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Chen YC  Liu SP  Guo W 《法医学杂志》2002,18(2):76-77
目的观察挤压伤大鼠早期心电图的改变,并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方法复制挤压伤大鼠动物模型,标准Ⅱ导联记录心电图变化,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TnI水平。结果挤压伤后心电图ST段明显抬高,并持续24h,伤后6h血清cTnI则显著升高,并持续24h以上。结论肢体挤压伤早期存在心肌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2.
挤压伤大鼠早期心脏损伤的细胞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Liu SP  Liu XS  Jing HL  Li ZH  Chen YC 《法医学杂志》2006,22(2):90-92
目的观察挤压伤大鼠血清对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的某些作用,拟阐明挤压伤早期心肌细胞损伤的细胞机制。方法培养1~3d龄SD大鼠心肌细胞,观察挤压伤大鼠血清对心肌细胞搏动频率、表面积、蛋白质含量、3H-亮氨酸掺入、胞内钙浓度和Fos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大鼠血清组比较,挤压伤大鼠血清培养的心肌细胞搏动频率(次/min)由88.3±20.6降为26.4±16.7,心肌细胞表面积、蛋白质含量、3H-Leu掺入、胞内游离钙浓度(nmol/L)和Fos蛋白表达阳性指数增加。结论挤压伤大鼠血清通过抑制细胞搏动,增加胞内钙浓度诱导Fos蛋白的表达,引起心肌细胞肥大,介导挤压伤早期的心脏损伤。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大鼠挤压伤后心功能指标与伤病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u RJ  Wang ZY  Fang JB  Xu YC  Zhu XJ 《法医学杂志》2006,22(1):21-23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大鼠肢体挤压后的早期心肌损伤情况,并分析其在伤病关系分析中的意义。方法原发性高血压大鼠按打击程度随机分为4组,用自由落体装置打击大鼠右侧大腿,然后观察血压、心率变化,测量血清生化指标(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功酶、乳酸脱氢酶、肌酐、尿素氮、α-羟丁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转移酶),并观察大鼠心、脑、肾的形态学改变。结果打击后大鼠血压、心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并且随着打击力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打击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各组血清生化物表现为随打击力度的增加而上升,轻中重打击作为整体损伤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天门冬氨酸转移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功酶在打击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挤压性打击损伤造成了SHR早期心肌损伤,并且此指标可以运用于高血压病与损伤共存下的伤病关系分析。  相似文献   

4.
挤压伤大鼠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u SP  Luo B  Li ZH  Liu XS 《法医学杂志》2007,23(6):409-410,413
目的观察挤压伤大鼠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培养小牛主动脉内皮细胞,观察挤压伤大鼠血清对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及胞内钙浓度的影响,并检测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及心钠素(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大鼠血清相比,挤压伤大鼠血清致细胞的凋亡百分数由(8.26±1.75)%降为(2.75±0.90)%,胞内钙浓度由(96.98±3.95)nmol/L增加到(118.79±3.22)nmol/L,挤压伤大鼠血浆内皮素-1和心钠素含量显著增高。结论肢体挤压伤大鼠血清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此效应可能与内皮素-1和心钠素诱发胞内钙浓度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大鼠肢体挫伤后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特征,分析其法医学意义。方法实验选用SD大鼠,用自由落体装置分别击打大鼠右侧大腿根部,按垂直打击高度控制力度,设置为对照组、轻度打击组、中度打击组和重度打击组等4组。取实验鼠血清检测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肌酐(Cr)、尿素氮(BUN)、α-羟丁酸脱氧酶(HBDH)及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的变化,使用SPSS12.0软件分析各指标变化趋势。结果7种血清生化指标AST、CK、CK—MB、HBDH、BUN、Cr随打击力度增加而上升,其中轻、中、重打击组作为整体损伤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AST、CK、CK—Mb在打击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打击组肢体周径与未打击组肢体周径比较有明显变化,且与打击力度呈线性相关。结论肢体软组织挫伤造成相关血清生化指标的显著变化,提示了发生早期心功能损害的部分机制,并且其损伤程度与打击力度呈现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6.
