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手机网络的出现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带来许多改变与影响。调研发现手机网络在大学生网络社交生活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大部分学生选择通过手机网络与他人互动,查看评论留言等。在认知上大学生更加喜欢面对面交流,并将网络社交作为补充。在人际交往中,对手机网络有明显的依赖趋势。  相似文献   

2.
智能手机是大学生必不可少的交往和娱乐工具,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调查发现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已成为高校课堂教学活动中突出问题和矛盾。分析大学生手机依赖心理,探析实现高校课堂教学效果的深层原因。通过加强大学生自身修养、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完善综合评价机制等策略化解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上网媒介不再只依赖电脑才能完成。当今高校,由手机上网引发的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困扰了学生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文章就大学生手机上网成瘾的原因及危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提高大学生道德自律能力,趋利避害的利用网络。  相似文献   

4.
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通信工具,但对手机的过度依赖正在成为继网络成瘾后影响大学生学习的又一大"杀手"。面对这一情况,高校应该提高重视程度,建立相关监管和惩处机制,并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对大学生予以正确引导;网络运营商应该积极配合支持;学生应从自身学习出发,提高自控能力,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自觉抵制手机带来的诱惑。只有相关主体共同发力,才能有效解决大学生"手机依赖症"问题。  相似文献   

5.
过往针对青少年和手机的研究,较多关注病理性的成瘾行为,而对更常见的习惯性手机使用及后果探索有限,少有量化研究大规模考察手机使用对青少年睡眠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2298份全国青少年的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数据,考察我国青少年的手机使用和依赖情况,以及对睡眠、记忆的风险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我国青少年的手机依赖程度较轻,但也对睡眠和记忆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是影响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风险因素;男生比女生、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更易依赖手机,女生比男生睡前使用手机更多;手机使用与手机效能是影响手机依赖的因素;减少睡前手机接触,能降低手机依赖对青少年睡眠和记忆的负面风险。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手机对青少年睡眠的影响,为青少年发展和媒介使用评估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6.
徐彦 《青年论坛》2011,(2):52-56
中国已经步入第六媒介时代。这个时代,手机不仅仅是方便快捷的上网工具,同时也是时尚潮流和流行文化的代表符号。手机上网对于大学生而言更是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为了准确掌握当前大学生手机上网的实际情况,预测大学生手机上网将会带来的社会变化以及人际关系,笔者在2010年7-8月,对杭州、宁波、厦门、重庆、西安、沈阳等高校的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结合访问情况,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此次调查得出三个方面的结论:一是手机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方式;二是现有的手机上网条件决定了大学生对手机上网的喜好;三是大学生对手机上网的认知处在理性实用的范畴之内。  相似文献   

7.
手机媒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机媒体正在改变着当代大学生学习、思维和生活的方式.手机媒体既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也给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通过手机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探讨以手机媒体教育平台开发为切入点,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传承》2016,(3)
手机媒体给大学生的学习和阅读带来极大便利,但手机媒体带来的碎片化、庸俗化和娱乐化等阅读的负面影响,解构了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辨别和担当意识,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可结合大学生使用手机媒体的特点,通过开辟民族文化官方微博和微信的方式,开展以"家乡美"为主题的手机文化节活动等,提高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增强大学生实现文化强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9.
信息时代手机与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发现手机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和心理发展.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文章尝试从高等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等方面提出一些对策来解决手机对大学生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趋利去弊,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手机依赖现象无论在成年人社会还是中学生群体中都客观存在,过度依赖手机被称为手机依赖症,其造成的危害巨大。相形之下,该症对中学生的危害更为严重,会影响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业进步甚至让中学生出现社交障碍从而影响他们成长成才。为确保中学生健康成长必须严格防控中学生手机依赖症,整合社会、家庭和中学生个人力量,让中学生在手机使用中趋利避害,充分发挥手机对中学生成长的正能量,同时又规避其可能带来的风险。2018年9月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