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 一、《中国法医学杂志》是中国法医学会主办的、以反映本学科的研究成果,介绍以法医病理学、法医血清学、法医毒物分析、法医人类学、法医物证检验、临床法医学、法医精神病学等分支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和新成就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其任务是进行学术交流,促进法医学及其分支学科的发展。设有论著、述评、技术交流、综述、案例报告、案例讨论、讲座、短篇报道、法医学教育、问题解答、法医学史、法医制度、国外法医学概况,以及读者、作者、编者等栏目。以公安、检察、法院系统的广大法医工作者,高等医学和政法院校的师生及法医学科研人员为主要阅读对象,亦可供律师、  相似文献   

2.
<正>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法医学系的前身是华南医学院法医学科,始建于1953年,至今走过了53年的历程。1979年开始面向全国招收法医学本科生、法医学硕士研究生,1984年成立中山医科大学法医学系,1985年成为国家教委批准的第一批法医学博士学位授权点,1999年开始接收法医学博士后人员;2000年成为广东省重点学科;2004年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专业;2006年我系法医病理学课程被评为中山大学和广东省精品课程。我系是我国现代法医学的发源地之一,目前,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综合实力居于国内同行前列。我系拥有多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老一辈法医学专家祝家镇教授主编了全国统编教材《法医病理学》第一、二版,曾任全国法医学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郭景元教授主编了全国医疗系统编教材《法医学》及国内现代法医学第一部专著《实用法医学》等多部专著,曾任教育部全国法医学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法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教材组主任;中国法医学会法医物证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竞花兰教授主编了《法医病理学立体化教材》纸质文本及建立配套学习网站;另主编《法医探索性实验教材》;现任中国法医学会法医病理学科组副主任、广东省法医学会副理事长。  相似文献   

3.
<正>四川大学法医学科源于华西医科大学法医学科,20世纪50年代由吴家馼、吴梅筠等老一辈法医学家携手创建。是1979年我国首次招收法医学本科生的三所院校之一。1983年,由教育部、公安部、卫生部、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召开的“晋祠会议”决定华西医科大学等六所院校设立法医学本科专业,尔后成立法医学系。1990年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998年批准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999年,建立华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同年成为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法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2001年,成立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2005年法医学专业批准为四川大学品牌专业。本学科点在承担培养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以及培训法医专业技术人员方面有雄厚的基础。在吴家馼教授、吴梅筠教授、刘世沧教授、刘协和教授、江焘教授等前辈学者的倾心关注下,本学科点师资已经形成了一支学风严谨、年龄及学科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国家专款建设的法医学大楼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仪器设备与国外法医学实验室相当。本学科点开展了广泛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已受到国际学术界关注。2005年成为国际法医遗传学会(ISFG)中国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学院的司法鉴定机构为四川华西法医学鉴定中心,是司法部于2001年首批批准的面向社会服务司法鉴定机构,开展有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精神病学、法医物证学及法医毒物分析等鉴定项目。  相似文献   

4.
<正>法医学是医学和法学相交叉的边缘学科,是应用医学、生物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并解决司法实践中有关医学问题的一门医学科学~[1]。广义的法医学涉及多种学科,涵盖面极其广泛,主要包括法医病理学(forensic pathology)、法医临床学(forensic clinical medicine)、法医人类学(forensic anthropology)、法医牙科学(forensic dentistry)、法医弹  相似文献   

5.
法医技术鉴定既是一门独立学科,又是一项综合学科,它不仅包括基础医学,更与临床医学关系密切,并涉及与医学相关的多种学科。所以,在法医鉴定中经常遇到各类疑难案件和问题。对此,仅仅依靠法医学本身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设备是力所不及的,而针对不同的案件及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6.
吴梅筠教授,1926年生于浙江省黄岩市.1952年上海第一医学院医学系毕业.1953年7月参加卫生部主办的法医学高级师资培训班结业后被分配至原四川医学院.吴梅筠教授与吴家馼教授一起正式开创了法医学教学、科研和检验工作.1983年建立法医学教研室,任教研室主任.1986年成立法医学系,任法医物证教研室主任,是华西医科大学法医学系和四川省法医学会的创始人之一.1980 1982年赴美国,进修免疫血液学.1984年6月12月赴澳大利亚合作进行计划生育科研.1985年1月作为国家教委组织的法医学教育考察团成员兼翻译赴美国考察.1990、1991年曾两次赴日本参加第一届国际法科学进展学术会议及日本第75届法医学学术年会,并在大会上作学术报告.吴梅筠教授现为华西医科大学法医学系教授,硕士、博士导师,省级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昆明医学院客座教授,国家教委"法医学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医学会理事、中国法医学会法医物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法医学常务理事及法医物证检验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省法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医学杂志>副主编及英文编审、<华西医科大学学报>及<中国输血杂志>编委.1991年享受国家特殊津贴.吴梅筠教授长期从事病理学和法医学的教学、科研及检案工作,为中国法医学事业,特别是华西科大学法医学系的建设、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运用生物力学判定半月板损伤(附一例报告)张海东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100039)医学生物力学是60年代兴起的一门学科,其将工程原理,特别是机械力学的原理应用于临床医学。法医学运用此知识的报导较少,作者认为:此学科运用于法医学鉴定,特别是法医临床学判定...  相似文献   

