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死亡时间推断一直是法医学的重点和难点,且死亡时间越长,推断精确性越差。随着科技发展,可以通过蛋白质、mRNA的变化等方法为死亡时间的推断带来了无限精确的可能性,但在实际检案中实用性不强。在多数情况下,法医需要在案件现场通过对尸体变化的肉眼观察对死亡时间做出推断。为了提高现场推断死亡时间的准确性,通过查阅文献及所受理案件的方式收集到死亡时间明确的尸体68例,从所处环境及尸体因素等方面分析讨论实际案例中尸体现象与死亡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死亡时间推断一直是法医学领域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研究发现尸体微生物群落演替规律与死亡时间之间呈现高度相关,其可为死亡时间推断提供新方法。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利用法医微生物学理论与方法对存在于不同环境中的尸体死亡时间推断进行了大量研究,丰富了死亡时间推断方法,提高了死亡时间推断的准确性。本文就暴露、埋藏和水中三种环境下尸体菌群演替规律的异同进展作简要综述,以期探讨不同环境下利用法医微生物学推断死亡时间的研究现状、所面临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降低死亡时间推断误差的方法。方法收集常州市和南京市2003年1月一2013年1月256例已破命案.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死亡时间推断,与破案后获得的实际死亡时间进行比较,并根据死亡时间进行分组,计算死亡时间推断准确率,分析判断错误原因。结果早期尸体死亡时间(≤12h和13~24h)推断准确率分别为90%、89%,晚期尸体死亡时间(1—7d、1~2周、3~4周、1~6个月、7~12个月和1~5年)的推断准确率随时间的延长下降,分别为79%、76%、83%、79%、60%和50%。推断方法不当、水中尸体、极端温度、客观依据不足、抛尸以及变动或破坏现场是影响死亡时间推断准确率的常见因素。结论综合参考多项指标可降低死亡时间推断的误差。  相似文献   

4.
依靠单侧尸斑推断死亡时间,所推断的时间范围跨度过大,往往只能给案件的侦破提供较粗略的信息。双侧性尸斑的特殊之处在于:在特定时间段内出现死后6~12h;在特殊情况下出现——尸体移位,因而仔细观察双侧尸斑,并结合侦察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提高死亡时间推断的准确性及分析尸体变动情况。  相似文献   

5.
死亡时间的准确推断一直是法医学的难题。昆虫学方法已被认为是死亡时间推断的有效方法。尸食性蝇类发育生物学在死亡时间推断中有着重要地位。蚤蝇体形微小,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可成为尸体上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昆虫证据。本文从尸食性蚤蝇的作用、种属鉴定以及日龄推断方面,综述了利用尸食性蚤蝇推断死亡时间的法医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根据昆虫发育历期推断腐败尸体死亡时间的偏差分析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法医昆虫学,尤其是蝇蛆的发育历期来推断死亡时间,是法医工作者推断晚期腐败尸体死亡时间的常用方法.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复杂的环境和气候条件,该方法推断腐败尸体的死亡时间,推断结果往往存在较大偏差.本文报告3个相关案例以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7.
夏元飞  韩志杰  宋红 《证据科学》1999,6(4):180-180
尽管有许多推断死亡时间的方法,但运用胃内容消化和排空情况推断死亡时间简单易行,具有相当重要的实践意义.在法医学教科书中,运用胃内容消化和排空情况推断死亡时间已有论述.一般说来,食后不久即死亡者, 胃内容移向十二指肠,约在食后2~3h;胃、十二指肠均已空虚,则死亡可能发生在食后6h以上[1].但在实际检案中,有时我们感到运用胃内容消化和排空情况推断餐后死亡时间,与书中提供的时间相差较大.现对本地区两例凶杀案件根据教科书介绍的胃内容推断死亡时间方法造成错误推断,谈谈我们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利用RNA的降解程度来推断死亡时间已逐渐成为法医学研究热点.本文复习相关研究文献,对大鼠不同组织(脑组织、心脏组织、肝脏组织和肾组织等)中RNA在推断死亡时间的具体应用方法做出总结,归纳出不同组织中的各类RNA在推断死亡时间方面的适用范围,以及对此种方法在推断死亡时间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可行性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前,通过脑组织推断死亡时间已经成为法医学领域研究的新热点,大量研究资料表明:死亡时间与脑组织细胞DNA、RNA、ATP含量及脑温度、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变化有高度相关性。脑CT、MRI、磁共振波谱等检查手段对死亡时间的推断也有帮助。本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孙栋  贾力  张峰 《法医学杂志》2005,21(2):128-129
死亡时间推断有十分重要的法医学意义,对查明案件真相常常起到关键作用。在实践中,腐败尸体的死亡时间推断历来是法医学的难点,推断的死亡时间同实际死亡时间存在误差常是难以避免的,但若误差较大,对案件的侦办就失去了实际意义,甚至会误导案件的侦查方向,产生冤假错案。此时的“误差”就应称为错误。本文对13例腐败尸体死亡时间错误推断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就腐败尸体死亡时间推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讨论,旨在提高基层法医工作者对腐败尸体某些尸体现象的认识和重视。1案例资料1.1一般资料13例腐败尸体案例来自于南京市公安局法医中心199…  相似文献   

11.
根据蛆长推断死亡时间的回归方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汤治洲 《法医学杂志》1994,10(3):113-113,121
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对有关数据进行处理,得出一个根据蛆长推断死亡时间的回归方程。并通过对一百余条成熟粪蛆的变蛹情况观察,利用该方程归纳出了蛹的生长情况所相当于的蛆长,扩大了推断方程的应用范围,可推断变蛹后的死亡时间。  相似文献   

