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文对520起铁路路外伤亡事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发生路外伤亡事故与时间、线路状况、人为因素以及其他客观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在路外伤亡事故中,撞击和碾轧两种致伤方式最为常见,由此造成的撞击伤和碾轧伤是该事故损伤的典型表现,颅脑损伤的多态性也是其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2.
高勇  姜筱倩 《山东审判》2005,21(3):94-96
目前,铁路列车运行和调车作业中,火车撞轧行人与道路车辆碰撞的交通事故呈上升趋势,并且起诉到法院的这类案件也明显增多。在审理此类铁路路外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审理依据的法律法规严重滞后、适用法律不统一,前置处理程序设计不科学、赔偿范围不统一、监护道口的路外伤亡事故责任划分不统一等,由此导致铁路法院与地方法院有时判决结果迥异。本文试从审判实务的角度出发,结合本人多年的审判实践,对铁路路外伤亡事故处理的法律问题作粗浅的探讨,以期为今后准确,及时、公正地审理此类案件提供借鉴。一、关于审理铁路路外人身损…  相似文献   

3.
路外伤亡是指非铁路人员在铁路范围内发生的与行车有关的人身伤亡事故。本文通过对400例路外伤亡事故的分析,探讨列车事故损伤的原因、分类、特点、与命案伪装事故现场的鉴别以及个体识别等。1案例资料1.1一般资料2004年5月11日至2006年6月5日,共检验路外伤亡事故尸体400具。其中男性298人,女性102人。列车直接撞击、碾压造成死亡377人,汽车与列车相撞致死10人,由运行列车坠下致死6人,电气化铁路高压电电击致死2人,列车相撞颠覆脱线致死中国法医学杂志CH IN J FO R EN S IC M ED 2006年第21卷增刊5人。1.2死者与事故的关系统计本组40…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道路交通事故中需要进行涉案者交通方式鉴定的案例。探讨此类案例鉴定的思路和技术方法。方法收集28例近年本单位进行的道路交通事故涉案者交通行为方式鉴定案例,统计涉案者一般情况、损伤程度与交通行为方式的关系,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交通事故中车辆碰撞类型、采用的技术方法等,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本组资料共28起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涉案人员共57人,男性50人.女性7人。交通事故发生时间夜间为19例(67.86%),白天为9例(32.14%)。道路类型中,城市市区道路10例(35.7%),城市郊区道路1例(3.6%),省级道路10例(35.7%),高速公路7例(25%)。酒后驾车9例(32.1%)。交通事故类型中,电动自行车与机动车事故5例(17.8%),机动车与自行车事故1例(3.6%),机动车单方事故7例(25.0%);机动车与机动车事故11例(39.3%),机动车与行人事故4例(14.3%)。涉案人员死亡27人,损伤29人,无明显伤害1人。损伤存活者中轻微伤10例(34.5%),轻伤8例(27.6%),重伤1l例(37.9%)。涉案者交通行为方式鉴定种类中,汽车驾驶人和乘车人认定16例(57.1%),摩托车驾驶人和乘车人认定1例(3.6%),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和乘车人认定5例(17.8%),自行车推行和骑行状态认定1例(3.6%),摩托车推行和骑行状态认定1例(3.6%),行人横过公路方向4例(14.3%)。涉案者交通行为方式鉴定采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包括法医学活体损伤检验、法医学尸表检验、涉案肇事车车辆痕迹检验、DNA检验鉴定、现场人体模拟实验等。结论根据人体(活体或尸体)的体表损伤形态特征、痕迹分布,分析其致伤物和致伤方式,结合车辆痕迹检验结果,得出确认符合某种交通行为方式或者不符合某种交通行为方式的判断,结合案件的相关情况分析重建交通事故过程.是进行涉案者交通行为方式鉴定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铁路行车坠落伤是在列车运行中,由于某种原因,使机体撞击地面和地面物体所造成的损伤”‘,周铁路上行车伤亡事故较常见的一类。由于人体离开列车的瞬间,受列车惯性运动的作用,使行车坠落伤比一般自由落体形成的坠落伤较为严重和复杂。本文通过对45例行车坠落伤的检验结果分析,讨论铁路行车坠落伤的损伤特点。材料和方法材料:从1992年1月一1997年4月我法医室尸检及活检档案中选出案情明确、有详细检验记录的行车坠落案件45例;其中尸检案件44例,活检案件1例。方洁:将45例检验按损伤部位、形态及坠落高度归类、统计,并制订成相应的…  相似文献   