8.
正法医学专业理论知识多,包含学科分支跨度大,且注重检案实践。法医学教学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同时具备医学基本知识、系统的法医学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以满足公安、政法机关、司法鉴定机构等法医学检案鉴定工作要求。但专业教学阶段学时有限,教学辅助手段有限的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达到专业教育效果,是广大法医学教育工作者们不断探索的方向。随着网络时代来临,信息的传播渠道更加多元化,全新的媒介环境对传统手段发起强大冲击。电  相似文献   

9.
法医学本科生教育模式改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法医学本科教育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经过20余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核心的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我国现行法医本科生培养模式为五年制,其中一、二、三年级学习基础医学课程,包括解剖学、病理学等,四年级学习内、外、妇、儿等医学临床课程,并要进行3个月的临床实习;五年级开始法医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实习,包括法医病理学、法医毒理学、法医毒物分析、法医物证学、法医临床学等,实习时间一般4~6个月。  相似文献   

10.
<正> 一、《中国法医学杂志》是中国法医学会主办的、以反映本学科的研究成果,介绍以法医病理学、法医血清学、法医毒物分析、法医人类学、法医物证检验、临床法医学、法医精神病学等分支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和新成就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其任务是进行学术交流,促进法医学及其分支学科的发展。设有论著、述评、技术交流、综述、案例报告、案例讨论、讲座、短篇报道、法医学教育、问题解答、法医学史、法医制度、国外法医学概况,以  相似文献   

11.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9,(2):109-112
一直沿用的法医学概念未能反映法医学学科体系特征和本质属性。本文从法医学学科发展战略角度,解析了法医学学科体系,完善了传统法医学概念。法医学的科学技术体系基本架构是:以鉴识科学、基础医学、生物学、法学为理论基础,将理论研究成果及其他相关学科的技术通过应用研究转化为法医检案技术,以生物识别、物理识别、化学识别、关联分析为法医鉴识科学技术体系。基于此,法医学概念的定义应表述为:法医学是研究并解决与法律有关的人身损害、死亡、身份鉴识等问题,为刑事侦查提供线索,为审判提供证据的医学学科。  相似文献   

12.
《侵权责任法》实施至今,质疑法医从事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的科学性并因此主张医疗损害鉴定应回归由医学会主导的论调有所抬头。本文从法医学的学科定义和研究内容、法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法医学专业设置和学位授予、法医与临床医生的教育背景和从业情况、医疗损害法医学鉴定与医学会鉴定意见的实证比较、法医主导司法鉴定符合人的认识规律和习惯等多个角度论证了法医从事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的中立性、合理性、科学性,指出法医参与和主导医疗损害司法鉴定才是正确的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13.
《法医学杂志》2023,(2):193-199
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法医学专业的创建和法医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为我国高等法医学专业教育的热点问题。43年来,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团队坚持公安-院校联合办学,协同创新,形成了“一联合、两突出、三结合、四位一体”的法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5+3/X”一体化改革,在教学、科研、鉴定、专业、学科、团队、平台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和管理体系,为中国高等法医学专业教育作出历史性贡献,为法医学一流专业和法医学一级学科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国家新型法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有力支撑。该培养模式的推广有利于法医学科的快速可持续发展,为国家建设、区域社会发展及法医学事业建设输送更多优秀法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4.
投稿须知     
《中国法医学杂志》是中国法医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法医学学术性期刊。主要发表国内法医损伤病理学、法医血清学、法医毒物分析、法医人类学、法医物证检验、法医临床学等分支学科的新进展、新观点、新技术和新成就 ;报道法医学检案经验和首例或罕见的典型案例 ;开办学术讲座和登载教学实践 ,心得、体会。本刊宗旨是 ,为我国法医学工作者提供学术讨论、经验交流、业务学习和互通信息的园地 ,为国际学术交流开辟窗口 ,以提高我国法医学检案、教学和科研的水平 ,发展法医科学、振兴中国法医学事业服务。1 栏目及稿件要求本刊设有论著…  相似文献   

