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纯中药制剂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B细胞功能的影响,探讨中医药在治疗2型糖尿病及延缓其进程中的作用。方法:6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服用丹蛭降糖胶囊,对照组30例服用马来酸罗格列酮,疗程为2个月,以胰岛素敏感指数及Ho-ma模型公式评估各组B细胞功能。结果: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及B细胞功能均有改善,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丹蛭降糖胶囊具有降低血糖,改善高胰岛素血症,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丹蛭降糖胶囊对糖尿病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TNF-α)和趋化因子(C-X-C基序)配基5(chemokine (C-X-C motif) ligand 5,CXCL-5)表达的影响,探究其降糖作用机制。方法 将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吡格列酮组,丹蛭降糖胶囊高、低剂量组。采用链尿佐菌素单次腹腔注射法复制糖尿病模型,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大鼠血清TNF-α、CXCL-5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吡格列酮组和丹蛭降糖胶囊高、低剂量组TNF-α、CXCL-5水平显著降低(P<0.01),3个给药组TNF-α、CXCL-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复制后0周末比较,2、4、8周末,吡格列酮组和丹蛭降糖胶囊高、低剂量组血糖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2、4、8周末,与模型组比较,吡格列酮组及丹蛭降糖胶囊高、低剂量组血糖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但3个给药组之间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8周末血糖水平与TNF-α、CXCL-5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 丹蛭降糖胶囊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的机制与其降低血清TNF-α、CXCL-5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丹蛭降糖胶囊对老年2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两组均服用降糖药物格列齐特,治疗组同时加服丹蛭降糖胶囊,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 I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FPG、2hPG、HbA1c、FIns、HOMA IS、HOMA IR均有改善,但两组治疗后FPG、2hPG、HbA1c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FIns、HOMA IS、HOMA IR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P<0.01).结论:丹蛭降糖胶囊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有促进内源性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改善胰鸟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丹蛭降糖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疗效确切。实验研究表明,丹蛭降糖胶囊主要通过调节血糖、调节血脂代谢、改善胰岛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炎症反应、降低氧化应激及治疗糖尿病并发症,从而发挥其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糖脂代谢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丹蛭降糖胶囊,治疗4周,检测并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餐后2小时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G)、稳态评估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水平的变化情况;采用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iabetes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DSQL)评价生存质量,根据临床症状和血糖改善情况综合判断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FPG、2hPG、TG、LDL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HDL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C水平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C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清2hPG、TC水平下降更显著(P<0.05),HDL水平升高更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生理功能评分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蛭降糖胶囊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患者血清血糖血脂水平,有效拮抗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血液脂毒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具有益气活血功效中药复方制剂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脂毒性相关指标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T2DM合并肥胖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0例,均给予降低血糖、调节血脂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中药复方制剂丹蛭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丹蛭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平台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检索丹蛭降糖胶囊的化学成分、对应作用靶标及靶标基因。通过GeneCards获取糖尿病相关靶点,将复方活性成分靶点和糖尿病靶点构建韦恩图,以寻找交集靶点,获得丹蛭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的预测靶标。利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材-化合物-靶点(基因)网络,筛选关键化合物。利用STRING网站建立交集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选出关键靶点基因。借助R软件对共同靶点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丹蛭降糖胶囊作用于糖尿病的活性成分有25个,相关靶基因76个。GO和KEGG分析结果显示,丹蛭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的机制共涉及1 702条生物学过程和149条信号通路。结论 丹蛭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的关键成分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等可能通过对AGE-RAGE、IL-17、TNF、HIF-1等信号通路的调控,最终达到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炎,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参与细胞的凋亡与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8.