6.
某市1987年至1990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案件39起(已破获36起)。现将本组案例的法医学分析,报告如下。资料分析1.交通事故的一般资料(表l)2.39起交通事故逃逸案的一般情况(表2)从表2可以看出,39例交通事故逃逸案发生时间均在夜间;发案地点大多在国家级公路上,因国家级公路来往车辆多、行驶速度快;环境条件多在无交通警察和很少有直接见证人的地方;肇事人多为无业、个体户或个人承包者。3.36例已破逃逸案件鉴定情况已破的36起逃逸案件中,通过调查走访破案的11起,占30.56%;通过物证检验破案的25起,占总破案率的69…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家庭暴力损伤的特点及其有关的法医学鉴定问题。方法 对1998年4月~1999年12月间来诊的159例家庭暴力损伤鉴定案件进行回顾研究。结果 家庭暴力的受害者绝大多数为妇女(占93.1%),主要发生在配偶间(85.5%),其次为虐儿(5%)。家庭暴力一般发生在家中,以晚上为发生高峰。致伤方式以拳脚为主,其次为随手可得的钝器或锐器。损伤多为软组织损伤;有40%的受害人投诉前未去医院就诊;损伤  相似文献   

8.
道路交通死亡事故12853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万里  杨重林 《法医学杂志》1999,15(2):97-97,99
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日益增加,现对本省交警总队统计的12853例交通死亡事故(文中不含铁路,简称交通事故)进行分析,拟找出该类尸体检验的一般规律特征供同仁参考。1资料见表1~表5。表1发生时间、次数、人数及上升率统计时间次数死亡人数年上升率(%)1...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孕产妇死亡医疗纠纷案的特点、主要死因及其防范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我室1985年至2003年12月的法医尸体解剖案例资料进行统计,并对其中存在医疗纠纷的孕产妇死亡案例进行分析。结果 31例存在医疗纠纷的死亡孕产妇法医尸检案例中:(1)围产期死亡26例(83.9%),妊娠早期人工流产后死亡5例(16.1%);(2)产科出血引起的失血性休克死亡22例(71.0%),羊水栓塞死亡5例(16.1%),其它原因死亡4例(12.9%);(3)乡镇医疗机构17例(54.8%),地县级医院占7例(23.6%),市级医院占4例(12.9%),其他占3例(9.7%);(4)纠纷产生的原因中疑为误治14例(45.2%),误诊的9例(29.0%),抢救不及时的7例(22.6%),其他1例(3.2%)。结论 孕产妇死亡医疗纠纷案主要发生在围产期,其次是妊娠早期;产科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乡镇及县级医疗机构易引起纠纷;引起纠纷的主要原因是误诊、误治和抢救不及时。  相似文献   

10.
每年铁路上发生的路外伤亡事件较多,对于有旁证或死因明显的客车坠车案常按一般路外伤亡对待,有关部门在处理此类无名尸时,为了运行需要,常常造成尸体和现场有分离现场,甚至有时只有尸体而没有现场。另外,列车车厢内流动人员多,成份复杂,列车员和其他旅客对坠车者身源了解甚少,这样无形中就会增加勘验难度,不仅不易查明坠车时人的意识是否清醒、身体上是否有损伤,而且更不易分析某些损伤的成伤机制。勘查车下现场和检验尸体能否对上述问题作一完整的解释,这就涉及到痕迹检验与尸体检验能否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作用。实践证明在案情了解少、无…  相似文献   

