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国家监察制度的顶层设计。各试点省、市在设立监察委机构的同时,国家监察法、宪法需要修订适应。国家监察机构有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职务违法犯罪行为进行调查的权利,与检察院、纪委形成分工合作、互相制衡的关系。2016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部署在3省市设立各级监察委员会,从体制机制、制度建  相似文献   

2.
《小康》2016,(28)
正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重大的政治改革;改革后的监察委将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今后的国家机构体制应该是人大选举产生"一府一委两院";试点省市的监察委将先完成检察机关反贪等部门的转隶工作;试点省市监察委改革领导小组均由省市委书记任组长。  相似文献   

3.
正环县人大常委会会议首次听取和审议监察委工作报告甘肃省环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召开,首次听取和审议了县监察委工作情况报告。会议认为,环县监察委成立以来,积极贯彻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要求,主动顺应机构和职能的新变化,认真履行监察职责,逐步规范工作流程,在正风肃纪、惩贪治腐、自身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促进了党风政风和  相似文献   

4.
<正>自2016年底启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工作以来,宪法修正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以下简称监察法)相继于2018年3月顺利通过,标志着监察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已初步完成。监察委员会(以下简称监察委)的设立,在于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充分体现全面依法治国的要  相似文献   

5.
《小康》2017,(23)
<正>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改革,是国家监察制度的顶层设计。距离一个新的国家机构——国家监察委的诞生,只剩下半年多时间。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改革正在进行。2017年6月23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首次审议监察法草案。据新华社报道,上述草案在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协同配合中央纪委机关,在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中共中央办公厅2016年印发《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部署在三省市设立各级监察委员会,从体制机制、制度建设上先行先试、探索实践,为在全国推开积累经验。本文梳理了一些西方国家在国家监察制度建设领域的有效做法  相似文献   

7.
国家《监察法》授予监察委监督、调查、处置三项职责以及相应的履职权限,这三项职责各有侧重,不能互相混同,其中监督职责是监察委的首要职责。为落实监督作为监察委首要职责的立法定位,需要进一步改革监察体制,调整监察委内设机构及其职能配置,增强监督力量,确保实现监察全覆盖;修订完善《监察法》,充实监察委履行监督职责相应的权限和程序机制,如检查权与检查程序,推动规范公职人员职务行为、廉洁制度的相关立法,为监察委履行监督职责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另外,需加快公职人员履职和财产申报数据库建设,以现代信息技术强化监察委监督能力。  相似文献   

8.
十八大以来我国反腐力度不断加强,但鉴于职务犯罪的特殊性,反腐仍旧停留在"个案震慑"阶段。十九大报告表示要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监察法》的出台示为惩治腐败的分散权利模式转变为集中高效权威模式的重要表意。《监察法》已然涵盖国家监察委员会组织架构的问题,但实践中如何实现监察委留置措施与其他司法机关有效衔接、如何尽快化解机构与人员转隶难题、如何有效避免监察委员会出现权力滥用现象,仍是今后继续深化监察体制改革的重点与难点。  相似文献   

9.
《小康》2019,(9)
正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国家监察委员会依法组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蹄疾步稳,日益向纵深推进。2018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深刻阐述了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0.
共享新时代     
《小康》2018,(10)
正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这将是一场新的长征。共享新时代并不负新时代的最佳姿态,就是成为这个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最是一年春好处",在芳草绿遍大地的时节里,中国人开启了与新时代的约会。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产生,国家领导人首次进行宪法宣誓;宪法修正案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通过;国家监察委成立,监察体制改革迅速推进;《政府工作报告》中  相似文献   

11.
张俊 《湖湘论坛》2020,33(3):131-144
为推进腐败治理法治化和效能提升,监察委在监察体制改革深化中应运而生并被赋予了融合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复合内容的监察调查权。我国现行法律规范对具有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双重属性的监察调查活动,在权力控制的方式上,主要采用了以内部监督为主、外部制约为辅的程序性控制基本模式。从国家监督体系现代化制度构建视角,我国监察调查的程序性控制模式还存在着内部控制不足和外部控制乏力等现实困境。应从我国现实国情和现行法律框架出发,完善监察调查程序性控制模式并将其纳入法治化和专业化的良性轨道,强化内部监督与外部制约综合运用。在内部监督方面,应从权力分工的角度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强化监察调查公信力。在外部制约方面,应当强化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社会公众对监察委的监督制约。  相似文献   

12.
正济南市长清区监察委以学习贯彻监察法为主线,树立主动接受人大监督的意识,提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加大对监察工作的宣传,充分反映新时期监察委依法监察的成效,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正确实施,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制度体系。长清区人大宣传工作会议召开后,区监察委周密部署、迅速行动,成立区监察委宣传工作领导小组,由监察委一名副主任任组长,监察委各部室组负责人为成员,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大》2017,(1):4-4
(2016年12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根据党中央确定的《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为在全国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探索积累经验,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决定: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一、在北京市、...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12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根据党中央确定的《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为在全国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探索积累经验,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决定: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一、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及所辖县、市、市辖区设立监察委员会,行使监察职权。将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根据党中央确定的《关于在全国各地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在认真总结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决定:在全国各地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一、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  相似文献   

16.
正成立即是开局,开局就要打响。待到国家监察委员会产生,一张覆盖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察大网即将织就。2月25日,随着广西大新县监察委员会正式成立,全国省、市、县三级监察委员会已全部完成组建。党的十九大作出将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的重大决策部署后,短短3个多月时间,省、市、县三级监察委员会就全部组建完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制定国家监察法,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用留置取代‘两规’措施。"根据党中央的统筹部署,《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以下简称"监察法")已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2018年3月20日通过,并于同  相似文献   

18.
加强党的领导是国家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各方面都体现了对党的全面领导的贯彻。因此,我们一定要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高度认识正在进行的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和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国家监察体系,并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意志和法治的有机统一的基础上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9.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助推从行政监察到国家监察的制度升级,接踵而至的是行政监察制度的存废问题。作为行政系统内部的一种专门监督方式,行政监察因其专业性、综合性和实体性等特征,具有其他监督方式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顺应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行政监察在体制上应改双重领导为垂直领导,增强行政监察的独立性;在职能上应从侧重对人监督转向对事监督,强化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职能;在机构上应整合行政监察和审计机关,组建监审合一的监督机构。行政监察制度的转型当以修订《行政监察法》为保障,立足长远则应适时制定一部统领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的法律。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部署在3省市设立各级监察委员会,这一全新机构,将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监察委员会由省(市)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该消息经新华社发布后,赓即在舆论场成为焦点。为何由人大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