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2 毫秒
1.
缪建 《前沿》2006,10(9):237-240
普法战争后,阿尔萨斯和洛林问题对法德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论证阿尔萨斯和洛林问题在制约法国发展的同时,也缩小了德国的外交行动的空间,恶化了德国的地缘环境,成为法德和好的最大障碍,并诱发了法俄同盟的出现,最终导致俾斯麦外交体系的解体和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覆灭。  相似文献   
2.
余显斌 《廉政瞭望》2012,(23):65-65
俾斯麦和李鸿章是同时代人,都闻名世界,都官居宰相,都擅长权术。俾斯麦功业,震惊全球。他在任期间,打败丹麦、奥地利,统一德意志。尤其普法战争,色当一战,打败二十余万法军,俘获拿破仑三世。  相似文献   
3.
论文旨在研究社会变革和养老金体系之间的关系。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有偿工作决定了他们的养老金水平。因此,在女性较早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欧洲国家,老年女性得到的保护程度较高。而在受教育水平较低的人群中,性别对就业参与的影响较大。因此,防止贫穷的公平养老金政策不应将劳动力市场作为切入点,它必须为所有阶层的女性和男性改善就业机会。在社会性别关系现代化实现较早的国家,养老金体系符合"贝弗里奇模式":一个由强制性职业养老金补充的全民基本养老金能够更有效地防止老年贫困、促进妇女独立。在社会性别关系现代化实现较晚的国家,养老金体系取决于收入和缴款。这些"俾斯麦国家"在防止贫困方面的效力较低,女性对男性的传统依赖得以存续。虽然贝弗里奇国家采取了紧缩政策,但它们还是为女性提供了较好的防贫保护。贝弗里奇国家的经验表明,为了对抗贫困,必须既有法定最低养老金,又有强制职业养老金。  相似文献   
4.
勇敢是一个褒义词,是一种值得肯定、赞扬的精神。然而,有时候“不敢”也不失为一种勇敢,而且是一种富有智慧的勇敢。 19世纪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是一位有名的决斗家。有一次,俾斯麦与科学家维磋因言语不和,向他提出决斗。收到邀请的维磋既吃惊又为难,身为科学家的他,并不擅长决斗。  相似文献   
5.
王飞 《法制与社会》2010,(21):244-244
任何一位学过世界历史的人都不会忽略过奥托·冯·俾斯麦这个人物,他是德国近代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作为普鲁士德国容克资产阶级的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从上至下统一德国的代表人物。任普鲁士王国首相(1862~1890)和德意志帝国宰相(1871~1890),同时也是当年欧洲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执政期间采取"铁血政策",故又有"铁血宰相"之称。  相似文献   
6.
1871年德国统一后,欧洲进入了俾斯麦主导的均势时期。依靠秘密条约、不断的谋略以及高度的不诚实为手段,俾斯麦成功地使欧洲各大国相互牵制。其中,第一次地中海协定便是俾斯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由此最终形成了英奥意三国在地中海和近东联合抵制法俄的局面。它不仅挽救了俾斯麦结盟体系,而且维持了欧洲的和平。本文旨在分析俾斯麦促成第一次地中海协定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外交思路。  相似文献   
7.
刘怡 《南风窗》2013,(17):72-74
无论是"合作性平衡",还是"新型大国关系",最终寻求的都是使中国在非对抗性条件下获得世界强国地位的可能,这无疑需要高超的平衡术和极强的自我克制。过去的近5个世纪,世界领导权最重要的两次转移发生在"领导者-利益相关者"之间,而"霸权-竞争者"之间的博弈往往以竞争者的落败告终,如17~18世纪的法国和20世纪的德苏两强。即便今后美国有被中国超越的可能,也值得回忆下约瑟夫·奈教授3年  相似文献   
8.
刘怡 《南风窗》2014,(8):36-39
几种性质不一的恐惧,在一个毫无弹性的权势结构中碰撞升级,终于导致了1700万人丧生、三大帝国倾颓的悲剧。为化解各自恐惧而不惜一战者,殊途同归,自食其果。1914年夏天笼罩欧洲的,是一种普遍的恐惧。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将普遍繁荣和乐观主义散布至全欧洲后,权势的急剧变动反而使各国陷入深深担忧。其中除法国的恐惧由来已久(始于1870~1871年对普战争的失败)、奥匈的恐惧具有结构性原因(哈布斯堡王朝含混纠结的民族政策)外,德、俄、英三强的恐惧可以说应时而生且  相似文献   
9.
评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对外战略——从俾斯麦到威廉二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意志第二帝国由盛而衰的外交深深地打下了俾斯麦和威廉二世个人性格的烙印。俾斯麦深谙德国地缘政治困境,以个人外交天才成就了帝国欧洲中心地位的辉煌;威廉二世及其近臣没有了俾斯麦那样的自足和自制,在建立世界帝国的道路上一步步走进自己造成的包围圈,最终竟只有求助于武力突围之一途。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反差,除了决策者个人因素以外,俾斯麦造就的帝国政制是其最大的制度根源。  相似文献   
10.
<正>1914年7月的最后一个周末,马克斯·韦伯的客厅里群贤毕至,名流如云。大家激动地谈论着刚刚发生的震惊世界的邪恶事件——萨拉热窝的谋杀。战争的乌云滚滚而来,但却似乎没有令这群意气书生丝毫感到恐惧,言谈中反而流露出一种“久违的激情”。而且,因为这种激情已多日在胸中荡漾,他们个个感到焦躁不安,急切地等待着战争的来临。[1]他们觉得,风起云涌过后的世界秩序崩溃有可能是伟大而激动人心的事情。人们聚集在韦伯周围,他们的七嘴八舌让韦伯思绪万千。这位曾经历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