11.
致死性医疗纠纷中,p体解剖对确定诊断、判明死因.分清是非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据张益鸽等报导的100例涉及医疗纠纷的尸检病理诊断,仅有38例尸检证实死前临床诊断正确或基本正确,其余的62例尸检中,死前临床诊断不明的有27例,证实死前临床诊断有错误的有35例(占死前有临床诊断的病例的47.58%)。这与(德)U·N里德等关于德国、瑞士、美国临床诊断误诊率的统计之报导大致相一致(约40%)。尸体解剖在处理医疗纠纷中的重要性,已为医学界所共识,但是实践中,涉及医疗纠纷的尸体解剖工作却难以进行。例如,1994年苏州发生一起致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法医精神病学鉴定中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犯罪学特征。方法采用自编法医精神病学鉴定案例登记表,对98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犯罪学特征进行研究。依据CCMD-3划分为精神病性症状组(51例,52.04%)、人格改变组(42例,42.65%)和智能障碍组(5例,5.31%),并对精神病性症状组与人格改变组犯罪学特征对照分析。结果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违法犯罪者以未婚、青年男性农民为主。其犯罪学特征主要是被鉴定人与被害人双方关系一般(44.9%),无作案前预谋(53.1%),作案目标临时确定(69.4%),使用暴力手段(88.8%),无明显作案诱因(67.3%),作案目的以报复居多(40.4%),现实作案动机(42.9%),作案结果既遂(89.8%),作案次数以1次为主(88.8%),作案类型以凶杀(46.9%)为主,作案后多无自称遗忘(65.3%),作案后多以停留现场、不潜逃等非反侦查表现(57.1%)为主。精神病性症状组和人格改变组在作案预谋(X^2=27.64)、作案目的(X^2=13.0386)、作案动机(X^2=23.5290)和作案后表现(X^2=19.3591)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作案目的以报复为主、作案动机以现实动机为主。结论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犯罪学特征有多以无作案前预谋,多以报复为主要目的,作案后多无反侦查表现。与以精神病性症状为主要表现者相比,以人格改变为主要表现者多在现实动机下以报复为主要目的进行作案,因此在法医精神病学鉴定时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13.
上海地区成人高坠死亡45例尸体解剖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45例成人高坠死亡的尸体解剖资料进行了分析。其中42例为意外,3例为自杀。42例意外高坠中,38例发生在工作时。高坠死亡者的年龄从18岁到50岁,21~40岁占77.7%。性别以男性居多,占93.3%。着地部位最常见的是头部。由于高坠后引起机械性损伤所致死亡有43例,其中包括脑损伤(60%),肺损伤(44.4%),脾破裂(33.3%),肝破裂(26.7%),脊柱损伤(26.7%),大血管破裂或断裂(20%),心脏破裂(15.6%)。另2例则是因机械性窒息而死亡。随着坠落高度的增加,胸腹部致命性损伤数目随之增多。坠落的高度较低时,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颅脑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中毒性死亡案件和与中毒死亡有关的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医学特点,探讨此类案件的防护重点和鉴定要点。方法 对四川大学法医学院1985~2004年106例中毒死亡尸体剖验病理材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性别:男性61例,女性45例。男女比例1.36:1;年龄:以21—40岁年龄组(60.38%)为主;死亡方式:意外死亡最多见(52.83%),其次为自杀(33.02%)和他杀(14.15%);死亡原因:CO中毒、有机磷类中毒、毒鼠强及药物中毒多见(72.64%);医疗纠纷:发生医疗不当12例(11.32%),7例为医源性中毒性医疗纠纷。5例为中毒后在医院抢救中发生的医疗纠纷,主要发生于乡镇医院和县级医院(83.33%)。结论 加强毒物的管理、提高安全意识、加强法制教育、增加生产安全等是减少中毒性死亡的重要手段。提高城乡医疗水平.加强中毒急诊抢救临床技能是防止中毒性医疗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62例外伤性鼓膜穿孔的分析与法医学认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外伤致鼓膜穿孔及听力损失并非少见,掌握其穿孔的特征性形态变化、部位及听力损失程度,对正确做出法医认定有重要意义。对象和方法1.对象(1)涉及到外伤的鼓膜穿孔有62例63耳,其中1例为双侧鼓膜穿孔。年龄16~56岁,男44例,女18例。(2)致伤原因有掌击(58例)、拳击(3例)和鞋模(1例)等。(3)伤后就诊时间小于7天的有53例53耳,9例10耳就诊时间在1个月以上。2.方法(1)耳镜检查。采用普通耳镜,裸眼观察并记录鼓膜穿孔的形态、部位、大小以及其它一些特征性变化。(2)鼓膜录像。采用R·WOLF5108冷光仪,连接R·WOLF25°…  相似文献   

