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刑事诉讼的目的是保障人权、惩罚犯罪。保障人权,既包括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的保障,理应也包括对被害人人权的保障。然而由于制度的缺失,长期以来,刑事被害人的权利并未得到有效保护。犯罪分子带给他们的是心灵上永远抹不去的伤痛。长期以来,我们更多地关注的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而忽视了本来应更受保护的刑事被害人权利。这让我们不能不去关注刑事被害人的权利救济问题。  相似文献   

2.
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际间对于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的持续关注和日益加强,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乃大势所趋,目前国外已陆续建立了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因此我国亟需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首先阐述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法理基础,其次对国外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进行比较法的介绍与评价,最后在对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进行实证考察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构建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3.
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已在关注刑事被害人的权利,在呼吁或尝试建立对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来改善其遭受侵害后的困难处境。本文对我国目前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对如何为刑事被害人补偿基金"开源"、"节流"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王道春 《时代法学》2006,4(6):69-75
当前,我国刑事被害人社会援助制度严重缺位:缺乏规范被害人社会援助的专门法律;相应的社会援助机构尚在起步阶段;缺失刑事被害人社会服务内容。为使被害人得到尽可能的合理的保护,避免他们的再度被害,应尽快构建我国的刑事被害人社会援助制度。  相似文献   

5.
注重人权保护是当今世界各国立法所关注的重大课题,也是一个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标志。刑事被害人,作为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受害者,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害和精神损害的直接承受者,对其权利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对于和谐社会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践行具有推动作用。刑事和解制度近年来一直是我国法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其不仅具有大家已经熟知的优越性,而且对于刑事被害人权利的保护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应注重对刑事被害人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在刑事诉讼的检察环节中,如何保障被害人的诉讼权利是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需要切实关注的热点话题。我国在目前还不够健全的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体系的基础上,从刑事被害人救助问题的现状出发,结合国家制定的关于刑事被害人的诉讼地位,建立刑事被害人的救助制度,具体开展措施工作,实现真正本质上的救助。本文将从检察环节的视角,具体分析检察环节对刑事被害人实施的具体救助措施和构建救助行动的规范性制度。  相似文献   

7.
马贵翔  林婧 《河北法学》2020,38(1):57-67
刑事被害人当事人化的实质是犯罪损害追诉方式的公私合一,该制度设计混淆了公益和私益两种不同性质的诉讼,导致两种权益保护相互冲突进而对刑事司法结果公正造成负面影响。公私分离是刑事被害人去当事人化的当然制度选择,其立法对策主要包括在刑事立法中确立被害人为特殊诉讼参与人、废除被害人在刑事审判中就定罪量刑发表意见的权利、废止被害人刑事自诉权和切断其引起刑事二审、再审的程序路径。同时需要完善相关配套举措,如允许被害人对其物质和精神损害单独提起民事诉讼、完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等。  相似文献   

8.
刑事诉讼中,国家追求的目标是追究和惩罚犯罪,而对被害人来说可能更关注自身受损利益的恢复和补偿。然而,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对保障被害人权利方面的立法非常有限,在司法实践中被害人的权利往往得不到保护。面对我国刑事被害人存在的诸多问题,需从立法上完善刑事被害人对犯罪追诉杈的法律保护,并在司法上完善执行阶段对刑事被害人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法治动态     
中国刑事被害人救助实现跨越因严重暴力犯罪造成被害人严重伤残或者死亡,被告人无力支付赔偿,刑事被害人或者由其赡养、抚养、扶养的近亲属无维持最低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0.
王维 《政法学刊》2006,23(5):80-84
刑事诉讼中,国家追求的目标是追究和惩罚犯罪,而对被害人来说可能更关注自身受损利益的恢复和补偿。然而,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对保障被害人权利方面的立法非常有限,在司法实践中被害人的权利往往得不到保护。应借鉴西方国家维护被害人求偿权的立法和实践,结合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实际,主要从公诉案件被害人的权利救济切入,从立法上完善刑事被害人对犯罪追诉权的法律保护,在司法上完善执行阶段对刑事被害人权利的保护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1.
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基本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对刑事诉讼当事人权利的保障是刑事司法发展的趋势.在我国立法和法律的具体适用过程中,刑事被告人的权利得到了比较充分的重视与保障,而刑事被害人的权利却缺乏重视与关注.被害人由于遭受犯罪行为侵害而经济困难,进而影响社会安定和谐.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可以弥补现有制度的缺陷,有效保障被害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12.
尚保华  金朝 《法制与社会》2012,(11):297-298
随着我国法制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害人的权利与救济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针对被害人救助司法机关也开展诸多实务尝试.而对于检察机关而言,目前刑事未成年被害人救助工作重点和焦点在于不起诉案件被害人救助.本文从检察机关开展刑事未成年被害人权利保护与救济概述出发,逐步阐述检察机关刑事未成年被害人救济的理念与原则,根据检察机关相关规定结合检察机关工作实务探讨检察机关不起诉案件刑事未成年被害人救助制度的构建,并以本院不起诉案件刑事未成年被害人救助实际案例为试点初步建立不起诉案件被害人救助工作办法.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现行的司法实践中,犯罪者由于自身经济困难而没有赔偿能力的或者被判刑甚至被执行死刑,致使刑事被害人无法获得赔偿,或者赔偿无法得到充分兑现的现象较为普遍。本文通过分析在我国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具体设想,以最大程度地救济刑事被害人的生活困境和保护他们的正当权益,维护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相似文献   