[HT5K]目的:观察益化清解方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炎性分子网络调控的影响。方法:复制T2DM大鼠模型,治疗组用益化清解方中药灌胃,并与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及正常组作对照。分别在给药前和给药第15,30天检测T2DM大鼠的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介素6(IL 6)、高敏C 反应蛋白(hsCRP)、脂联素(Adiponectin,Adp)、瘦素(leptin)水平,探讨其变化与空腹血糖(FBG)、血清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的关系;并检测各组大鼠脂肪组织脂联素及骨骼肌组织脂联素受体R1 Mrna表达水平,探讨Adp、Adp受体与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益化清解方能显著降低T2DM大鼠血糖、血脂、C反应蛋白等水平,并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脂肪组织Adp Mrna表达水平。结论:益化清解方对糖、脂双调节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而实现的,其与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脂肪组织Adp Mrna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灸对肥胖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体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35例肥胖T2DM患者,采用针灸疗法,辨证选穴,比较针灸前后患者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S)、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体质量、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肥胖度和体脂百分率.结果:治疗后患者的FBS、FINS、Homa-IR显著降低,ISI显著增加,总有效率为71%;体质量、BMI、肥胖度和体脂百分率也显著降低.结论:针灸对2型糖尿病早中期具有较显著的降糖效果,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状态,对肥胖T2DM患者具有减肥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康明胶囊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分别以糖康明胶囊低、高剂量给大鼠灌胃给药,连续15d。结果:糖康明胶囊对正常大鼠血糖及血清胰岛素含量均无影响,但对四氧嘧啶所致的高血糖大鼠的血糖有明显降低作用,同时能升高血清胰岛素含量,降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血液粘度。结论:糖康明胶囊降糖作用与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等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芦黄参花胶囊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50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复制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中药组、模型纽和正常对照组,检测各组大鼠血糖、尿微量清蛋白、血清IL-6和TNF-α水平.结果:中药组(芦黄参花胶囊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糖、尿微量清蛋白、血清IL-6和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上述指标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芦黄参花胶囊通过控制血糖、降低尿微量清蛋白、血清IL-6和TNF-α水平,而起到保护肾脏,防治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刺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机体脂肪组织胰岛素受体(insulinreceptor,INSR)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给食源性肥胖大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复制T2DM模型,随机分为针刺组、优降糖组和模型组,设正常对照组。处理4周后,采用罗氏活力型血糖仪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sugar,FBS),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空腹胰岛素(fastinginsulin,FINS),采用原位杂交检测脂肪细胞INSRmRNA表达,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和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指数。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FBS、FINS、ISI、Homa-IR水平显著上升(P<0.01),INSR基因水平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后优降糖组和针刺组FBS、FINS、ISI、Homa-IR显著下降(P<0.05,或P<0.01),INSR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1)。...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芪地消渴方对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模型大鼠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C-肽(C peptide, C-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及胰腺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探讨芪地消渴方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将雄性SD大鼠77只随机分为7组,即正常组,模型组,芪地消渴方高、中、低剂量组,糖脉康组和优降糖组。用高脂饲料喂养,并以链脲佐菌素注射复制2型糖尿病模型,再用中药灌胃造成气阴两虚证。采用血糖测量仪检测给药前后FBG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清中C-p、TNF-α、IL-6的水平,观察糖尿病模型大鼠胰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TNF-α、IL-6水平显著升高(P<0.05),C-p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芪地消渴方高、中、低剂量组,消渴灵组和优降糖组大鼠FBG、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C-p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芪地消渴方高、中剂量组,糖脉康组大鼠血清中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芪地消渴方低剂量组、优降糖组血清中IL-6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芪地消渴方可降低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模型大鼠的FBG,升高血清中C-p水平,降低血清中TNF-α、IL-6水平,改善胰腺组织病理状态,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中药改善气阴两虚血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机制.方法:将70例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基础治疗均为口服格列吡嗪或达美康,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活血中药.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餐后2 h血糖(postprandial 2 hours blood glucose, P2BG)、空腹血胰岛素(fasting insulin, FINS)、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 GHbA1c)、血脂、凝血功能等指标的变化,并计算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指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FBG、P2BG、FINS、GHbAlc、Homa-IR及血脂、凝血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P<0.01),治疗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降糖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在防治和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及血脂紊乱、血液高凝状态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通脑精胶囊对胰岛素抵抗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高糖饲料喂复制胰岛素抵抗(IR)大鼠模型,再采用大脑中动脉复制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观察急性局灶性脑缺血IR大鼠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和活性的变化。