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子伟 《人民司法》2013,(11):65-68
从性质上讲,审判管理分为审判权内部的审判管理和审判权外部的审判管理。前者包括以院长、庭长、审判委员会以及法官为主体的审判管理,后者即审判管理专门机构管理,或称为综合性审判管理。20世纪末以来,综合性审判管理逐渐成为法学理论界和实务界热议的焦点,但院长、庭长审判管理权模糊化、有限化、边缘化异议显现的同时,相关的专门研究却鲜见报端。  相似文献   

2.
审判规律是审判活动各要素之间必然、本质、稳定和反复出现的联系。审判是第一位的,管理是第二位的,二者是主从关系,因此,审判管理必须尊重审判规律,使审判管理各项工作机制和管理的方式方法充分考虑审判工作的特点,符合审判工作实际。  相似文献   

3.
审判质效考核体系的考察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必须建立在对审判工作正确评估和分析的基础之上.[1]选择反映审判工作实际情况的若干代表性可比数据作为评估指标,通过量化的方法对审判质量、效率、效果等审判工作实绩进行客观综合评价,方能为审判管理提供客观依据.本课题通过梳理审判质效评估考核的由来及历史沿革,界定审判质效评估考核的价值功能,考察审判质效评...  相似文献   

4.
以审判为中心的改革,就是要使审判在整个刑事诉讼程序中居于中心的地位和起决定的作用.控诉、辩护和审判是刑事诉讼的三大基本职能,虽然以审判为中心的改革,因为有“审判”的字眼,可能会使人误以为仅仅有促进审判职能实现的作用.但是,以审判为中心的改革就是要通过把审判变成一个使控诉、辩护和审判各显其能的阶段,从而促进刑事诉讼基本职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审判委员会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司法制度,在司法实践中曾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现已不能完全适应我国审判工作日益发展的需要,必须予以改革。审判委员会的性质应当是审判管理组织,而不是司法审判组织。审判委员会的功能存在异化现象,需要加以重构。重构后的审判委员会功能应当包括司法指导功能、司法监督功能、司法整合功能和司法审议功能。其中,司法指导功能是审判委员会的主要功能。审判委员会的功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法治进程的不同阶段,审判委员会的各种功能都有此消彼长的可能。只要牢牢地把握审判委员会所具有的审判管理的本质,审判委员会制度的改革才能走上正轨,审判委员会制度才能焕发出青春和活力。  相似文献   

6.
林丽玉 《法制与社会》2012,(25):162-163
审判委员会(以下简称审委会)是人民法院决定案件处理的最高审判组织,是审判业务方面的决策机构,指导和监督全院审判工作。其存在有着历史和政治、经济的原因,具有必然性和合理性。它作为审判工作的一个集体领导机构,在讨论、决定重大、疑难案件,总结审判经验和其他有关审判工作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然而通过重新审视审委会,发现其存在一些弊端,亟需以改革的方式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一、审判管理改革的现状经过一五和二五的改革与实践,法院的审判管理制度有了长足的发展,初步建立了由审判流程管理、审判质量管理、审判绩效管理为内容的审判管理工作格局。(一)审判管理正在从自发走向自觉纵观审判管理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审判管理正在从自发向自觉进行转化,管理主体上由分散到集中;管理程序上从无序到有序;管理方法手段上从随意到制度化。这一转化过程还  相似文献   