12.
尸体死亡时间的推断是法医现场勘查后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早期死亡时间的推断主要依靠尸温的变化、尸体现象的变化等,晚期死亡时间的推断目前主要依靠法医昆虫学的知识来推断。笔者曾参与1起杀人分尸案的检验工作,在检验中充分利用蝇类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合理分析,较准确地确定了死亡时间,为案件的侦破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线索。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脑组织中ATP含量变化与死亡时间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李永宏 《法医学杂志》1997,13(3):138-139
本文报道用生物发光法测定不同死亡时间狗脑组织中ATP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脑组织中ATP浓度逐渐下降,这对法医在实际检案工作中推断死亡时间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hinaNationalKnowledgeInfrastructure,CNKI)数据库收录的死亡时间推断研究的文献信息可视化分析,探究1990年1月—2020年8月我国死亡时间推断研究的发展过程、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作者及机构间合作情况,为更好地开展死亡时间推断研究提供借鉴。方法 利用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5.7.R1对CNKI收录的1990年1月—2020年8月死亡时间推断研究文献中的突现热点、高频关键词、作者、机构等情况进行大数据分析。结果 死亡时间推断研究的文献发表高峰期在2006—2010年,共114篇。关键词共现网络中,有效热点词汇为法医昆虫学、DNA含量分析,同时出现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词汇。机构合作网络中,高频发文机构为科研院校;作者合作网络呈共聚、多合作态势。结论随着科技进步,基于传统方法的死亡时间推断研究日渐成熟,新的研究热点涌现,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研究为死亡时间推断提供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15.
尽管有许多推断死亡时间的方法,但运用胃内容消化和排空情况推断死亡时间简单易行,具有相当重要的实践意义。在法医学教科书中,运用胃内容消化和排空情况推断死亡时间已有论述。一般说来,食后不久即死亡者,胃内容移向十二指肠,约在食后2~3h;胃、十二指肠均已空虚,则死亡可能发生在食后6h以上[1]。但在实际检案中,有时我们感到运用胃内容消化和排空情况推断餐后死亡时间,与书中提供的时间相差较大。现对本地区两例凶杀案件根据教科书介绍的胃内容推断死亡时间方法造成错误推断,谈谈我们的体会。案例介绍案例1 1996年6月22日,合肥市一路基…  相似文献   

16.
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推断一直是涉及人员死亡的刑事案件现场勘验中法医调查的重点和难点[1]。嗜尸性蝇类证据的应用是解决死亡时间推断特别是腐败尸体死亡时间推断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前提是要立足案发当地常见嗜尸性蝇类的种类及分布特点,并据此建立具体种类的发育史数据库。  相似文献   

17.
Lin X  Yin YS  Ji Q 《法医学杂志》2011,27(1):47-9, 53
死亡时间推断是法医病理学研究的热点及难点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DNA的定量已广泛应用于死亡时间推断的研究.本文主要对机体死后不同组织和器官中DNA含量随时间的降解情况,以及单细胞凝胶电泳、Feulgen染色图像分析技术、流式细胞仪等近年来新的DNA定量技术应用于死亡时间推断研究中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基于大鼠模型研究埋葬尸体骨骼微生物的群落演替规律,并以此推断死亡时间(PMI),为埋尸案件的死亡时间推断提供参考。方法 将20只大鼠埋葬于深度20 cm的土壤中,分别于5个时间点(7 d、14 d、30 d、45 d、60 d)采集上肢肱骨及下肢股骨,对细菌16S rRNA基因测序及数据分析,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预测死亡时间的随机森林模型。结果 埋葬大鼠在60 d的分解过程中,上肢肱骨和下肢股骨微生物群落无显著差异,不同时间点微生物群落差异显著。在尸体腐败进程中,骨骼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呈现下降趋势。利用随机森林算法筛选出与PMI相关的89个OTU作为标记物并进行预测模型的构建,其R2值可达86.32%,平均绝对误差(MAE)为2.11±1.81 d。结论 本实验基于埋葬大鼠模型所建立的骨骼微生物的死亡时间推断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可为埋葬案件的死亡时间推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死亡时间推断在判断案件的性质、划定侦查范围及锁定嫌疑人等方面至关重要,一直是法医病理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早期死亡时间,即指死后24 h以内,由于距离案发时间更短,对其准确推断能促进案件的成功侦破,具有重要的法医学意义。近年来,国内外法医学者运用一系列新方法和新技术对早期死亡时间推断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对体液生物化学、超生反应、代谢组学、影像学、遗传物质降解规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早期死亡时间推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Li B  Yan HT  Chen WJ  Wu JJ  Liao SP  Liao ZG 《法医学杂志》2006,22(2):101-103
目的探讨大鼠死亡后不同时间腓肠肌电兴奋性的变化,为早期死亡时间的推断提供新的指标。方法建立大鼠机械性窒息模型,利用电生理检测仪检测死亡后不同时间大鼠腓肠肌对不同强度的电刺激的反应性,记录肌肉组织动作电位出现时间,统计学分析其差异并建立回归方程。结果大鼠机械性窒息死亡后一定时间内,其腓肠肌对电刺激的兴奋性与死亡时间呈明显线性关系。结论肌肉组织的电兴奋性可以作为早期死亡时间推断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