测量大鼠死后骨骼肌pH值推断早期死亡时间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利用KNIpHE电极对大鼠死后不同时间骨骼肌pH值进行测定,探讨死后骨骼肌pH值与早期死亡时间(PM I)之间的关系,为利用该种电极在现场快速准确推断死亡时间取得实验依据。方法36只大鼠分为12组,每组3只,分别于死后即刻和死后1,2,3,4,6,8,10,12,16,20,24h取材,制备匀浆后,采用美国Thermo O rion公司210型便携式酸度计配套KNIpHE7120BN电极直接测量pH值;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研制的试剂盒用分光光度法检测乳酸(LA)浓度、肌酸激酶(CK)活性。结果①大鼠死后12h内,股四头肌pH值随PM I延长而逐渐下降,二者之间呈负相关;②大鼠死后12h内,股四头肌LA浓度随PM I延长而上升,与pH值呈负相关;③大鼠死后24h内,股四头肌CK活性随PM I延长而逐渐增强,二者之间呈正相关;④以12h内pH值数据对PM I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回归方程为:PM I=115.499-17.7pH(R2=0.662,P<0.01,R2为决定系数)。结论利用Thermo O rion KNIpHE电极测定骨骼肌pH值推断早期死亡时间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测定不同温度、不同储存时间下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含量,探究血清cTnI、CK-MB、Myo随储存时间延长的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96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心静脉血,分别在4℃和25±3℃条件下保存,分别测定抽血即刻(0 h)、24 h、72 h、168 h、240 h的血清cTnI、CK-MB、Myo含量,探究其变化规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冷藏组血清Myo变化趋势不明显,血清cTnI、 CK-MB随储存时间延长逐渐下降;常温组血清Myo随储存时间延长上升,血清cTnI、CK-MB随储存时间延长逐渐下降。结论冷藏保存0~240 h及常温保存0~168 h的血液样本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死亡时心肌损伤情况,有望作为法医学诊断早期心肌损伤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大鼠双后肢挤压伤局部肌组织NO变化及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Zhang XT  Gu ZY  Han YX  Liu S  Yan J  Cong B 《法医学杂志》2006,22(4):264-267,F0004
目的探讨大鼠双后肢挤压伤局部肌组织NO含量变化及其在肌组织损伤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应用大鼠双后肢挤压伤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S)组、挤压(C)组、挤压并舌下注射氨基胍(AG)组(A组)、挤压并舌下注射L-精氨酸(L-Arg)组(L组)。用比色法检测局部肌组织和血清NOS活性、NO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局部肌组织eNOS、iNOS蛋白表达,测量局部肌组织湿干质量比值(W/D),并观察肌组织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S组相比,C组双后肢挤压引起局部肌组织明显损伤,肌组织W/D明显升高(P<0.01),肌纤维溶解,血管扩张、淤血、出血、间质水肿等继发性损伤,肌组织中eNOS和iNOS蛋白表达上调,NOS活性增加(P<0.01),NO含量增加(P<0.01);相关分析表明,肌组织W/D与NO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在A组和L组,应用AG和L-Arg分别导致肌损伤(如肌组织W/D)减轻和加重。血清中NOS活性和NO含量变化大致与肌组织类似。结论挤压大鼠双后肢可诱导局部肌组织eNOS和iNOS蛋白表达上调,NOS活性增加,NO生成增多;NO生成增多介导了局部肌组织继发性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大鼠双后肢挤压伤后肺、肝细胞的凋亡过程,探讨挤压伤损伤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双后肢挤压伤模型,采用TUNEL法对大鼠肺、肝细胞凋亡进行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损伤组大鼠双后肢局部肌肉组织明显损伤,肺、肝细胞凋亡明显增多(P0.05),凋亡相关蛋白Bax上调、Bcl-2下调、caspase-3被激活(P0.05)。结论大鼠双后肢挤压伤后引起肺、肝细胞凋亡明显增多,可能是损伤释放的相关因子介导了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实验性早期心肌挫伤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机械式弹性拉力打击器,以10.0m/s速度冲击犬胸骨心前区,建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伤后2~5分钟、30~60分钟、3小时及5小时心肌挫伤组织中Mb、CK-BB及CK-MM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表明:(1)心肌挫伤后2~5分钟检出心内膜下肌层已有重度心肌Mb脱失及中度CK-BB、CK-MM脱失,并沉积于心肌纤维间,同时吸收入血。随着伤后时间延长,挫伤区三种物质脱失加重,但间质中沉积量减少乃至消失;(2)波浪变心肌中也可见三种物质的轻度脱失;(3)同一心脏中不同部位心肌的损伤程度不同、证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可发现心肌挫伤性损害。心前区受到相当程度的钝力冲击后心脏不同部位损害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硫化氢(H_2S)在挤压大鼠后肢致急性肝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挤压组、H_2S供体硫氢化钠(Na HS)+挤压组、H_2S生成抑制剂炔丙基甘氨酸(propargylglycine,PAG)+挤压组。用标准重物挤压大鼠后肢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分别于挤压结束后30、120 min处死大鼠。比色法检测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化学法检测大鼠血浆H_2S、肝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蛋白质羰基、谷胱甘肽(glutathion,GSH)含量和H_2S生成酶胱硫醚γ-裂解酶(cystathionineγ-lyase,CSE)活性,RT-PCR半定量检测肝组织CSE m RNA的表达。结果挤压大鼠后肢可引起血清AST、ALT活性增高,肝组织MDA、蛋白质羰基含量增加及GSH含量降低,血浆H_2S含量减少,肝组织CSE活性降低、CSE m RNA表达下降。预先给予Na HS可显著减轻、而PAG明显加剧挤压后肢所致上述肝损伤改变。结论 H_2S生成减少参与介导创伤应激引起的大鼠急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12.
