦>两译本习语喻体翻译的策略与方法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