结果:通服精胶囊显降低缺血大鼠脑组织中NO含量和NOS活性及血浆TNFα的含量(P<0.01),增加脑组织中SOD活性(P<0.01),增加脑组织中SOD活性(P<0.01)。结论:通脑精胶囊对IR大鼠急性局灶性缺血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降低NO、TNFα含量和NOS活性及增加SOD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与胰岛素抵抗及血瘀证的关系.方法:通过观察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者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血脂、血肿瘤坏死因子-α与胰岛素敏感指数与血瘀证的关系,并与未合并冠心病组作比较.结果: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较无冠心病组空腹胰岛素升高,存在脂代谢紊乱(三酰甘油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血肿瘤坏死因子-α升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胰岛素抵抗与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脂代谢紊乱、高胰岛素血症、细胞因子在糖尿病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意义.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血瘀证有共同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观察黄地安消胶囊对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diabetic cognitive dysfunction,DCD)动物模型神经保护及Bax/Bcl-2凋亡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黄地安消胶囊治疗DCD、改善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STZ联合Aβ25-35双侧海马注射复制DCD动物模型,期间予以高剂量(12 g/kg),中剂量(6 g/kg)及低剂量(3 g/kg)的黄地安消胶囊干预28 d,同时设立正常组、模型组以及二甲双胍和多奈哌齐组,每组10只。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各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大鼠尾静脉取血检测大鼠模型复制前及给药前后空腹血糖变化,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损伤情况,免疫荧光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Aβ清除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Bax、Bcl-2的蛋白表达量,qRT-PCR法检测Bax、Bcl-2的mRNA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和逃避潜伏期明显升高(P<0.05),海马神经细胞损伤较重,Aβ沉积较多,Bax蛋白表达量及mRNA含量明显升高(P<0.05),Bcl-2蛋白表达量及mRNA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地安消胶囊中剂量组具有最好的疗效,大鼠空腹血糖水平和逃避潜伏期明显降低,海马神经细胞损伤较轻,Aβ沉积较少,Bax蛋白表达量及mRNA含量明显降低(P<0.05),Bcl-2蛋白表达量及mRNA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 黄地安消胶囊对DC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有明显改善作用,能够降低血糖,改善DCD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损伤,清除Aβ沉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Bax/Bcl-2凋亡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新风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对细胞因子系列(IL-1、IL-4、IL-10及TNFα)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新风胶囊组,雷公藤多苷片(TPT)组和甲氨喋呤TX)治疗组,每组10只,制备完全佐剂并分别向除正常组以外的其余动物右后足跖皮内注射0.05ml致炎,观察各组血清中各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新风胶囊治疗组,TPT治疗组及MTX治疗组治疗后大鼠的关节炎指数(AI)显降低(P<0.05或P<0.01),新风胶囊治疗组给药后体质量增加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性(P>0.05);TPT治疗组及MTX治疗组给药前后体质量增加值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新风胶囊治疗组(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新风胶囊治疗组的IL-1,TNFα显降低,IL-4,IL-10显升高(P<0.01),并与其余两治疗组无显性差异(P>0.05),结论:新风胶囊与MTX,TPT一样能降低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AI,而在增加大鼠体质量方面优于TPT和MTX,新风胶囊可能通过下调致炎因子(IL-1,TNFα),上调抗炎因子(IL-4,IL-10),抑制致炎效应,增强抗炎效应,从而达到降低AI,消除肿胀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益脉降压流浸膏对老年虚血瘀证Ⅱ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及放射免疫法测定40例老年气虚血瘀证Ⅱ期原发性高血压患(治疗组)用益脉降压流浸膏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血浆胰岛素(FPI),计算其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与30例老年健康人(健康组)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前较健康组FBG无显性差异(P>0.05),FPI显降低(P<0.01),ISI显降低(P<0.01);治疗后较治疗前FBG无明显变化(P>0.05),FPI显降低(P<0.01),ISI显升高(P<0.01),血压显下降(P<0.01)。结论:老年气虚血瘀证Ⅱ期原发性高血压患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益脉降压浸膏具有降低血胰岛素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芪白平肺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痰瘀阻肺证模型大鼠肺部炎症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脾氨肽组、芪白平肺胶囊组.采用强迫游泳、被动吸烟和低氧环境复合方法复制COPD模型.观察大鼠一般状态;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细胞总数和炎症细胞比例;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形态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检测各组大鼠第0.3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0.3 seconds,FEV0.3)、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FEV0.3占FVC比值(FEV0.3/FVC).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一般情况较差,肺功能明显降低,肺组织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肺泡间隔明显增厚,支气管壁可见明显黏液腺增生,管腔变窄;BALF中细胞总数、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例均明显升高(P<0.05);血清IL-1β、IL-6、IL-8、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芪白平肺胶囊组及脾氨肽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明显改善;BALF中细胞总数和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例及血清IL-1β、IL-6、IL-8、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FEV0.3、FVC、FEV0.3/FVC均明显升高(P<0.05).其中芪白平肺胶囊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脾氨肽组.结论 芪白平肺胶囊可明显改善COPD痰瘀阻肺证大鼠肺部炎症,改善大鼠肺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血清相关炎症指标及肺部炎症细胞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