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长期以来,暴力袭警始终是导致警察因公伤亡的主因之一,也是世界各国警察所共同面临的职业风险。2009年3月21曰,美国加州奥克兰市发生枪案,4名警察被枪杀。2009年4月4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再次发生袭警案,有3名警察在与犯罪嫌疑人交火时被打死,另有2名警察负伤。据公安部人事训练局统计,2004年至2007年,我国公安民警因同犯罪分子搏斗而牺牲的人数分别为33人、23人、20人和7人,呈下降趋势,但2008年7月1日,上海闸北袭警案致6名民警死亡、3名民警和1名保安员受伤。  相似文献   

2.
公安队伍是和平时代付出流血和牺牲的最大一个群体。根据公安部最新统计显示: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以来,全国共有8000多名警察为国捐躯,十几万民警光荣负伤,仅1995年至2000年五年间,全国因公牺牲的公安民警就达2600余名之多。2001年是党中央部署开展严打整治斗争的第一年,全国就有443名警察英勇献身,6000多名警察光荣负伤;2002年全国公安机关又有381名  相似文献   

3.
赵明 《公安学刊》2003,(5):72-75
三、激励理论在警察管理实践中发展的必然性科学的理论不是静止不变的,总是随着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不同,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因此,激励理论在警察队伍管理实践中也存在着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一)警察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我国警察激励理论要有新的发展。警察职业具有高度的危险性。近几年随着暴力犯罪的增多,警察因公伤亡的情况日益严重。在2002年,我国有381名警察因公牺牲,5000余人因公负伤;建国以来,已有8000名警察为国捐躯,十几万警察光荣负伤,仅在2001年的“严打”整治斗争中,就有443名警察以身殉职。在我国人均寿命已超过70…  相似文献   

4.
关于实施警察现场救助培训的思考(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使北京日益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北京申奥成功、中国加入WTO,无疑推进了这一进程。与此相适应,人民警察的现场救助技能被提到日程上来。据公安部统计,建国以来,在打击犯罪、维护治安、处置突发事件和抢险救灾等工作中,全国公安机关共有7000多名警察牺牲,十几万警察负伤。特别是近20年来全国因公牺牲警察达5千余人、负伤10万余人,呈逐年增多趋势。1999年全国警察因公牺牲533人,比1998年上升了20%,其中,执行公务中因交通事故牺牲236人占牺牲警察总数的44%;在查缉、追捕犯罪分子、侦察破案中受伤2685人,占受伤警察总数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目前正处在一个新的社会变革时期,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渡。一个处在社会急剧变迁、社会体制转轨的社会,必将引发社会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的变化,萌发出种种不稳定的因素,经历着犯罪率上升和犯罪能量不断增大的阵痛。而直接面对这不断增多的犯罪的人,便是人民警察。作为一种特殊职业,警察的危险性不仅很高,而且随时随地可能出现,警察职业的伤亡人数要超过和平年代任何一种职业。因此,警察的自我防范教育已经成为现代警察教育不可  相似文献   

6.
中国高级警官研修团于 2000年 10月 15日至 11月 6日赴澳大利亚进行了 23天的研修活动。访澳之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以改变警察形象、改善警民关系和提高警察的整体素质为目标,努力实现全国警察由职业化向专业化的转变。   30年前的澳大利亚警察往往给人一种强权和暴力的形象。警察作为一种职业,与建筑工人等社会低层次人员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到了 80年代,联邦警察总警监帕尔莫先生敏锐地意识到,要使警察成为像律师、医生、会计师等那样受人尊敬的社会专业人士,就必须对传统的警察机构、警务工作进行改革,即实现警察…  相似文献   

7.
人们在生活中经常要面临各种各样的意外事件。作为一名人民警察,由于职业与工作性质的关系,其所面临意外或危机事件的几率显然要比其他职业人群大得多。有调查表明,在和平年代,公安工作已成为社会职业中最为危险的职业之一,由职业带来的意外伤害也已成为民警执法过程中“抹不去的痛”。据不完全统计,建国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有9000多名民警因公牺牲,十几万民警流血负伤;特别是近20年来,全国因公牺牲的民警达6千余人,负伤者10万余人;有人大代表感慨,警察职业是“天天有牺牲,时时有流血”,确属毫不夸张的凿实之言。此外,由于人民警察在公众中…  相似文献   

