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议刑法增设见义不为罪韩涛改革开放日趋深入,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我国的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但毋庸讳言,国门大开,难免泥沙俱下,鱼目混珠,有些人的道德自律意识每况愈下,日渐淡化,明哲保身。见义不为,甚至打击、挖苦见义勇为的情况时有发生。见义勇为是精神文明的...  相似文献   

2.
见义勇为自古就为道德和法律所倡导,但如今,这一传统美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见义不为现象的发生有其原因。见义不为是否入法也值得商榷。见义勇为行为在民法上虽然具有无因管理的属性,但仅用无因管理制度规制见义勇为是不完全恰当的。本文在对道德和法律存在的灰色地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行政法、民法以及道德和法律的互补,提出对见义不为相应的解决方法,希望可以为今后的相关立法与司法解释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当一些人把“少管闲事”奉为处事信条而见义不为的时候,曾率先荣立全国法院“集体一等功”的胶南市人民法院,却悄然兴起一股见义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义”?我们都希望自己在危难之时,有人能见义勇为。我们也希望自己可以拥有英勇的精神,能够见义勇为,救他人于危难之时。但是,在现实中,见义不为的事情时有发生,甚至不时会发生东郭先生与狼、农夫与蛇的故事。既然我们希望看见见义勇为,不希望看见见义不为。那么,什么是“义”?《孟子》中说道:“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对这句话进行简单理解就是,“仁”是我们安居之家,是我们向往之地;“义”是我们“回家”的正路。我们望文生义,可以把“义”字理解成歧途中的正路。  相似文献   

5.
李志刚 《检察风云》2011,(24):37-37
“彭宇见义勇为反受诬”等事件接二连三发生;小悦悦被车碾压,18名路人视而不见,漠然而去,见义不为之事在当今社会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6.
邱润根 《河北法学》2012,30(9):30-35
见义勇为的传统道德观念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以一次次“见义不为”的方式践行,其中的原因在于:市场经济转型激发了人们对于利益的关注和追求使得传统的道德让位于利益,而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过渡为传统道德让位于利益提供了充分的社会条件.基于现行司法理念的司法判决使得道德与法律渐行渐远,加速了道德的离心力.司法理念中强化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并在立法中强化法律的利益激励机制能有效地将对利益的追求并人道德的范畴中,才能使得道德与法律并行前行,“见义不为”才会因缺乏生成土壤而得到遏制.  相似文献   

7.
王晖 《经济与法》2003,(7):45-46
“见义不为,无勇也”,早在几千年前孔夫子就发出了这样的慨叹。近几年来,见义勇为的事件频频现之报端,人们在赞美叹服之余却忽视了那些见义勇为者所陷入的流血又流泪的尴尬境地,一些勇士在见义而为之后,受到了精神上、肉体上巨大的伤害,有些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由于法律的缺席,无法受到应有的保障,见义勇为成了一件自找麻烦,自讨苦吃的事。本文拟从一个真实的案件出发,试着对此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人的心里,见义勇为,是对一个人行为和品德评价的标准之一。《论语·为政》上说“见义不为,无勇也”。相反,见义而为,则为勇。勇,在某种意义上说,便是正义正气的意思。一个人的品德中多有正气和正义的成分,这个人无疑是高尚的。——作者  相似文献   

9.
钱,即货币,财富的化身,本身并无功过是非,既不是神物也不是魔鬼,只不过是一种流通与分配手段。正确认识货币的本质与功能,就能把握自己,不为金钱所缚所惑。下面几位古代清官廉士对金钱的态度,不啻为今人的一面面镜子。  相似文献   

10.
汪红 《江淮法治》2011,(9):34-35
见义勇为作为传统道德准则。在当前这个社会转型期,对社会生活的调整力量弱化,见义不为、见死不救,成为时下人们热议的话题之一。以立法方式鼓励成年人采取正当、有效的方式见义勇为。并对见义勇为人员进行奖励和保护,对发扬传统美德、弘扬社会正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前,党内和社会生活中存在一种不良风气,那就是好人主义盛行.“三讲”教育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必须摒弃好人主义.好人主义的主要表现有:一是在日常生活中,说违心话,办违心事,该提醒的不提醒,该批评的不批评,奉行“多栽花,少栽刺,留着人情办私事”.对错误的东西能躲就躲,能让就让,能推就推.日趋一日,美丑不分,善恶不辨,甚至见恶不愤,见义不为,见死不救.  相似文献   

