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6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5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3篇
法律   23篇
中国共产党   119篇
中国政治   64篇
政治理论   32篇
综合类   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民主青年同盟是日本共产党领导的青年组织,近年来始终维持一万人左右规模,社会作用和影响力不断减弱。由于日本社会少子化现象严重,青年人口占比不断减小,由此产生的青年生存压力加大及政治冷漠,使青年对参与各种政治性青年组织兴趣不大,加之日共在日本社会民调不高,民青同盟正面临吸收新盟员和组织发展等困境。为应对此困境,民青同盟重视青年的生活学习问题和日常困惑;通过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日共纲领,改造青年的世界观;呼吁青年参与政治,激发青年的参政积极性等。民青同盟未来的健康发展需处理好自身建设与组织发展的关系、民青同盟与日共的关系及无产阶级青年组织与其他青年组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3.
2022年5月,菲律宾将迎来新一轮大选,杜特尔特也将卸任总统.而每次大选都是菲律宾南海政策变化的重要转折点.从2010年到2016年"南海仲裁案"后,菲律宾的南海政策,由阿基诺三世时期的追随美国与中国对抗,转向了杜特尔特政府与中国关系缓和,也开始由激进对抗转向合作姿态.但是,即使是表现出亲华倾向的杜特尔特政府仍旧存在着机会主义倾向.如何理解菲律宾政府南海政策前后变化的原因?借助双层博弈理论,文章通过对"仲裁案"前后5年的菲律宾南海政策进行分析发现,这既是菲律宾当权政府与国内反对派政治精英博弈,为了大选争取国内宗教势力、军队以及民众支持的选择,也是中美两国地区战略对菲律宾政府施加影响的结果.在该过程中,不同行为体都利用自己手中的博弈筹码,从而最终影响了菲律宾政府的南海政策走向.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美战略竞争在亚太地区的不断发酵,美国亚太盟友在中美之间的战略选择已成为国际关系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面对美国构建新一轮对华遏制包围圈的战略动向,美国的亚太盟友表现出不同的战略选择.日本与澳大利亚选择积极对接美国的"印太"战略;韩国则左右为难,矛盾心态突出;而菲律宾和泰国则对美国的一系列战略构想持审慎态度.针对美国的亚太盟友在中美战略竞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华战略形态的显著差异,文章认为,这主要是受"同盟结构"和"威胁认知"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具体而言,与美国"同盟结构的紧密程度"以及对华"威胁认知的强弱程度",决定了美国的亚太盟友在中美战略竞争的结构中存在四种双向对冲逻辑,即"追美制华""左右为难""左右摇摆"以及"左右逢源".通过对日本、韩国、菲律宾和泰国的具体分析,文章进一步验证了上述观点.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日本和澳大利亚在外交、防务、经贸和地区事务上的合作都呈现出稳步推进的态势。"特朗普冲击"无疑是推动日澳加快合作步伐的重要外在因素,但两国关系的发展也具有稳定的内在驱动力,集中体现为促进经济互补的需要、防范地区权力转移的潜在风险、延续对其有利的区域秩序以及实现各自所重视的政治目标。然而,由于两国在深化安全合作关系上面临着诸如国内政治博弈、对"中国威胁"的认知差异,以及稳定对华关系的不同诉求等多方面因素的掣肘,日澳在短期内实现军事同盟化的可能性较低。  相似文献   
6.
日本"积极和平主义"表面宣称要扩大国际贡献,进一步融入美国的东亚安全战略,其实质是扩军备战,结果必将终结战后以来日本式和平主义路线,给东亚地区安全带来重大不稳定因素。对日美关系而言,这一政略在强化日美军事同盟、共同应对中国的同时,也会进一步增强日美之间的摩擦和猜忌。  相似文献   
7.
梳理日本关于"一带一路"的舆情,回顾日本自冷战结束以来中亚外交的特点可以看出,日本通过鼓吹"中国威胁论"巩固日美同盟,渲染中俄不睦,企图以此遏制中国。未来一个时期,在包括"一带一路"在内的诸多国际事务中,日本遏制中国的战略方向不会改变。在中日竞争中,日本自身技术成本高、中亚战略推行缓慢都令其自身危机感十足。此外日本对日美同盟还存在猜忌与不信任,惧怕美国跳过日本对华进行"越顶外交",因此如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日趋成熟,日本不会放弃在"一带一路"问题上与中国进行战术合作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林晓光 《时事报告》2012,(11):22-23
近年来,中国国力稳步提升,而日本国力增长相对缓慢,导致两国实力对比逆转,在两国历史上首次形成了强强并立的双边关系格局。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所以日本不甘江河日下的趋势,试图把日美同盟和《日美安保条约》作为战略资源,遏制和管控中国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钓鱼岛问题的解决,也就显得举步维艰。在目前的情况下,从战术层面上考虑钓鱼岛问题,有很难逾越的两条线,限定了我们思考的空间范围:  相似文献   
9.
牧仁 《理论研究》2012,(6):42-46
后冷战时代东亚的国际政治格局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伴随着中国的“崛起”,东亚地区的制衡力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美国为主导,以关日同盟为基础的东亚“霸权稳定”格局正在向中关日“三足鼎立”的方向演进。美国“重返亚洲”后,进一步强化了美日同盟关系,大国之间的权力角逐产生了新的利益矛盾。中美日之间的大国关系决定着东亚的未来。  相似文献   
10.
王春 《廉政瞭望》2013,(10):24-25
"三个公章顶不上一个老乡"、"一起扛过枪、同过窗的人关系最牢靠",这不仅仅是传说,而是现实中利益同盟关系的延伸。腐败同盟军不再是单一的血亲关系,老乡、同学、战友、老同事等亦不断"上榜"。尽管中国已经有了不少遏制腐败同盟的制度性安排,然而,面对愈演愈烈的同盟腐败态势,这毋庸置疑地预示着破解之路"其修远兮"。那么,"腐败同盟"的克星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