8.
今年 5月 13日,在东帝汶首府帝力举行了中国维和民事警察维和奖章颁发仪式。从 2000年 1月至今,我国共派出四批维和警察,共计 74人次。目前,中国警察中有一名同志担任东帝汶过渡当局警察副总监,还有多名同志担任了地区警察局局长、副局长等重要职务,中国维和警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为祖国争了光。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一)问题的提出一线警察体能好坏是战斗力的重要标准,是保护自己,打击刑事犯罪分子的重要基础。公安部政治部主任祝春林1995年在“第三届全国公安武警院校警察体育理论研讨会”上说:“在‘八五’期间,全国公安机关每年有近300名民警因公牺牲,8000余名民警负伤致残。1985年以来10年间,全国公安机关共有2275人英勇牺牲。可以说我们这支队伍是‘天天有牺牲,时时在流血’,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焦虑和重视”。广东毗邻港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省刑事犯罪形势严峻,刑事犯罪活动情况较以前发生了较…  相似文献   

10.
<正>据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至2005年,因警务工作劳累而殉职的警察人数为834人,占警察因公牺牲人数的36.77%。究其原因:一是警力不足;二是工作压力大;三是生活无规律;四是缺少锻炼。调查结果表明,警察职业的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重,心理压力大,容易导致精疲力竭,引发身体潜藏的疾病,被视为各类职业中高危险职业之一。维护身体健康是延续人类生存和关爱警察生命的第一要素,没有健康的身体便没有一切。警察体能训练的宗旨,就是通过体能训练来激发体内的能  相似文献   

11.
危机是具有严重威胁、不确定性和有危机感的一种情境。在高度系统化的社会中,危机无处不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型,利益群体多元化,贫富差距拉大,社会治安形势愈趋复杂,刑事犯罪的暴力化倾向日趋突出,涉枪、涉爆、绑架劫持人质等严重暴力犯罪、带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日益突出,警察的执法环境日趋恶劣。警察成为和平时期职业风险最高的职业。  相似文献   

12.
社会思潮与大学生之关系探析雍自成/《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提要:社会思潮作为社会范围中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思想意识,它必然对社会成员产生重大影响,而其中青年大学生所受的影响又必然是巨大的。与之相联系,青年大学生对于社会思潮的形成与发展也具有其他社会成员不可替代的作用。二十一世纪面临的十大犯罪挑战李贤华/《青少年犯罪问题》2000年第3期提要:二十一世纪,世界将面临以下的犯罪挑战:毒品泛滥、跨国犯罪、生化恐怖、网络恐怖主义、绑架勒赎、海盗横行、贩卖难民、宗教狂热、克隆技术滥用、腐败。美国对违法…  相似文献   

13.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各类暴力犯罪案件不断出现,犯罪分子公然与警察对抗的程度日益激烈,使用暴力袭击警察现象屡见不鲜,警察受到伤害形势日趋严峻。据统计,从1990年到2005年,我国因公牺牲的民警就有6819人,平均每天1.2人,负伤的人数更是触目惊心,高达120783人,平均每天20.7人,  相似文献   

14.
丈夫被轧死,不给我死亡补偿费对吗?编辑同志:我丈夫是一位教师,因公被汽车轧死,为了妥善处理此事故,我与肇事单位签订了《协议书》,写有“对父母子女4人扶养费及埋葬一切费用共计40000元”一句,公婆据此《协议书》提出:这40000元由他们和子女4人平分...  相似文献   