15.
投稿须知     
《中国法医学杂志》是中国法医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法医学学术性期刊。主要发表国内法医损伤病理学、法医血清学、法医毒物分析、法医人类学、法医物证检验、法医临床学等分支学科的新进展、新观点、新技术和新成就 ;报导法医学检案 ;经验和首例或罕见的典型案例 ;介绍登载学术讲座和教学实践 ,心得、体会。本刊宗旨 ,是为我国法医学工作者提供学术讨论、经验交流、业务学习和互通信息的园地 ,为国际学术交流开辟窗口 ,以提高我国法医学检案、教学和科研的水平 ,为发展法医科学、振兴中国法医学事业服务。1 栏目及稿件要求本刊设有…  相似文献   

16.
投稿须知     
《中国法医学杂志》是中国法医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法医学学术性期刊。主要发表国内法医损伤病理学、法医血清学、法医毒物分析、法医人类学、法医物证检验、法医临床学等分支学科的新进展、新观点、新技术和新成就 ;报导法医学检案 ;经验和首例或罕见的典型案例 ;介绍登载学术讲座和教学实践 ,心德、体会本刊宗旨 ,是为我国法医学工作者提供学术讨论、经验交流、业务学习和互通信息的园地 ,为国际学术交流开辟窗口 ,以提高我国法医学检案、教学和科研的水平 ,发展法医科学、振兴中国法医学事业服务。1 栏目及稿件要求本刊设有论著…  相似文献   

17.
美国马里兰州法医学制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各国的法医学体制各有所长。随着我国开放政策的实施 ,体制改革的深入 ,借鉴国外的经验 ,吸取其优点 ,将有助于我国法医学体制改革 ,进一步提高法医学鉴定工作质量 ,尽快做到与国际接轨。关于英国、德国、日本及美国等的法医学体制已有数篇报道[1,2 ] 。本文作者介绍美国马里兰州法医局的法医学建制 ,并对照我国现行的法医学管理体制 ,对其特点进行分析。马里兰州法医局始建于 193 9年 ,是美国第一个以州为法医检验中心、实行法医检验人制度的法医局。马里兰州法医局负责全州 1市和 2 3县的法医检案工作 ,在行政上属马里兰州死后医学鉴定委…  相似文献   

18.
我国从1979年起开办法医学专业至今已十一年。山西医学院对法医学专业的毕业生进行全面调查的做法对各医学院校和用人单位都有启发。希望大家能认真考虑十一年来的法医专业教育。哪些是成功的经验,哪些应该改进,今后如何进一步进行改革。使培养的人材更适合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法医临床学相关文献绘制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究该学科领域研究热点和动态发展,梳理鉴定难点脉络。方法汇总CNKI收录《中国法医学杂志》《刑事技术》《法医学杂志》《中国司法鉴定》刊登的法医临床学相关论文,利用Citespace分析其关键词、研究热点、基金资助、作者、发文机构及所在地等。结果法医临床学作为法医学分支学科之一,近年来呈现的科研成果部分获基金资助,多由开设法医学专业的院校完成;随着科研理论、技术方法推陈出新,法医临床学鉴定标准、版本也得以构建、更迭、完善,鉴定体量位居法医"四大类"之首。结论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法医学分支学科,法医临床学研究着重服务司法实践、以期用成果技术反哺鉴定,实现学术、实践的交流、转化。通过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学科发展历程,有助于回溯此间规律,提示未来研究方向,提升鉴定业务水平,为持续增强法医临床学学科影响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正>基本概况西安交通大学法医学科由我国著名法医学家胡炳蔚、刘明俊两位教授创建于1953年,是国内最早创建法医学本科专业的原卫生部直属的6个高等医学院校之一,多次在国内同类专业综合排名中名列前茅(A++专业)。1996年成立全国首家法医学院,1997年被批准为陕西省重点建设学科和重点实验室,1999年被批准建立我国唯一的卫生部与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共建法医学重点实验室,2001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