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6篇
  免费   18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173篇
中国共产党   31篇
中国政治   82篇
政治理论   53篇
综合类   19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检察监督原则另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检察监督原则是我国检察权配置的基本方案和原则。根据检察监督原则的要求,检察权本质上是一种法律监督权,检察院可以对公安机关和法院进行监督。但是,从检察权本身的性质和特征来分析,检察监督原则的法理合理性却值得质疑。  相似文献   
2.
刑事证人拒证行为危害严重 ,且已达到了为国家和社会不堪容忍的程度。对其规制的惟一理性的选择是尽快完善刑事立法 ,将刑事证人拒证行为纳入刑法调控领域。  相似文献   
3.
The John F. 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 at Harvard is teaching a new approach to leadership. This article outlines some of the elements of this approach and contrasts them with standard models on leadership in th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4.
行政问责制是构建责任政府的具体制度安排。问责制度在制度设计与制度执行层面存在制度堕距。制度堕距对地方政府经济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从制度设计与制度执行层面改进问责制制度文本,消弭制度堕距,有助于构建优良的问责制制度,推动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合理化。  相似文献   
5.
普通法法律至上原则在司法实践中表现为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司法审查,“高级法”观念,法官的权威和适当的法律方法。正是这几个方面保证了法律至上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设置--对现行设计方案的质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炳生 《法律科学》2005,23(2):113-121
反垄断执法机构的科学设置 ,事关反垄断法的命运 ,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反垄断法在对该机构的性质定位、职能设置、程序安排诸方面都进行了周密的设计 ,赋予该机构显要的地位和超强的权力 ,以保障其执法的有效性。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我国反垄断法的主要使命将是如何消除和防范行政垄断 ,其斗争将是异常惨烈的。反垄断执法机构也将经受严峻考验。反垄断法讨论稿设计的反垄断执法机构设置方案 ,存在着严重缺陷 ,据此而行 ,反垄断法实施的效果是令人疑虑的。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设计必须废弃作为现有行政机关下属机构的思路 ,凸现其权威性、独立性和专业性  相似文献   
7.
论独立行使检察权的制度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宪法规定了检察机关独立行使检察权 ,但由于当前存在着检察权地方化、检察官管理行政化及检察官的法律保障制度不健全等检察管理体制的弊端 ,造成了检察机关不能有效地独立行使检察权。改革现行的管理体制 ,从外部制度上理顺检察机关的领导体制 ,从内部管理上提高检察官的任职条件和业务素质 ,从法律保障上提高检察官的地位和待遇 ,从而建立和完善独立行使检察权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8.
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及我国加入WTO的新的行政生态环境,服务型地方政府的建立已刻不容缓。中央与地方之间权限的清晰界定、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地方政府自身的角色转变和管理改革是服务型地方政府建立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9.
建立公众对法律的信仰,确立法律本身的权威,这是法治社会的一种价值追求。然而,能否实现这种追求,其中的原因不仅仅与国家强制力有关,更主要是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法律的合道德性体现了法律的内在合理性。只有具备了内在合理性的“法”才有可能被大众接受、尊重、维护乃至信仰,从而确立其权威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内关于“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然而,学界在对“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概念混淆和滥用现象.本文对“市管县”、“省管县”、“财政省直管县”、“行政省直管县”、“强县扩权”、“扩权强县”等相关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模式及其演进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