15.
自 1829年真正的专业化警察出现在伦敦街头开始,警察就被公众誉为“抵御中外犯罪的卫士”。警察与犯罪的关系被人们很自然地想象成近乎“野兔—山猫”此消彼长的生态平衡模型。因此,降低刑事犯罪案件的发案率,提高刑事犯罪案件的破案率,也就成为评价警察工作的核心指标。   20世纪 4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面对急剧攀升的刑事犯罪率,纷纷开始了警察专业化的改革实践,然而,专业化警察人力、开支的不断增加,警察通讯、交通和武器装备的迅速现代化,非但没有使刑事犯罪率有所回落,反而出现了同步增长之势,比如, 1981— 1990年十年间,英国警察人数增加了 30000多,而刑事犯罪率也由 566,上升至 789,美国警察人数增加了 40%,刑事犯罪率也增加了 46%。我国改革开放 20年,警察人数增长了近三倍,而刑事犯罪率也增加四倍。警察数量对于刑事犯罪率的降低不起决定作用的残酷事实,无情地打破了人们评价警察工作的传统价值准则。由此,社会对于警察的职能产生了疑问,警察在辛苦、劳累、伤亡惨重之余,还要面对公众的千夫之指。   20世纪 70年代以后,国外警学界从警察最原始的定义( 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对警察的定义是“良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警察执法过程中伤亡事件时有发生,给警察执法安全提出考验。据统讹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有9000多名民警因公牺牲,10万多名人民警察光荣负伤,特别是近20年来,全国因公牺牲的民警就达6000多名。①导致警察伤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很大程度上与警察安全意识及安全处置能力有很大关系。而这种安全意识和能力,必须通过在警务实战训练过程中逐渐学习掌握并内化于心,才能在关键时刻及时反应、正确处置,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7.
吴琼 《西部社会》2002,(8):46-48
美国法律规定,警察认为危及自己生命时,可开枪打死对方而不负任何责任。这增大了警察杀人的随意性。据说有一位太太因喝了酒,驾车到家门口时酒性发作而将车门从里面反锁出不来,丈夫报警,警察刚到车窗前,却发现那位太太低头在车中找东西,以为是找枪射他,立即开枪将那位太太打死。2001年4月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一名手无寸铁的青年托马斯因违反交通规则,在试图逃跑时被一名警察开枪打死。(注:美国2000年总人口2.7亿、家用车2.4亿、枪2.1亿)在美国非正常死亡的人群中,枪击死亡是仅次于交通事故的第二大死因,平均每年1.5万人,自1972年以来,平均每天80多人死于枪口之下。  相似文献   

18.
美国的警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其警察教育并无完整之体系,加之美国警察种类繁多且隶属不同机关,形成了各自训练的局面。由于社会犯罪问题的严重性,1968年美国国会立法通过《综合犯罪防治及街道安全法》。根据此法,在司法部设立了“法执行支援署”,简称LEAA。LEAA又特别订定了“法执行教育计划”,又称为LEEP计划。自1970年至79年十年当中,联邦政府所补助经费(Grant)已达六十亿美金,以加强警察等方面的教育。美国警察教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基础教育、在职教育、大学教育。其中以基础教育、在职教育为主。因为美国…  相似文献   

19.
警察对罪犯的搜身方法西南政法学院王寿明警察对罪犯的搜身,是收集犯罪证据的重要手段。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为了收集犯罪证据,查获犯罪人,侦查人员可以对被告人以及可能隐藏罪犯或者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进行搜查”。未被搜出的凶器有极大的潜在危险。警察...  相似文献   

20.
香港警方怎样管理和使用枪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香港警方在枪支管理和使用方面有非常严格、明确、具体的规定,十分重视通过大量的培训工作和加强对枪支的管理,有效地防止和减少警务人员因公伤亡和滥用枪支问题的发生。   2000年 6月 19日至 25日我们赴香港和澳门,就两地警方有关枪支管理、使用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考察。通过考察,我们比较全面地了解了港澳警方尤其是香港警察有关枪支管理、使用方面的情况,颇受启发。   (一 )管理严格。《香港警察通例》 (以下简称《警察通例》 )和《香港警察程序手册》 (以下简称《程序手册》 )对枪支的管理有非常全面、具体的规定:   1.枪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