16.
目的找出两轮摩托车交通事故中多发于驾驶员而乘员较少发生的损伤特征,为查明案件提供线索。方法统计分析了有驾乘人员死亡的136例及有驾乘人员受伤的32例,以体表擦挫伤、挫裂伤或骨折作为统计对象,分别统计驾乘人员各部位发生损伤数并计算其出现的比例。结果驾驶员出现膝部损伤的比例(34.9%)高于乘员比例(i0.3%),而驾驶员膝部损伤大多数发生在膝部前侧。结论膝部前侧损伤的当事人应高度怀疑其为真实驾驶员。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由来与提出对铁路行车路外人员伤亡事故、铁路道口交通事故引发的铁路交通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审判,法学理论研究已有诸多观点评述,然审判实践中对其核心的归责原则和法律适用仍有许多疑难,致裁判结果各不相同,引起社会、媒体以及当事人的热切关注。笔者认为疑难的主要问题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1例急死死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191例急死法医病理检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急死年龄以15~59岁为多,共154例(占80.63%)。死因以心血管系统疾病为多,80例(占41.88%),但5岁以下以呼吸系统疾病为多;在191例急风中,以冠状动脉疾病最多,共55例(占28.80%),其次为小叶性肺炎21例(占10.99%)和急性出血性胰腺炎(12例占6.28%)。死亡诱因多为纠纷/或轻微外伤87例(占45.55%),另有51例(占26.70%)死前有轻微临床症状体征,经医生诊治用药后很快死亡,从而引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脑受力后在颅腔内滑动挫伤的类型与受力机制、受力部位的关系。方法按颅骨解剖部位划定受力部位,根据案情确定受力方式后,对132例滑动性脑挫伤的脑标本,经福尔马林固定后作冠状、矢状或连续切面,肉眼、镜下观察。结果滑动性脑挫伤按发生部位不同分3型:脑顶型,65例(49.24%);脑底型,38例(28.78%);混合型,29例(21.96%)。脑顶型多见于额顶部的加速性受力,脑底型多见于枕部的减速性受力,混合型多见于顶枕部的减速性受力。结论3种类型与头部的受力机制、受力部位有相应关系。  相似文献   

20.
[英]BissonJ.I,etalTheJournalofTrauma1997;43(3):496-500有关外伤后精神性后遗症的报道越来越多,有研究发现外伤后出现精神疾病,包括抑郁症、焦虑症以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16年前PTSD被精神病学分类采纳,包括痛苦的再体验现象(如恶梦和闪回)、回避与受伤有关的暗示或想法、思维异常、易激性(如易怒和高度警惕)。Mayou等研究发现8%(13/188)的摩托车撞伤病人存在PTSD达1年,并且12%的病人用当前的检测方法被认定是PTSD。另一项流行病学研究,发现84例躯体受伤害的青年人中,有19例(23%)存在PTSD。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