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药鉴定学教学应充分利用学校的自身资源、各类实习基地、各种可利用的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实物、板书、讲解三结合,应集体辨识药材,注意积累和收集素材,并在课后认真观察,将药材实物辨识纳入考评,还要剖析市场,重视市场实践。  相似文献   

2.
中药生物的生长、发育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因光照、温度、湿度和空气等不同生态因子的影响而产生不同分布。优质、地道中药材具有独特的地理分布,是对综合生态因子最佳适应的结果。应用植物分类、植物生态及中药地理等多学科知识对我国优质、地道药材的分布规律进行探索,并根据地理分布将中药生物的分布分为同纬异经、同经异纬、异纬异经、特殊需求4种基本类型,确定同药单向优选、同药双向或多向优选、异药双向或多向优选、同药多选及随机点状优选等5种优选模式,同时涵盖了人工调节环境的地道药材分布扩展情况。通过中药生物的地理分布可探索地理因子对药材形成的影响,而药材优选模式的建立,为优质、地道药材的优选及同类药材的分化机制开辟一条新的探索途径,是从系统和整体角度探索中药的新思维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药作为我国的国粹,它不仅是我国人民千百年来治病强身的主要药物,也一直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优势产品,中药产业被视为我国加入WTO后唯一拥有较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业。乐山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发展中药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医药工业的发展,把医药工业作为全市工业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来抓,对中药产业寄予厚望。但由于受传统制药理念和制药工艺技术的限制,乐山中药产业既面临挑战又面临机遇。乐山医药产业如何发展,最近,市政协召开常委会,专题协商研究加快医药产业发展,提出了在当前形势下,加快医药产业发展,潜力在中药,而中药产业要真正做大做强,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其关键又在于实现中药产业现代化,全面提升中药产业技术装备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4.
中药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炮制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根据临床用药和制剂的不同要求,对药材进行修治整理或特殊加工处理的一项制药技术.中药炮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中药治病的效果.中药炮制是中医药独特的制药技术,探讨其发展和特点,对于继承、改进、发扬中药炮制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模糊分析法在中药质量分析中的应用杨松涛(安徽中医学院合肥230038)关键词:中药质量;模糊分析法;安宫牛黄丸中药质量的优与劣,对中医临床疗效影响很大。同类中药,由于药材产地不同、采收季节有别、生长年限的影响、中成药组成的复杂、炮制方法及药厂生产环境...  相似文献   

6.
对六安市中药资源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从加强环境保护、道地中药资源开发利用、旅游与中药资源开发并举以及加强科技协作与普及等方面来发展中药产业化的战略.  相似文献   

7.
中药微性状鉴定法是近年新提出的一种中药材鉴定方法,通过体视显微镜、生物显微镜和袖珍显微镜等结合适合的电脑软件,观察、拍摄药材表面的细微特征信息,根据药材表面反映出的不同信息特征达到鉴别中药材的目的.该方法不同于显微鉴定法,是性状鉴定法向着微观领域的延伸.  相似文献   

