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是劳动者权利的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文彪 《民主》2010,(1):52-52
<正>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9年11月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再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施全国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制度(2009年11月23日《新京报》)。  相似文献   

2.
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城镇中低收入居民收入政策进行调整。其主要内容包括:从1999年7月1日起,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水平、失业保险金水平、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提高30%;增加机关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工资和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一次性补发6月底前拖欠的企业离退休人员统筹项目内的养老金;提高部分优抚对象抚恤标准等。对于此次调整城镇居民收入政策,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广大城镇居民,都一致认为它实在是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大好事、大喜事。对目前我国这项现行政策的研究,无疑也是既有理论意义,也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一周网谈     
《瞭望》2007,(33)
近日开能的"京沪空中快线"实现了类似公交化的运营,成为本周网民关注和议论的热点;国家将连续三年给企业退休人员提高养老金的消息,在网民中引起积极反响;国家发改委要求各地从重从快处理乱涨价的通知,使老百姓看到了希望。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分析: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文辉  孔金平 《行政论坛》2003,(6):70-71,87
我国的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经从一个以企业为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的现收现付制,走向了一个初具轮廓、全国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模式,然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隐性债务巨大、个人账户“空壳化”、制度覆盖面缺损、缴费率高等问题。政府必须正确认识养老保险体制转轨问题,切实承担起解决隐性债务的责任,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资金分开管理,建立健全退休制度,建立起退休关联型养老金制度。  相似文献   

5.
于滨 《瞭望》2000,(21)
今年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将基本实现社会化发放到今年九月,养老保险费要全部实现全额征缴,停止差额缴拨方式全面建立养老社会化发放的准备金和基金风险预警制度  来自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消息  表明,我国养老金社会化发  放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开,原来的“差额缴拨和由企业发放养老金”的方式将彻底改变。据介绍,有关养老金发放改革的整体思路是:建立企业全额缴纳养老保险费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全额支付养老金的新制度;建立职工参加养老保险和离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情况数据库,完善个人帐户管理,服务到每个参保人员;通过银行、邮…  相似文献   

6.
董佳 《学理论》2013,(4):93-94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不仅为退休人员提供稳定的基本生活保障,更有安定社会之功效。近年来,全国养老金缺口持续增加,老龄化人口结构问题日益凸显,须加快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步伐。通过分析养老保险基金积累现状及其制度问题,应多渠道积累和规范管理养老金,打破养老金双轨制,适时调整退休年龄,逐步实现全国养老金的增长和盈利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在职职工人数已突破1亿; 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率已达96%; 从1998年至今共发放国有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6000多亿;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养老金基本做到按时足额发放。  相似文献   

8.
公务员退休金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金的待遇差是社会热点问题,并波及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改革,助长了提前退休浪潮。机关公务员与企业人员退休后收入的待遇差来自人员身份和计算方法的制度隔墙,本文审视了针对公务员养老金的政府责任和财政负担,探讨了中国公务员退休金制度的新路径,即三元组合的公务员养老金制度。养老金制度目标有两个,一是通过国民基础养老金避免老年贫困;二是通过职业养老金个人账户实现老年体面生活。公务员作为公民应享有国民基础养老金,作为政府雇员应享有职业养老金并附之以廉政奖励养老金,政府应当分别承担相应责任。通过模型计算和实际数据模拟计算表明,新制度初期财政支出超过原有制度,但若干年后低于原有制度,本文提出的模型和政策建议具有不降低公务员养老金待遇的同时减轻未来政府财政负担的效应。  相似文献   

9.
《瞭望》2004,(45)
在郑州市18.45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看来,郑州市劳动保险基金统筹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就如同他们的亲生儿女一样。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之所以能“一分不少,一天不差”,正是市统筹办多年来加强经办能力建设带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包蓝 《民主》2007,(4):25-26
“我市已经有7337名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全部进入了医保.今年内将解决所有困难企业退休人员的医保问题……感谢你们对医保工作的支持、关心和帮助。”近日,湖北省鄂州民进市委会接到市医疗保险局工作人员打来的致谢电话。原来,该市民进委员严宝兰曾向《鄂州政协》杂志写过一篇报道——《建立改制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医保制度势在必行》,这篇报道刊发在2005年10月那一期杂志上。文中指出:“时至今日.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已经基本确立,我市越来越多的参保人员从中受益。然而,困难企业参加医疗保险.特别是改制、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始终是困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一道难题。”“难就难就筹资渠道始终没有明确,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最根本原则是权利与义务对等,缴费与待遇挂钩.如果无缴费主体,退休人员就无法享受医保待遇。”市医疗保险局的工作人员在电话中称:此文反映困难企业退休人员的医保问题已经在有关部门的重视下得到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11.
顾伯琪 《民主》2014,(3):58-59
<正>关于养老金有缺口的说法不绝于耳,劳动人口与退休人口渐渐失衡,缺钱是不争的事实,扩大保障面和老龄化的到来,延长和反对声不绝于耳。延长退休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不利因素要关注:延长对当下就业有压力,结论是年轻人、大学生就业难;延长遭到在职人员的反对;延长遭到企业内退、买断人员反对;延长遭到企业反对,延长增加企业用工成本,聘用退休人员成本更低;机关的"阳光政策",给人心理暗示,退下可充分利用"余热",能获得双份收入;企业转制,被推向市场的4050人员,盼望早点拿退休金,这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焦点一、个人按缴费工资8%缴纳按照日前公布的文件,此次养老金改革涉及全国所有按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及其编制内的工作人员,近4000万的"体制内人员"将从  相似文献   

