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50篇
综合类   6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木丹颗粒对高糖环境下人血管内皮细胞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e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ntioxidant response element,ARE)信号通路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木丹颗粒组,每组10只,制备含药血清;将正常组含药血清加入正常糖浓度培养内皮细胞,模型组及木丹颗粒组分别加入高糖培养内皮细胞;采用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Nrf2、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 HO-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VEGF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Nrf2、HO-1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VEGF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Nrf2、HO-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VEGF的含量显著减少(P<0.05)。结论 〖JP2〗木丹颗粒对高糖环境下人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Nrf2/ARE信号通路的表达、降低VEGF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活血通脉颗粒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栓弹力图K值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60例PV患者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羟基脲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活血通脉颗粒。治疗6个月后,观察和比较两组PV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外周血象及血栓弹力图K值。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常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栓弹力图K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升高至正常值范围,其升高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活血通脉颗粒可明显改善PV患者中医证候及外周血象,并通过诱导血小板表面受体表达,改善PV患者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养肝益水颗粒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尿清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io,UAER)、尿微量清蛋白(microalbuminuria,MA)、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α1微球蛋白(α1-microglobulin,α1-MG)、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u)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符合中医辨证的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降压治疗.治疗组同时加服养肝益水颗粒.两组疗程均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进行UAER、MA、α1-MG、β2-MG、TRF、IgGu测定.结果:治疗后两组UAER、MA、α1-MG、β2MG、TRF、IgGu水平均显著下降,且治疗组与对照纽比较,上述指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养肝益水颗粒具有减少高血压早期肾损害尿微量蛋白排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紫参颗粒的镇静催眠作用。方法:采用自主活动实验及戊巴比妥钠催眠实验。结果:紫参颗粒能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明显增加睡眠小鼠的只数,延长小鼠的睡眠时间,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性。结论:紫参颗粒具有镇静催眠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参地颗粒作用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sPGN)大鼠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的凋亡,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蛋白、Fas蛋白的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从60只SD大鼠中随机抽取10只作为正常组,剩余50只均用于MsPGN模型复制,模型制作成功后,再分为模型组(11只)、缬沙坦组(10只)、参地颗粒组(10只).各组大鼠在模型复制完成后第21天开始给药,缬沙坦组每日予缬沙坦溶液灌胃,参地颗粒组予参地颗粒溶液灌胃,模型组、正常组予生理盐水灌胃,连续干预12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病理损伤情况,实验室方法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24-hour urinary protein,24hUPr)、PBMCs凋亡率、Bcl-2蛋白、Fas蛋白表达水平及血清MCP-1、TGF-β1水平.结果 治疗第8、12周参地颗粒组24hUPr水平较缬沙坦组显著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BMCs凋亡率、血清MCP-1、TGF-β1水平升高(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Fas蛋白表达水平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缬沙坦组、参地颗粒组PBMCs凋亡率、MCP-1、TGF-β1水平均降低(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上升,Fas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参地颗粒组PBMCs凋亡率、血清TGF-β1水平低于缬沙坦组(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上升程度大于缬沙坦组(P<0.05).参地颗粒组MsPGN大鼠肾脏系膜细胞增生被明显抑制.结论 参地颗粒可以减轻肾脏炎症反应,消减尿蛋白,改善MsPGN大鼠的肾脏病理损害,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凋亡调控蛋白Bcl-2、Fas蛋白表达水平,降低MsPGN大鼠PBMCs凋亡率,下调MCP-1、TGF-β1的表达水平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补肾安胎冲剂对复发性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小鼠胚胎丢失率和蜕膜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的影响。方法 采用Clark经典RSA小鼠模型,将RSA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补肾安胎冲剂低剂量(11.7 g/kg)组、补肾安胎冲剂高剂量(23.4 g/kg)组,黄体酮胶囊(156 mg/kg)组,另取正常妊娠小鼠作为正常组,每组8只。末次给药后,处死小鼠,计算胚胎丢失率;光镜下观察蜕膜组织血管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蜕膜组织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VEGFR-2)、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oluble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sVEGFR-1)的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小鼠蜕膜组织中VEGF、VEGFR-2及sVEGFR-1 mRNA的表达。结果 补肾安胎冲剂能改善蜕膜组织血管形态学变化,升高蜕膜组织中VEGF和VEGFR-2蛋白含量,降低sVEGFR-1蛋白含量;能显著降低RSA小鼠胚胎丢失率(P<0.05),升高蜕膜组织中VEGF和VEGFR-2 mRNA表达水平,降低sVEGFR-1 mRNA表达水平(P<0.05),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 补肾安胎冲剂对RSA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VEGF及其受体,改善蜕膜组织血管重铸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复方泽漆颗粒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区的皮肤镜表现.方法 将45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两组分别口服复方泽漆颗粒和复方青黛胶囊8周.采用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价,采用血管银屑病面积严重性指数(vascular 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VPASI)对皮损区皮肤镜的变化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PASI评分、皮肤镜VPAS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PASI评分、皮肤镜VPASI评分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泽漆颗粒治疗血热证银屑病疗效较好;皮肤镜可用于评估血热证银屑病皮损恢复情况及药物疗效的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针刀骨减压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治疗组予以骨减压联合消痹颗粒内服,对照组予以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5周后,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采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症状分级量化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和简式McGill疼痛问卷(short-form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 SF-MPQ)评价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体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降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症状评分、WOMAC评分和SF-MPQ各维度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针刀骨减压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可改善症状、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测定生血宝颗粒中何首乌苷(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HC-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8∶82);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0 nm。 结果 何首乌苷进样量在3.580~114.5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4,n=6),RSD=1.3%;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1.76%。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易行,结果可靠,可有效地控制生血宝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牡丹皮配方颗粒中间产品及成品的高效液相色谱特征图谱,分析生产过程控制的质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HC-C18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体积流量为1.0 mL/min,柱温30 ℃。以特征图谱为对照,对药材-饮片-浸膏粉及颗粒进行相关性评价。结果 牡丹皮10批药材、饮片、浸膏粉和颗粒特征图谱均呈现12个共有特征峰,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 建立的牡丹皮药材-饮片-浸膏粉及颗粒的高效液相色谱特征图谱,为牡丹皮配方颗粒的工艺研究和过程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