8.
辛夷为传统常用中药,来源于木兰科植物望春玉兰Magnolia biondii Pampan.、玉兰M. denudata Desr.和武当玉兰M. sprengeri Pampan.的干燥花蕾[1].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具有发散风寒、宣通鼻窍的功效.文献报道其主要含萜类、黄酮类、木脂素类以及多种微量元素[2-7],具有抗炎、抗过敏、抗血小板、抗微生物、降压、局部收敛和麻醉的药理作用等[8-10],中医临床应用较多,主治风寒头痛、鼻塞、鼻渊、鼻流浊涕等症[11-12].其资源、栽培、药材采收加工、生药鉴定等方面的研究将有助于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药效的研究和阐释.笔者就近年来辛夷资源、栽培、药材采收加工、生药鉴定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潜山县药用植物的资源特点和合理利用。方法 通过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和鉴定、整理分析,对重点调查的145种中药的资源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该地区共有药用植物853种,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部分品种栽培相对广泛。结论 潜山县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应该可持续利用野生中药资源和合理发展中药种植,促进中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指纹图谱、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方法为不同产地荆芥药材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荆芥药材进行质量分析,所获数据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构建荆芥药材的指纹图谱,并应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不同产地荆芥药材的质量。色谱柱为 SinoChrom ODS -BP(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3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 ℃;进样量:20 μL。结果 荆芥药材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28个峰确定为共有峰,除河南鹿邑、四川自贡的样品相似度低于0.9外,其他的21批荆芥药材的相似度为0.930~0.982。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荆芥药材可被分为亳州荆芥与四川、河南、河北等其他产地荆芥两大类。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6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8.247%,选择这6个因子可对不同产地荆芥药材进行综合分析。结论 根据最终的综合得分结果可知,安徽、河北产荆芥药材质量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文献论述了艾滋病(AIDS)发病与防治研究概况,着重阐述了中医对AIDS的认识以及中医药、针灸的防治作用。指出其病因病机是外感湿邪淫毒,损伤机体;内伤于房事不节,气血双亏。治疗采用除湿解毒、补气益血的方法,通过中医药、针灸来抑制AIDS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调整神经、内分泌功能,抗感染,改善微循环及保护肾功能。本文还拟定了中医药、针灸治疗AIDS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通治方、专方及主方是中医学的常用术语,但目前学界对其界定不清。根据历代医籍中有关通治方、专方、主方的内容记载,结合现代各种认识,认为通治方是一方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方,专方是专门针对某一疾病的治方,主方是针对某病的主证(基础或主导病机)的治方。厘清通治方、专方、主方的概念内涵,对于认识中医辨证(病)论治及方药运用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中药对实验性骨性关节炎组织形态测量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两组中每只白兔随机选取一侧膝关节切断其前交叉韧带,另一侧膝关节作假手术。手术4周后,中药组白兔口饲补肾活血中药煎液,对照组予以口服9.0g/L氯化钠注射液,1次/d,共4周。作双侧膝关节大体形态学观察,测量股骨内髁软骨厚度和面积、关节滑膜细胞层厚度。结果:两组伤侧股骨内髁表面可见纤维沉积、骨赘和骨刺,滑膜增厚和充血,以对照组为明显;对照组伤侧软骨厚度和面积明显减少;两组伤侧股骨内髁滑膜细胞层明显增厚。结论:补肾活血中药有助于减轻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的缺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普乐林注射液合辨证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 :5 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 (30例 )和对照组 (2 6例 ) ,治疗组采用普乐林注射液合辨证治疗 ,对照组采用进口脑活素加辨证治疗。疗程均为 14d。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达 80 .0 % ,对照组显效率为 6 1.5 4% ,两组显效率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治疗组在消除眩晕、肢体麻木方面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普乐林注射液合辨证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以“温阳益气、化湿清热”为法拟方的百鹰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慢性乙型肝炎采用百鹰汤治疗作为治疗组,另设30例随机对照组以五酯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患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其降酶疗效和HBeAg与HBV-DNA阴转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百鹰汤能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临床症状,具有抗病毒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合固定配合中药熏洗治疗严重髌骨粉碎性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12例严重髌骨粉碎性骨折,男8例,女4例;年龄22-58岁,平均45.2岁;骨折碎块4-8块,平均6块。均采用分层复合固定及综合治疗。结果:经4个月-2年的随访,骨折愈合时间6-12周,平均8周。膝关节功能按王亦璁对一般膝关节损伤患者的功能评定方法进行评定,优良率达91.7%。结论:对严重髌骨粉碎性骨折,分层复合固定配合中药熏洗是一种可靠、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新加四妙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4例分为两组,中药组36例予新加四妙汤治疗,西药组28例予立加利仙(苯溴马隆)及芬必得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血尿酸及血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尿酸、血沉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加四妙汤对痛风性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能够降低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血尿酸和血沉。  相似文献   

18.
任何革命理论都是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反映,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在党的思想建设中,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提供丰富的养料,但其负面内容也必须深刻剖析与批判。党的现代化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都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基础。梳理中国传统文化是实现“三个代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过程。它孕育着悠远醇厚的华夏传统文化底蕴,且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的生命产物。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人以唯物史观批判地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悟化认知的划时代的历史飞跃,并丰富、充实和演进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硕果,从而建构着中华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哲理体系的韵味隽永的审美印证。  相似文献   

20.
中西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差异的原因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方传统文化的不同是中西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产生差异的历史原因,其中对其产生较大影响的有:二元对立与阴阳调和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中国传统的“孝亲观”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中西文明发展逻辑的差异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文化落差的影响)。除了传统文化的影响,中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不同背景是其产生差异的现实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