14.
李梦迪 《法制与社会》2011,(13):272-272
刑事案件中,精神抚慰是精神损害赔偿的范畴之一,致力于使刑事被害人从所遭受的精神痛苦中走出来,恢复身心健康。但时至今日,我国立法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几乎是空白;司法实践对这一问题又往往忽略。本文从我国刑事被害人精神抚慰被关注的现状出发,深入分析了对刑事被害人给予精神抚慰的重要性,进而对刑事被害人如何给予精神抚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犯罪已经成为危害社会的严重问题.与此同时,随着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理念的不断发展,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障和救济也越来越受到各国法律界的关注,建立刑事被害人救济制度存在着必要性.检察机关作为刑事被害人救济制度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部门,不仅要弄清楚其在制度实施过程中的角色定位,更加要完善实施过程中的不足,特别是检察机关控申部门在实施刑事被害人救济制度过程中要起到相应的作用,通过各司法部门、政府各部门的协作,相信能让刑事被害人救济制度得到很好地实施,改善刑事被害人的救济现状,使社会能够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16.
我国亟需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其补偿对象限定为因暴力犯罪行为造成重伤的被害人及其死亡时的遗属;刑事被害人申请补偿需具备相应的条件;补偿金额应予以限定并采取金钱补偿方式;设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基金"筹集补偿资金,并成立专门的基金公司管理补偿基金;在各级检察机关设立国家补偿委员会。  相似文献   

17.
许兵 《中国司法》2009,(11):84-87
刑事被害人(以下简称被害人)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一方面,犯罪行为对其身心造成严重伤害,他们迫切要求国家伸张正义,依法惩处犯罪分子;另一方面,由于犯罪行为导致大量的被害人伤亡,严重影响了被害人及其家庭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在为数众多的案件中,由于犯罪分子没有赔偿能力,被害人无法得到应有的赔偿,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需要,更不能获得必要的救治。  相似文献   

18.
为民维权     
杨忠传 《江淮法治》2011,(19):20-21
关注特定人群合法权益 未成年人、残疾人、归侨侨眷等特定人群的合法权益是全椒县人大常委会特别关注的工作内容。连续几年通过执法检查来督促“一府两院”更好地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为使全县在刑事审判工作中更好地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落实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全椒县人大常委会今年7月调研了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  相似文献   

19.
公诉案件中被害人的代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诉讼理论上,有学者将被害人划分为狭义的被害人和广义上的被害人,狭义的被害人即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广义上的被害人则包括公诉案件的被害人、自诉人以及他们直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时的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①因此,笔者将刑事代理划分为狭义的刑事代理和广义的刑事代理,狭义的刑事代理是指公诉案件被害人的代理,广义的刑事代理则包括公诉案件被害人的代理、自诉案件的代理和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代理。附带民事诉讼的代理,实质是民事诉讼代理制度的移植,而自诉案件的代理有其特殊性———当被告人提起反诉后,代理人将一身二任,同时代行控诉职…  相似文献   

20.
实践中,检察机关对被害人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活动很少关注,参与不够。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中,基于被害人权利保障和化解矛盾纠纷、提高诉讼效率的要求,应在维护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下,重视对被害人民事利益需求的全面关注,以制度设计和人性执法两方面为基础,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与被害人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梳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