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仲裁裁决在香港特区的承认与执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香港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法律渊源香港的仲裁制度如同其他实体法或程序法体系一佯,都是渊源于英国法。香港立法机关成立后的第二年,即1844年3月20日便发布了“关于授权香港总督将所有民事诉讼案件交由仲裁解决的法令”。但是上述法令并未有很好地付诸实施。香港在英国1951年《仲裁法》的基础上,于1963年  相似文献   

2.
论行政程序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行政程序法在程序法中的地位我国行政诉讼法的颁布,把行政程序法提上了议事日程。关于程序法,传统的看法是:英国《牛津法律大辞典》释为:“用来申明、证实或强制实现这些权利义务的手段”或保证在它们遭到侵害时能够得到补偿。”日本赤坂昭二《法学基本理论》认为:“程序法所规定的则是为了使实际上有关权利和义务的实质性内容,通过审判使之具体实现所需的制度和技术上的程序。”我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释为“凡规定实现实体法有关诉讼手续的法律为程序法,又称诉讼法”。  相似文献   

3.
江涛 《政法论丛》2004,(3):60-64
对诉讼法学在法学领域中得到突出强调 ,最突出的贡献莫过于谷口安平先生所指出的“程序法是实体法之母”这一论断。然从谷口先生的论证来看 ,这一论断无论从论证的论据到结论都存在值得商榷之处。因此 ,在试厘清权利、程序、程序法、实体、实体法之间关系架构的基础上 ,对谷口先生据以论断加的论据以探讨 ,并取而代之以“救济是法律之母”这一论断 ,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正> 准绳者,乃测定平直之器具也,喻义为言论、行动等所依据的原则或标准(现代汉语词典)。我国法律之规定中有一项重要的原则就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何为“以法律为准绳”?经典的说法谓之“就是要求侦查、审判人员在办案中既要按实体法办事,又要按程序法办事”(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律卷)。实体法和程序法均为国家立法机构所制定的法律规范,也就是说办案中要以法律规范为准绳。笔者以为,此间有误,并试述理由如下。 办案的对象无论其形态、内涵千差万别,本质都是针对某种社会关系和权利。社会关系和权利是无所不在,内外各异的,再健全的法律也不可能也不需要规范所有的社会关系和权利,即使纳入法律范畴的社会关系和权利即法律关系和权利也存在着法律规范调节  相似文献   

5.
德国民事诉讼标的理论历经上百年的更替,从“实体法说”到“诉讼法说”,再从诉讼法说中的“二分肢说”和“一分肢说”,始终绕不开“法律效果”与“权利诉求”两个因素,两者共同构成界定“诉讼标的”内涵的两个坐标.其中,“法律效果”以实体法上的权利或法律关系为基础,以纠纷的实质解决为导向,是原告通过诉讼程序期望达到的实体法上的法律效果;“权利诉求”则立足于程序法,是原告为实现实体法上法律效果而采取的诉讼手段.由于“诉讼标的”内含的模糊性造成识别困难,德国理论界试图寻找一个能够适用于诉讼系属、诉的合并、诉的变更、既判力等各程序领域的“诉讼标的”统一概念,但始终难言成功.于是,相对诉讼标的理论悄然兴起.该理论的贡献不在于建构,而在于突破,即打破固有的“诉讼标的”概念的一体化思维模式,使其在不同诉讼语境和程序场景中呈现流动化态势,以适应不同的政策考量与解释操作需要.  相似文献   

6.
在民行检察工作中常常看到,有的二审法院在按照上诉程序改判一审法院的民事判决书中,往往只引用有关程序法的条款,而不引用实体法条款。笔者认为,这种做法不妥。民事诉讼法第七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里所指的法律,既包括程序法,也包括实体法。程序法解决的是诉讼规则问题,实体法解决的则是权利义务问题。程序法是实体法得以正确实施的保证和手段,实体法是程序法产生和存在的前提。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因此,二审法院审理民事上诉案件,既要适用程序法,又要适用实体法。根据民…  相似文献   

7.
经过多年的法制建设,我国的法律框架基本建立,实体法和程序法也比较健全,制定《证据法》的条件已经成熟。制定《证据法》的根据1.任何行政决断和司法裁量都必须严格“以事实为根据”。“证据”是借以再现或印证过往事件的法律手段和载体。正确地搜集、保全、审查、判断。取舍和运用证据,是一门理论学科─—证据学;也是国家法律体系不可缺少的独立法律部门─—证据法。证据法是证据规则的集中法制化,这是介于实体法和程序法之间的独立法律领域。依照实体法作出的结论,必须以充足的真实证据为基石;而作为基石的证据又必须严格符合法…  相似文献   

8.
论“法即程序”——兼论行政程序法的重要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法即程序”——兼论行政程序法的重要性肖凤城一、问题的凸现迄今所见谈到法律规范可以划分为实体法与程序法的教科书基本上都阐述这样一个观点:实体法是法的基本或主要组成部分,程序法是为实施实体法而存在的法律规范。这种观点似乎已为人们普遍接受,从未听到人们...  相似文献   

9.
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关系问题是法理学中法律体系理论所应解决的问题,传统法学理论认为,程序法是实体法实现的手段,而实体法则是程序法的目的。但详细考察程序法与实体法发展的早期史以及两种法律的实际运作,这一结论不免有简单化倾向。一、程序法与实体法——早期史研究...  相似文献   

