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防和遏制看守所在押人员非正常死亡事件,需要正确分析其产生发展的原因。看守所在押人员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原因十分复杂,主要有看守所监管工作疏忽的因素、客观羁押环境的影响、在押人员自身因素、刑讯逼供等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2.
云南“躲猫猫”事件发生后,舆论大哗。看守所在押人员的生存状态首次进入公众视线。此后,在押人员在看守所内“非正常死亡”事件接二连三出现,看守所一时成众矢之的。  相似文献   

3.
看守所在押人员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发生,无论由于体制原因、管理原因还是个体原因,都会严重损害看守所的执法形象,教训深刻。应从立法、物质保障、管理体制、执法监督等方面进行反思,采取积极措施,预防看守所在押人员的非正常死亡。  相似文献   

4.
2009年,云南躲猫猫事件的发生,把一向蛰伏在幕后的看守所推向了人们的视野。继躲猫猫之后,内蒙古、河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先后发生并被媒体喻为洗脸死喝水死针刺死做梦死等在押人员死亡的事件,更使看守所一度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数十年似乎特立独行、运转正常的看守所,在短短数月内一下就陷入了十分窘迫的境地。  相似文献   

5.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以下简称《看守所条例》),自1990年至今,滞后性完全凸现,已经无法适应我国经济社会、民主政治和法治发展的需要了。例如,仅在称呼上,52个条文,人犯一词使用了71次;与其配套的实施办法仅63个条文,人犯一词共使用了150次。所以,社会各界呼吁尽快修改《看守所条例》以解决非正常死亡等一系列问题。在2009年全国两会上,政协委员刘白驹建议制定《看守所法》,  相似文献   

6.
2009年,云南“躲猫猫”事件的发生,把一向蛰伏在幕后的看守所推向了人们的视野。继“躲猫猫”之后,内蒙古、河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先后发生并被媒体喻为“洗脸死”“喝水死”“针刺死”“做梦死”等在押人员死亡的事件,更使看守所一度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数十年似乎特立独行、运转正常的看守所,在短短数月内一下就陷入了十分窘迫的境地。  相似文献   

7.
自看守所非正常死亡屡屡被公布于众之后,看守所这个不太为外界人士所熟知的机构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如何避免惨剧的再度发生?专家声称:这是一个体制的问题。体制问题并非意味着无解,但是无论何种体制下都离不开财力的支持。而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内蒙古自治区,这一问题尤为突出。在本次看守所之行中,记者听到来自看守所方面最多的一  相似文献   

8.
公通字[2011]5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公安厅、局,民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民政局:现将《看守所在押人员死亡处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2011年12月29日看守所在押人员死亡处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看守所在押人员死亡处理工作,保障在押人员合法权益,维护看守所安全...  相似文献   

9.
指出,做好看守所在押人员的教育转化工作,对确保看守所安全,减少事故,保障诉讼活动正常进行,促使在押人员认罪伏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在教育转化的方式上应采取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自“看守所非正常死亡”屡屡被公布于众之后,“看守所”这个不太为外界人士所熟知的机构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如何避免惨剧的再度发生?专家声称:“这是一个体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公安部决定对《看守所条例》进行修改。结合工作实践 ,对《看守所条例》的体例、结构 ,称谓 ,收押、提审程序 ,律师、辩护人会见制度 ,看守所使用技术侦查手段 ,保障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等方面提出了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滦县看守所始建于1984年,历经沧桑,在这里,由于管理不善,曾经发生过号内在押人员互殴致人死亡的事件,也发生过在押人员脱逃事件,这样,别说在押人员不愿进滦县看守所,就连正式民警也不愿到看守所工作。“在看守所上班,一半是警察,一半是人犯。”一位负责监管工作多年的老领导一语道破看守民警的险恶处境。无论怎样的解释,只要出现越狱、脱逃、自杀、自残等严重事  相似文献   

13.
监管安全是看守所的第一需要,也是做好其他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丧失了安全保障,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工作也就无从谈起。控制在押人员动态,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发挥看守所监管安全长效机制,是看守所羁押管理工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皖政办[2011]37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1998年,省政府办公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下发了《关于指定安徽省立医院等23家医院进行有关医学鉴定的通知》(皖政办[1998]12号)。由于近年来部分医学鉴定医院情况发生了变化,已不能满足看守所在押人员医学鉴定工作需要,经省政府同意,决定对全省看守所在押人员进行有关医学鉴定的医院进行调整。现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5.
刑讯逼供、牢头狱霸、超期羁押等问题,与看守所归公安机关代管没有实质联系。刑讯逼供主要发生在犯罪嫌疑人到案后入看守所前、"提外审"期间和非法定羁押场所。看守所内资源稀缺性、在押人员不健康心理因素和羁押权监督盲区是产生牢头狱霸的主要原因。看守所缺乏纠正超期羁押的刚性监督权。  相似文献   

16.
做好看守所教育转化工作意义重大 ,它有利于减轻或消除在押人员的对立情绪 ,保证看守所安全 ,有利于促进在押人员思想转化 ,保证侦查、起诉、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 ,有利于为在押人员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维护社会稳定。长期工作实践使得教育转化工作的内容丰富、方法多样 ,很有必要对此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7.
监区文化是指监狱、看守所等羁押改造场所在对在押人员的管理过程中 ,通过非强制的手段 ,创造含有文化因素的精神环境和氛围 ,丰富在押人员精神生活 ,配合管教工作开展的总称。实践证明 ,监区文化建设对看守监管工作的促进作用是巨大的 ,是看守所贯彻“严格、依法、科学、文明”管理方针的有效措施之一。看守所监区文化有着自己的特征 ,与看守所“柔性”管理的要求相适应 ,看守所监区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 ,常抓不懈。  相似文献   

18.
看守所是教育、感化、挽救在押人员的特殊学校,那么过渡监室则是这所特殊学校的培训基地。过渡教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监所管理水平的提高,关系到规范化管理的成败,也是对过渡监室管教民警自身素质的考验,因此,做好看守所新入所人员的过渡教育,使其思想稳定,尽快适应监所环境,对看守所安全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看守所在押人员的权利及其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看守所在押人员享有的权利是法律赋予的。其特点是 :不完整性、特定性、期限性。在押人员的法定权利主要有 :人身权利、会见与通信权利、控告权、检举权、选举权、宗教信仰自由权、立功受奖权、刑事诉讼权利等。保障在押人员权利的必要性 :有利于保障看守所的安全 ;有利于对在押人员的教育和改造 ;有利于保障侦查、起诉和审判的顺利进行 ;是实行革命人道主义 ,进行文明管理的需要等。保障在押人员权利的措施 :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 ,提高保障在押人员合法权利的认识 ;加强领导 ,把保障人权摆上公安机关和监管部门的议事日程 ;加大力度 ,做好人权的宣传教育工作 ;有关部门各自做好保障人权的工作 ,同时搞好协作、配合 ,落实好保障人权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程度上影响了看守所公正执法 ,也使在押人员的合法权利难以得到切实保障。因此 ,当务之急必须注重处理好严格管理与文明管理的关系。对在押人员实行严格管理 ,决不是简单粗暴的打骂体罚 ,任意滥管 ,而是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对在押人员进行管理教育 ,使他们行动有准则 ,生活有规则。文明管理是从革命人道主义出发 ,尊重在押人员的人格 ,保障他们的合法权利 ,为他们反省、交代罪行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也使在押人员能更自觉地遵纪守法 ,有利于实行严格管理。因此 ,严格管理与文明管理都是为了把在押人员管好 ,为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服务 ,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