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夫妻忠实义务是指配偶不为婚姻外之性交,负有性生活的排他专属义务。夫妻忠实义务值得大力提倡。法律规定夫妻忠实义务很有必要性且意义显著。当前我国关于夫妻互负忠实义务的立法还存有缺陷,应当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配偶权中夫妻同居义务与忠实义务的立法规定及争议的不同观点进行了剖析 ,并借鉴国外相关立法 ,论证了我国婚姻法修正案第四条、第三十二条、第四十六条的新规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提出对配偶权侵害的法律认定和处理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婚姻是对性的某种束缚,配偶权与性自主权之间存在固有的张力和冲突。平衡配偶权与个人性权利的关系,不仅要考虑到个体的自由,也需要捍卫婚姻的合理价值。为此,强化配偶间的忠实义务、同居义务的同时,对非婚性行为、婚外性行为适度宽容和规范,改革离婚法,以促进个体的性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简论配偶权     
本文分析了配偶权与夫妻同居义务和忠实义务的关系 ,论证了我国婚姻法规定这两项义务的理由 ,并提出了具体设立这两项义务的设想 ,以期对我国的立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配偶权是夫妻双方享有的重要的身份权,也是我国婚姻立法中一项颇受争议的权利。虽然在2001年新修正的《婚姻法》及其解释中涉及到配偶权所应包含的具体权利义务,但立法中并没有明确规定配偶权的概念,配偶权制度的法律体系也没有完整地建立起来。现实生活中,婚外情现象的普遍性极大地伤害了配偶一方,侵害配偶权的表现及如何救济就成为本文的重点。以突出法律的公平和正义,维护婚姻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重婚罪是指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无效婚姻可以成立重婚罪。我国刑法对重婚罪的规定,在罪状表述上照搬了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模式,同时对事实婚姻加以认可,导致同时娶两妻在定性上的矛盾。因法律重婚而构成的重婚罪是结果犯,其追诉时效起算时间应从犯罪之日开始;因事实重婚构成的重婚罪是继续犯,其追诉时效起算时间应从犯罪终了之日起开始。  相似文献   

7.
配偶日常家事代理权为配偶权的重要内容之一。许多国家的婚姻家庭立法均对此予以规定。我国2001年修改后的《婚姻法》未明确提出其概念,也未对其适用范围及效力加以明确规定。配偶日常家事代理权的提出,在以男女平等为基础的现代婚姻制度中有重要意义。我国相关立法应明确其适用范围;规定配偶日常家事代理权之限制情况;也应在其对夫妻及第三人的效力方面作出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8.
客观与诉讼关照义务原则是现代刑事诉讼一项非常重要的原则,是影响检察官法律定位的一项重要因素。这一原则的贯彻对于查清案件事实,实现程序正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法治发达国家都在立法中对这一原则诸项要求作出了全面的规定,我国刑事诉讼法也有一些规定体现了这一原则的基本精神,但由于我国立法并未将其确立为一项基本原则,因而立法与司法实践中背离这一原则的现象非常普遍。要确立这一原则,有必要对我国立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全面修改与完善。  相似文献   

9.
在国内学界热烈讨论的配偶证人拒证权问题上,一个明显的缺陷是在十分热闹的学术争论下所掩盖的将问题简单化,将论证粗放化的倾向,而这将不利于证据立法的完备。证据立法不应满足于仅仅对相关制度和理念做粗放式的勾勒,而应尽可能地予以有操作性的具体规定,以防止证据立法成为"宣言"和"口号"式。  相似文献   

10.
事实婚姻的概念在我国法学界争论颇多,目前大致有三种代表性表述:第一种为"承认说"。认为事实婚姻是"没有配偶的男女,未进行结婚登记即以夫妻关系共同生活的婚姻。"第二种为"公认说"。认为事实婚姻是"没有配偶的男女,未进行结婚登记便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两性结合”。  相似文献   