10.
随着《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食品卫生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与实施,我国食品卫生执法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已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这就要求广大卫生执法人员严格依照法律准则依法行政,本文试就食品卫生执法工作中的法律保障问题作一探讨:1.我国现行的食品卫生执法体系现行执法体系由3个部分组成,即行政实体法,行政诉讼法和行政程序法。实体法规定行政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的实际内容,诉讼法和程序法监督并制约行政权利滥用,程序法规定如何实现实体法赋予的权利与义务,与诉讼法共同约束行政执法的规范性。就食品卫生执法体系而言,《食品卫生法》为行政实体法,《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条例》为诉讼法,并与《国家赔偿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一起,组成解决执法纠纷的法律依据。而《行政处罚法》、《食品卫生行政处罚办法》和《食品卫生监督程序》等法规共同构成程序法。  相似文献   

11.
实践呼唤程序法法律责任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国家的法律体系由实体法和程序法两大部分组成。我国宪法规定: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毫无疑问,无论是违反实体法还是违反程序法都必须追究违法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这是法制的常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传统的“重实体,轻程序”的错误法学观念的影响下,我国的法学在实体法的法律责任理论上研讨者众,而程序法的法律责任理论则少有人问津。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成为治国方略的今天,亟需建立我国程序法的法律责任理论_一、实践中的程序法法律…  相似文献   

12.
走出实体法与程序法关系理论的误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有的实体法与程序法关系理论存在着三大误区。误区之一,是将调整不同社会关系的法律部门之间的关系说成是实体法与程序法关系,违反了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 误区之二,是将调整诉讼关系的诉讼法视为程序法,不符合诉讼法是由诉讼实体法规范与诉讼程序法规范共同组成的法律部门的立法事实;误区之三,是将诉讼法的功能说成是实施民法、刑法、行政法等非诉讼法律,不符合国家制定诉讼法就是为调整司法关系和社会纠纷关系这一本质性的立法目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从实体法和程序法的概念和内容、“重实体轻实体”的法律传统、法律的作用、法律的价值等多角度进行论述,进而论证了实体法和程序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同等重要,共同实现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4.
两大法系中诉之利益理论的程序价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诉之利益是权利保护资格和权利保护利益 ,它是民事实体法与程序法共同规定的法律利益 ,诉的利益具备程序功能。  相似文献   

15.
综述程序法的独立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序法的独立价值究竟是什么?对于实体法而言,程序法具有怎样的意义?归纳法学界近几年对此问题的讨论,大致主要有三个方面:一、程序法是实现实体法的手段和方法,没有程序法,实体法就无从实现李步云先生认为“任何法律制度都有程序与其实体法相配合。实体法好比设计...  相似文献   

16.
司法的特质与理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于晓青 《现代法学》2003,25(2):181-187
通过语义分析和道德分析 ,认清司法的含义包括实体法律的适用和程序法律的适用两个方面 ,前者确认权利 ,后者救济权利 ;司法的特质正在于公正 ,包括程序法适用上的公平 ,即公平地对待所有的权利主体 ,实体法适用上的正义 ,即将义务作为其权利的手段 ,视权利保障为司法的最高追求。司法理念作为司法人员对法律本体、法律价值等的理性认知 ,是司法公正的主观基础 ,公正的司法要求司法人员必须以权利为主导 ,正确处理各种法律价值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重塑程序意识——论程序法与实体法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法哲学的高度,通过对程序法与实体法在实践意义上的同一性、目的与手段的辩证关系以及程序法与实体法之间的现实性与可能性联系等三个方面的论述,阐明了程序法与实体法的关系及程序法的重要价值,并对程序法的概念作出了新的界定,提出程序法与实体法区别的相对性,程序正义包涵着无限的实体正义,程序法赋予实体法以现实的法律意义和现实的实体意义等观点。  相似文献   

18.
牛芳  孙磊 《法制与社会》2011,(18):15-16
这是一个讲究“人权”,宣扬队权”的时代,这个时代“人权”是其代名词。我们究竞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实现“人权”呢?究竞是从实体法中抑或是从程序法中入手呢?在我看来,或许,从程序法中入手更不失为一项好计策。程序的构建是为了更好地为权利保驾护航,让其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李龙  闫宾 《河北法学》2005,23(7):88-93
在历史中揭示,程序法和实体法共同脱胎于诉讼法,此时的诉讼法是诉未分解时的诉讼法,而现今之诉讼法虽名为诉讼法,实则程序法而已;对民事诉讼中的几组概念的混用进行澄清;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合理关系是自足与互助的,并质疑时下流行的“层次论”观点。  相似文献   

20.
英国法律制度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是“普通法系”的典型代表。由于历史的原因,英国的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及北爱尔兰四个地区的法律制度之间却存在较大差异。具体地说,英格兰和威尔士两地的法律制度完全同一,这也就是人们常称之谓“普通法”或“英国法(English Law)”。所以“英国法”准确地说是指“英格兰法”,与此相适应的英格兰(包括威尔士)的法律制度也有别于苏格兰或北爱尔兰的律师制度,因此,本文所述,也仅仅局限于英格兰和威尔士,而不涉及于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的律师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