挤压伤——挤压综合征的实验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观察挤压伤后挤压综合征的发生发展过程及肾脏病理改变特点。以家兔制造挤压伤—挤压综合征的动物模型 ,取血和尿进行生化检验并应用光镜、电镜及免疫组化等方法 ,观察肾脏的形态学改变。结果显示 :(1)挤压伤后血K+和血BUN明显升高 ,血CO2 CP明显下降 (P <0 0 5 ) ;(2 )在挤压综合征时 ,肾脏肾小球肿胀 ,肾小管上皮细胞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 ,管腔内有以肌红蛋白为主要成分的管型 ,血BUN持续下降 ,血K+改变不明显。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变性坏死及肾小管内肌红蛋白管型形成可作为挤压综合征的法医病理学诊断依据之一 ,血K+升高是挤压伤后急性死亡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大鼠视神经夹伤后视网膜病变及其F-VEP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测大鼠视神经夹伤后视网膜病变及其对视功能时序性变化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视神经夹伤模型,分别于伤后1、3、5、7、9、14、28、56、84d光镜观察视网膜病变,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检测视功能状况。结果大鼠视神经损伤诱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较正常眼明显减少。损伤后3~7d RGCs减少率快速上升,14d 后缓慢下降,28d后几乎无明显变化。视神经损伤1d F-VEP波形变得低而宽;1-14d峰潜时和波幅呈进行性下降, 28d后变化平稳,并显示恢复迹象。结论神经损伤后节细胞继发性病变是视功能进行性下降的重要基础;并与视功能的时间规律变化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在大鼠软组织挤压伤后肝组织TNF-α和IL-1β基因表达中的作用. 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挤压组、挤压后氨基胍(aminoguanidine,AG)处理组、挤压后L-精氨酸(L-arginine,L-Arg)处理组,经实验处理后检测血清中ALT、AST活性和NO浓度,并利用RT-PCR技术观察肝组织中TNF-α、IL-1β基因表达情况.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挤压组肝组织中TNF-α、IL-1β 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应用L-Arg后TNF-α、IL-1β mRNA表达进一步上调(P<0.05),而应用AG后上述指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挤压组血清ALT、AST活性以及NO浓度明显增加(P<0.05),应用L-Arg后血清ALT、AST活性以及NO浓度进一步明显增高(P<0.05),应用AG后上述指标则明显降低(P<0.05). 结论 大鼠软组织挤压伤诱导NO生成增多,内源性NO介导肝组织TNF-α和IL-1β基因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15.
大鼠视神经损伤后Bad蛋白表达与视网膜神经细胞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u HS  Ke J  Chen XR 《法医学杂志》2006,22(4):258-260,F0004
目的观察大鼠视神经钳夹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和Bad蛋白表达变化。方法建立大鼠视神经钳夹伤动物模型,伤后1,3,5,7,9,14,28d处死,HE染色观察RGCs的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ad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视神经损伤后1d节细胞开始减少,7d内呈快速减少,14d后呈慢速减少期,28d后趋于稳定;伤后3dBad蛋白表达明显增加,5d时达到高峰,7d后开始下降,14d后变化不明显。结论视神经损伤Bad蛋白的表达诱发RGCs丧失,是伤后视功能下降的重要原因,视功能评价应在损伤28d以后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