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公诉权的法治意义——兼论检察权的性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代公诉制度的起源表明,公诉制度是为了维护王室制定的法律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实施,具有法律监督的功能。监督法律的实施是公诉活动的基本功能。监督侦查权和审判权的依法行使是公诉权的应有之义。检察机关是公诉机关,并不必然排除它同时也是法律监督机关。  相似文献   

2.
完整的公诉权由刑事公诉权、行政公诉权和民事公诉权组成,这三种公诉权均具有法律监督叔的性质.刑事公诉权的性质主要体现在检察机关通过追究犯罪维护法律实施、监督侦查权、制约审判权等方面;行政公诉权的性质是由检察机关的宪法地位决定的,体现在制约行政权、纠正违法行政行为以保障法律实施等方面;民事公诉权的性质也是由检察机关的宪法地位决定的,体现在强制民事违法者守法、教育社会公众守法以及对行政权的强制性监督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论法律监督与控、辩、审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设置公诉权的目的主要是对侦查权、审判权进行制约,公诉权的诸权能均具有法律监督属性,公诉权的追诉功能与审判监督功能既不对立也不可分割.审判程序中的法律监督并未限制被告人行使诉讼权利,而且这种监督权辩方实际上均对等地享有.检察机关对审判活动的监督只是同级机关之间的程序性的监督纠错权,是否确认错误和如何纠错的实体性决定权仍在法院.因此,我国并不存在"控方的诉讼地位远远高于辩方"和"在法院之上再设立一个超越审判权的监督机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试论我国检察机关职权的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克先 《行政与法》2002,(11):37-38
法律规定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的现行格局与司法改革不相适应,应将它拥有的自行侦查权和刑事公诉权划归其他机关,使其专司法律监督,成为真正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相似文献   

5.
三、法律监督权与检察权兼容理论分析(一)法律监督权与检察权兼容具有历史合理性从发生学和制度史学的角度分析,检察权从诞生到不断丰富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检察权在起始意义就具有监督权的性质,二者进行兼容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公诉权的产生是诉讼制度近现代化和政治制度民  相似文献   

6.
公诉权的属性在不同法律架构与传统中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我国的公诉权具有法律监督属性。控诉犯罪、维护公益、法律监督是公诉权在不同层面的功能,三者相互依存,并不矛盾。权力属性不同,对权力配置的要求就不同。我国公诉权的优化配置,要根据其法律监督属性,以公诉权的民主、公正、高效运行为目标,完善公诉权能,优化公诉程序,创新公诉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其对侦查权、审判权的制衡功能和对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7.
我国检察权的反思与重构——以公诉权为核心的分析   总被引:80,自引:0,他引:8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检察机关的基本职能是公诉 ,检察权在本质上主要表现为公诉权 ,以公诉权为基本内容的检察权在本质属性和终极意义上应属于行政权。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各项权力都是具体的诉讼程序性权力 ,与所谓的法律监督机关、法律监督权并不存在必然的关联性。应该按照检察机关就是公诉机关的思路去改革司法制度 ,建立以公诉机关为核心、主导的审判前程序 ,同时改革现行的逮捕和其他侦查措施的审查批准制度。  相似文献   

8.
张晋琼 《政府法制》2012,(35):56-56
退回补充侦查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侦查机关(部门)移送审查起诉的刑事案件,认为需要进一步侦查,以弥补侦查过程中有关犯罪事实、证据等方面的瑕疵与缺陷,以确保公诉权行使的正当,同时也是实施法律监督职能的一种具体方式。正确、规范地适用退回补充侦查,对于保障公诉案件诉讼质量,加强对侦查机关(部门)的法律监督,及时、准确地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人权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现行法律规定和公诉实践出发,根据公诉权与法律监督权的共生性为理论,应当认为公诉的立场仍然是维护法律秩序;但公诉权的不同权能内容及运作流程决定了,应当将公诉角色与监督角色分离。检察实践中,还有重视"监督技术",技术监督的基本思路、细节控制和程序性制裁是它的三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刑事审判监督是检察机关依法对审理刑事案件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察、督促和制约,是诉讼监督的重要内容,在司法实践中主要通过公诉部门的监督活动实现,公诉人一身任二职造成了法律监督权与公诉权的冲突,正确处理法律监督权与公诉权的关系,成为刑事审判监督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司法实践中刑事审判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从公诉权的定位上探索处理上述两者冲突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1.
x摘要公诉权本质上属于法律监督权,公诉权法律监督职能取决于公诉权的合理配置。本文指出应从扩大公诉裁量权、赋予检察机关民事行政公诉权等方面优化配置我国现行公诉权。  相似文献   

12.
公诉职能和诉讼监督职能在法律监督属性上具有一致性,都是实现法律监督的必要载体。并且,公诉职能是诉讼监督的核心权能,是诉讼监督得以实现进而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主要手段。两者的联系不言而喻,然而关于公诉职能和诉讼监督职能,特别是和诉讼监督中的审判监督能否并存却有诸多争议。一、对公诉职能与诉讼监督职能分离说的回应我国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者地位早已在宪法中得到明确,但仍有部分学者认为公诉与监督职能存在角  相似文献   

13.
立论于我国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一元论而对我国检察机关的公诉权、侦查权、侦查监督权、审判监督权和执行监督权等检察权的权能进行法律监督权的解析,这使我们看到每一项法定的检察权权能都是法律监督权的具体表现形式,检察权的全部权能在性质上都应当统一于法律监督权.从而证明我国宪法第129条对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定位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根据传统理论,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权即法律监督权。但什么是法律监督的内涵?我国检察机关在执法过程中有没有、能不能担当起法律监督之责?监督权与公诉权应是一种什么关系?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分析,使本文得出了我国检察权的本质不是法律监督而是公诉权  相似文献   

15.
公诉权的属性问题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检察权的性质,并进而作用于司法职权配置和司法体制建构.然而,公诉权的属性问题却也极其复杂.现代检察制度历经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完善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创新,其所带来的检察权理论的发展使得探究公诉权属性显得更具重要意义.我国当前深化检察制度改革必须解决公诉权属性的定位问题,在法律监督体系下进行属性选择与制度构建具有合理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在刑事诉讼实践活动中,检察机关对刑事公诉案件的法律监督职能通过行使检察权(包括侦查权)、批捕权、提起公诉权、侦察监督权、审判监督权、监所检察和执行监督权等,已有较好的发挥,而对刑事自诉案件,检察机关则基本上没有实行法律监督。  相似文献   

17.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法律监督渠道,才能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要紧紧结合我国国情和司法实践,提出法律监督的着力点。现阶段,强化侦查监督、扩大公诉权、加强职务犯罪侦查力度应该成为拓展法律监督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18.
我国宪法明确了检察机关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一元论"视角下的检察机关诉讼职权和监督职权均具有法律监督属性这一共性,是法律监督权的具体表现形式。检察权在横向上分为侦查权、公诉权和监督权;纵向上则关系到检察权能如何在检察院之间、检察官与检察院之间进行分配的问题。合理完善我国检察权之配置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使命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9.
我国新《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具有刑事审判程序、对物程序、缺席审判程序及无刑事定罪程序的法律特征。检察机关在该程序中作为公诉机关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其权力性质仍属于公诉权,同时作为法律监督机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  相似文献   

20.
狭义上的法律监督是指专门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法的实施所实行的监察与督促。在宪法和法律意义上,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的主体。刑事公诉权作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权能之一,其产生是保护国家利益和公共秩序的需要。本文认为在民事领域推行公诉制度与实行刑事公诉制度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