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本文立足于我国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立法现状,通过分析现阶段立法的不足,总结国外先进经验,为我国防灾减灾救灾法律体系的完善提出一点对策和建议。一、我国防灾减灾救灾立法现状(一)相对综合性立法——《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11月1日,《突发事件应对法》生效,对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方面都做了规定。虽然,该法并非专门针对防灾减灾救灾领域制定的综合性法律,其制度安排也仅仅是框架性  相似文献   

2.
王旭坤 《中国减灾》2008,(10):27-29
我国现在采取的是“突发事件应对和紧急状态制度分别立法”、“法律规范体系和各级预案制度相结合”的应急立法体系和应急机制。但是从《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五十一条和第六十九条可以看出.其留下了一定空间以衔接将来的紧急状态立法和其他配套立法.这其实也是应急立法体系还不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地方性立法重在结合本地区实际,对上位法进行细化和补充。重庆市人大常委会日前审议通过的《重庆市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在突发事件应对的组织建设和管理、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和报送、预警信息发布权限和形式、应急处置分级和应急征用等方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进行了细化,《条例》内容充分,措施具体,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4.
苏政发[2020]6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现将修订后的《江苏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05年10月14日印发的《江苏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同时废止。2020年1月20日江苏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1总则1.1目的和依据为全面提高本省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江苏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江苏省机构改革方案》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推进,中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已经取了重大进展。但频繁发生的突发事件凸显中国应急管理体系仍然存在严重不足。这突出地表现在:应急管理体制是单灾害防御体系;应急管理重心偏高;《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可操作性有待加强等。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国外有益经验,推进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现实进路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建立应急管理综合防御体系;实现应急管理重心下移;增强《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人民政坛》2012,(4):4-4
据法制晚报3月10日载,在各地的立法计划中,应对突发事件成为一个重要方面,陕西、山东、安徽等7省份都将其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列入立法规划。其实,早在2004年,北京市就开始着手为应对突发事件立法,并制定了《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划分为4大类13分类34种。  相似文献   

7.
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卫平 《桂海论丛》2009,25(2):34-38
突发事件的发生有着极为深刻的国际国内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和自然的原因.我国在突发事件应对中存在着应急信息通报不及时、不充分甚至隐瞒信息,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等问题.我们党要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需要在提高和增强党员的能力和本领、完善我国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加强立法、强化依法办事、完善行政问责制、妥善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等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8.
《突发事件应对法》对我国行政应急管理体制之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事件应对法》对我国传统的行政应急管理体制在三个方面实现了制度创新:从"事后型"体制向"循环型"体制转变;从"以条为主型"体制向"以块为主型"体制转变;从"独揽型"体制向"共治型"体制转变。《突发事件应对法》是我国行政应急管理体制的突破性规定,必将进一步提高我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管理,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订本办法。  相似文献   

10.
正豫政办[2017]141号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河南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7年11月21日河南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建立健全河南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体系,规范应急预案管理,增强各类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提高有效、有序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  相似文献   

11.
张磊 《中国减灾》2007,(12):15-16
11月1日,《突发事件应对法》正式实施。这部法律的出台,为我国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工作奠定了法治基础,为在自然灾害应急情况下保护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设立了程序规范,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  相似文献   

12.
正湘政办发[2018]18号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湖南省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18年2月23日1.总则1.1编制目的建立健全全省旅游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体系,提高预防和处置旅游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旅游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旅游业安全、有序、可持续发展。1.2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办法》、《湖南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13.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有关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下简称《突发事件应对法》)已经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为推动《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贯彻实施,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市应急办定于2007年11月份,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突发事件应对法》学习宣传月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颁布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重大意义制定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是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  相似文献   

14.
6月26日,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首次提交审议。有专家这样评价,“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提请审议,意味着我国在继续加强经济立法的同时,也加快了公共管理和社会治理领域的立法进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防、预警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基础和前提。草案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准备、监测和预警都作了详细规定。其中,引人关注的是,草案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义务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及时报告相关信息。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如何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防范行政权力被滥用,草案从三个方面作出了规定:政府为…  相似文献   

15.
论突发事件应对的比例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定平 《求索》2008,(9):149-151
比例原则曾被誉为行政法上的“皇冠原则”,适应突发事件应对中权力与权利博弈的需要,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引入了比例原则。比例原则彰显了突发事件应对中权力有限的理念,为权力与权利的合理界分提供了一项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标准;并通过对应急管理主体权力有比例的分配和对具体权力的行使进行有比例的控制,避免产生绝对不受约束的应急行政权力,实现公民权利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天津政报》2014,(11):57-6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管理,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和《天津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津政发[2013]3号),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7.
为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提高全省应急管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8月11日至14日,江西省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在省委党校举行了成立以来的首次全省应急管理培训班。省委  相似文献   

18.
<正>晋政办发[2014]56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新修订的《山西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4年7月18日山西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全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管理,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山西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  相似文献   

19.
渝办发[2011]58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为认真做好2011年全市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工作,提高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提高对做好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做好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具体行动,是落实市委三届八次全委会精神、推进"平安重庆"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增强应急意识、检验完善预案、提高应对能力、锻炼应急队伍、加强科普宣传的重要举措。各区县(自治县,以下简称区县)  相似文献   

20.
2007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建立了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法律框架,是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走向法治化的重要标志。《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六条规定:国家建立有效的社会动员机制,增强全民的公共安全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