11.
民事契约理论与我国婚姻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婚姻法的调整对象——婚姻,其本质对于构筑整个婚姻立法具有重要意义。将婚姻定性为契约更符合婚姻的本质,我国婚姻立法应以民事契约理论为基础,以充分体现婚姻自由原则与男女平等原则,实现婚姻法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我国《婚姻法》确立的一项重要制度。离婚损害赔偿构成要件有:1、配偶一方有侵害另一方的过错行为;2、有损害配偶权的事实;3、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4、行为人存在过失。意义:有利于婚姻、家庭的稳定;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健全和完善我国的婚姻家庭制度。  相似文献   

13.
论重婚罪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婚罪中的配偶,应当理解为事实婚姻和所有符合法定结婚形式要件的婚姻当事人,其中包括不符合结婚实质要件但未经宣告无效和撤销的婚姻当事人。关于有配偶者重婚的问题,应仅限于与他人进行了婚姻登记的情形,同时增设非法同居罪规制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情形,以维护社会和家庭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6年度的数据,实证研究个体特征、夫妻交往与我国居民的婚姻幸福感的关系,并比较不同变量和婚姻幸福感的关系是否存在性别差异与城乡差异的结果显示:整体而言,工作状况、自评健康状况、自评家庭经济状况、自评住房状况、和配偶发生冲突的频率以及向配偶倾诉烦恼或倾听配偶烦恼的频率与婚姻幸福感显著相关;将全体样本按性别和城乡分解后,除夫妻冲突的频率与婚姻幸福感保持显著的负相关外,其余变量与婚姻幸福感的关系在各子样本的回归中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离婚制度是婚姻家庭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婚姻法》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婚姻法》规定了“离婚自由原则”,反映了当代世界离婚立法的发展趋势,体现了我国立法的日趋完善和人性化,但同时也带来离婚率上升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面对目前离婚的特点,国家应健全婚姻立法和执法体系,以维护婚姻稳定,达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将婚姻障碍视为婚姻立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而我国现行《婚姻法》在这方面的规定却很简单。在禁婚亲的规定上,没有规定直系婚亲的婚姻障碍;没有明确规定抑制血亲的婚姻障碍;缺乏对监护关系婚姻障碍的规定等等。  相似文献   

17.
事实重婚是指因法律婚姻或事实婚姻而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以夫妻关系共同生活,或明知他人因法律婚姻或事实婚姻有配偶而与之以夫妻关系共同生活的行为。在事实婚姻具有法律效力时,事实重婚可以构成重婚罪。应当在实践中恰当地区分重婚犯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处理好特殊情形下的事实重婚行为,清晰界定事实重婚中的罪数形态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以来,欧美国家出现了对同性婚姻或对同性伴侣赋予部分家庭权利的立法浪潮,然而我国对于涉外同性婚姻的规定仍处于空白。这不但不利于对当事人权利的保护,也有可能给我国的相关机构造成工作的不便,一味的否定甚至可能有损我国的人权形象。本文在对我国现有涉外婚姻立法和同性恋者家庭权利的主要诉求进行审视后认为,在我国国内立法承认同性婚姻之前,法律无需单独为涉外同性婚姻进行规定,只需在适用中区别处理。  相似文献   

19.
同居权是配偶间享有的重要权利,是配偶权中的核心权利之一。本文从对同居权和婚内强奸的简单界定出发,进而阐述同居权立法涉及到婚内强奸问题的争议,最后提出解决立法争议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针对是否有必要在法律上规定夫妻同居义务 ,作者通过对婚姻的自然与社会属性以及生活上的考察 ,认为 ,如果明确规定 ,有可能带来①夫妻一方不愿意时法律无能强制 ;②婚内强奸但求救无门和无法 ,③协议分居期间一方的性侵犯如何认定等困难处境。要维护婚姻关系 ,关健是在立法上规定“夫妻共同婚姻生活”和“夫妻双方共负贞操义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