12.
一、设立见死不救罪的必要性见死不救行为是一种亵渎良知、良心和道德的行为,这种见义不为、见难不助、见死不救的行为,不仅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而且践踏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然而,形形色色的见死不救者,除了偶而受到道义上的谴责,或者纪律、行政上的处分之外,并未产生任何的犯罪感.马克思主义关于犯罪的学说告诉我们,行为人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行为有无社会危害性与这种危害性的大小,是区别罪与非罪的根本标准.见死不救行为是一种反人道的恶劣行为,具有明显的社会危害性和犯罪的本质特征,只是因为我国现行法律没有赋予公民救死济困的特定作为义务,因此不能按照不作为犯罪对其进行处罚.  相似文献   

13.
《法治与社会》2003,(5):8-9
一方面我们身边频频出现见义不为的现象;另一方面,许多见义勇为的英雄们又因得不到社会的足够关爱,生活陷入困顿,举步维艰.这让许多见义勇为者寒心,也让更多的人越来越多地对见义勇为事业望而却步.  相似文献   

14.
“情绪是人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兴奋心理状态;不愉快的情感。”在心理学上,“情绪是指人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机体对事物的有倾向性和动力性的反应”,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一种反映”,并“以某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台湾有心理学学者认为“情绪是个体受到某种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激动状态;此种状态虽为个体自我意识所经验,但不为其所控制,因之对个体行为具有干扰或促动作用,并导致其生理上与行为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见义勇为一词,出自《论语·为政》,原文是“见义不为,无勇也”。“义者宜也”,“宜”即应该。可见,就字面解释,就是看到应该做的事,就勇于去做。用当代话语表述,就是“该出手时就出手”。这一传统美德,华夏子孙代代传承,民众认同,政府提倡。据此,则见义勇为的义举,应该受到激赏  相似文献   

16.
一、调整当事人诉讼行为的最高准则:诚实信用原则 (一)诚实信用原则的基本含义及其与当事人诉讼行为的关系在英美法系,诚实信用一词被表述为Good Faith。按照英美法系学者的解释,Good Faith是指当事人在为或不为一定的行为时,在主观上持有公正和正直的态度,并确信自己的行为不会给他  相似文献   

17.
请求权是权利人请求他人为某种行为或不为某种行为,以实现自己权利的权利。这早已成定论,“但他人为或不为某种行为”的性质如何,权利人实现的是什么样的权利似乎还不明确,因此导致关于请求权性质的种种看法:从定义上看,请求权和债权一样,都是请求他人为某种行为或不为某种行为的权利。所以有人认为,请求权就是一种债权,适用债编的一切规定;也有人认为,请求权不是一种独立的权利,而仅仅是民事权利作用的结果。即民事实体权利效力的延伸;还有人认为,请求权是一种准债权,即与债权类似的一种独立的权利。台湾学者往往把请求权作为债权的重要属性之一,在适用时又往往把二者混为一谈,很少提及债权  相似文献   

18.
罪过理论,是刑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诸多的具体问题,本文拟就其中几个有争议的问题发表一管之见。一、罪过的定义问题何谓罪过?对此,我国刑法理论界有着种种不同的回答。概括起来有以下5种观声、:(1)有罪说。该说认为,“所谓罪过,就是行为人对国家和人民是有罪的”(1)(2)对危害社会行为的心理态度说。是说将罪过界定为“犯罪主体对他所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一种故意或过失的心理态度。”(2)(3)对行为的危害社会结果的心理态度说。主张此说的人将罪过表述为“是人对自己所实施的行为的危害社会结果的一种故…  相似文献   

19.
态度是一种心理倾向,它是个体对直接或间接具有社会性质的某一客观对象的评价与行为倾向。在心理学家看来,形成态度的核心因素是价值观,也就是态度决定于这些事物对我们的意义的大小。价值观有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的意义。对于个体而言,态度和价值观将决定他(她)的社会化程度;对于罪犯而言,能否重新社会化,也由他(她)的态度和价值观来决定。罪犯的态度和价值观有其形成的条件、过程,只有改变其态度和价值观,才能最终改造好罪犯。  相似文献   

20.
晚清今文派制义是指光绪中后期出现的以今文经学(主要是《公羊》学)解释四书义的一个制义流派,它是在近代以龚自珍、魏源等今文经学思想家的影响下,随着西学的兴起,以异端面目出现的制义派别。以康有为为代表的今文派制义借《公羊》学的观点宣传其维新变法思想,形成了一种社会思潮,促进了西学的传播与政治上的维新变法,也成为科举制义的批判者与终结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