13.
从多层次到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改革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反思的基础上,从多支柱理论和我国现实国情出发,构建了以多支柱为核心特征的养老保障体系。零支柱:以低收入者和农民为对象的普惠制国民养老金,旨在防止老年贫困。第一支柱:以正式就业者为对象,由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部分改造而来的基本养老金,目标在于保障就业者退休后的基本生活,突出社会再分配。第二支柱:以正式就业者为对象,由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部分和企业年金计划合并而来的职业年金计划,使退休职工生活水平比单一的第一支柱有所改善,同时有助于应对老龄化危机。第三支柱:自愿性的个人养老储蓄计划,为有较高需求的高收入者提供的更高层次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依靠三个"柱子"养老在美国,法定退休年龄男女都是65岁(1936年以后出生的法定退休年龄是67岁),没有任何法律规定成年子女必须赡养其父母,因此不可能"养儿防老"。实际上是依靠比较完善的"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第一支柱是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就是从政府机构——社会保障署——领取养老金。根据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的《社会保障法》由联邦税务部门征收124%的社会保障税形成资金积累,钱划入社会保障署的账户上,由社会保障署管理,全部进入财政专户购买国债。社会保障税由企业主和雇员分别负担一半。这笔钱目前节余8000亿美元,保障了美国96%的劳动人口,大家退休后从社会保障署领取的养老金约占退休前收入的42%。就是说,如果你退休前每月能够领到4000美元的工资,退休后每  相似文献   

15.
中国当前的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保障退休人员待遇、稳定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队伍、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单位保险的性质未变、碎片化倾向严重、政企待遇差过大、财政负担沉重等.提出了中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原则,即从新入职的人员开始,逐步把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纳入全国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此基础上建立职业年金,以避免其待遇下降.最后,测算了改革和不改革情况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支出对财政负担的不同影响.测算结果发现,虽然改革初期会增加财政负担,但是到2061年开始将会大大降低财政负担.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记者对东、中、西部地区社会保障政策落实情况的最新调查结果表明,各地对国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以及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基本都能做到按时、足额发放;许多地方的各项社会保障资金的征缴和发放工作也呈良性运转态势。从各地群众的反馈看,老百姓对目前落实情况的满意程度也日渐提高。  相似文献   

17.
新一轮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某种意义上讲就像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不事张扬,但一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新一届中央领导班子上台之后首先为社会弱势群体办了几件实事:一是对农民“多予少取”,出台减免农业税政策;二是各地陆续提高了(主要针对农民工的)最低工资标准、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并不断扩大城市居民低保范围。然后,政府将视线又转向了中低收入阶层:一是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800元大幅提升至1600元;二是颁布并实施《公务员法》,让政府公务员人员的工资上涨有法可依。现在,有关部门又开始积极谋划…  相似文献   

18.
伴随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城市功能的大转换,上海产生了百万下岗职工群体,其中出现了部分生活困难的特殊群体。一些亏损困难企业的下岗待工人员、部分患大病重病的下岗失业人员以及部分退休早、年龄大、养老金偏低的退体人员等对象的生活困难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上海工会深入开展“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暖万家心”的送温暖工程。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可以分为1949—1991年的"国家—企业"、1991—2009年的"国家—社会"以及2009年以来的统筹城乡发展等三个时期。目前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社会养老保险"双轨制"亟待破局、社会养老保险"碎片化"急需改变、农民工特殊群体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急需完善成型、养老金待遇的正常调整机制应该得到落实。未来时期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向在于对国家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制度进行改革,对各类人员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整合,逐渐建立起履盖全体居民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民养老金制度"。  相似文献   

20.
党中央、国务院在全面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研究,决定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规范公务员收入分配秩序;同时,改革和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整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待遇,完善机关工人工资制度,适当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各类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城市低保对象补助水平。推进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重在建立公务员工资分配新机制和一个好的制度框架,为今后继续深化改革奠定基础。重点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立制度,完善机制。通过建立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公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