8.
孙海龙 《人民司法》2012,(19):66-69
审判管理既是与审判实践相伴而生的老话题,又是理论基础和实践创新仍显薄弱的新课题。2010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举办全国大法官审判管理专题研讨班以来,各地法院的审判管理从组织机构到工作职能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2010年11月和2012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在江苏南通和贵州贵阳召开全国法院审判管理工作座谈会,王胜俊院长继南通会议提出要"充分发挥审判管理‘规范、保障、促进、服务’审判执行工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描述我国独立审判的现状入手,探析影响我国独立审判的因素,分析独立审判的重要意义,寻求完善我国独立审判的途径。独立审判作为司法独立的核心和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在我国却因为法院体制和法官管理行政化、舆论媒体和涉诉信访压力的影响,不能完全实现。审判不独立直接影响了我国的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要重新树立司法权威,维护司法公正必须从保障独立审判开始。本文根据影响独立审判的因素,针对性的提出改革法院管理体制和法官制度、规范舆论监督、改革信访制度等有效措施,希望对改善我国独立审判现状有些许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中荣 《中国审判》2013,(11):94-95
<正>审判质效作为人民法院审判业绩的最直接、最客观、最真实的反映,是人民法院审判业绩的"风向标"。之所以关注审判质效,是希望通过质效指标发现审判执行工作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推动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改进,以达到提高审判业绩的目的。因此,必须运用一流的审判管理举措,展现一流的审判工作业绩。牢固树立创先争优意识从审判质效中反映出的办案质量不高、办案效率不快、办案效果不好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价值观正确与否、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牢固不牢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知识产权审判已经基本实现了"三合一"的审判模式。为了充分发挥海事审判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司法保障的功能,结合海事案件的特点,海事审判亦应探索建立"三合一"的审判模式。海事审判已经有了专门的、受理行政案件的海事法院,可以借鉴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的经验。论述了海事审判"三合一"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具体操作步骤。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基层人民法院审判管理运行机制为切人点,对审判管理的功能定位进行了全面阐述,认为基层法院审判管理运行机制还存在职能行使行政化、运行管理虚弱化、内设机构职能交叉化及人员配置角色混同化等方面的的问题,分析了审判管理四个维度方面的问题,提出审判管理机制一体化在构建过程中成立专门审判管理部门、要严格规范审判管理流程、要设立法院各类人员分列管理体系、要丰富审判管理指标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管理工作的整体性和统一性,既要注重审判管理的科学调度,又要充分利用案件质量、效率评估指标体系来激发活跃审判管理中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3.
环境司法专门化包括环境审判机构、环境审判机制、环境审判程序、环境审判理论和环境审判团队的专门化。从环境审判机构的设置类型和案件受理情况看,其"地方性"十足,即多是在当地特定时空内进行的本土化实践;而环境审判机制却颇具"普适性",即超越了特定时空的普遍的实践,并主要表现为宏观上的职权主义审判模式的偏好和微观上的裁判文书要素间基本缺乏内在的特殊关联。环境司法专门化须融合地方性与普适性。为此,应首先设计专门化的环境审判程序,然后再构建专门化的环境审判理论和环境审判团队。  相似文献   

14.
本世纪初,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了以公正效率为主题,抓好审判工作、司法改革和队伍建设三件大事,确定各项审判工作的奋斗目标,部署了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发展战略,为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各级人民法院根据法院工作的战略部署,以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修改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知识产权法律为契机,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审判活动,努力完善诉讼制度和审判机制,大力加强审判组织、审判方式改革和队伍建设,全面推进审判工作,切实保护知识产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障科教兴国战略的顺利实施,促进文化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审判的自治与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思考了审判自治的法治蕴涵,认为中国审判改革的选择不在移植审判自治的制度, 而在于给审判再生产提供自我完善的条件, 并进行必要的控制, 且审判控制并不能取代法官的自主审判。审判的自主和控制是审判改革中的一对矛盾,二者整合于审判公开。  相似文献   

16.
周力 《政法学刊》2014,(2):43-47
当前审判管理工作的重点是要对审判质效和审判绩效进行科学考评,以确保司法公正、廉洁、高效。"大日子"涉诉信访现实地存在于我们的司法体制中,其所涉的许多案件都与政策和立法关联很深,并常常打破司法规律,对审判管理产生着很大的影响。无视这种影响,审判质量管理所要求的立案率、上诉率、申诉率等指标便难以达成,审判效率所要求的收结案动态平衡会很难实现,依托于审判质效管理的审判绩效管理也无法运作,反而有被刻意迎合和被架空的危险。应该淡化"大日子"的影响,择机废除涉诉信访,及时修正审判质效评估体系和审判绩效考评指标,使我们的司法能够稳定地、循序渐进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按照人民法院组织法的规定,各级人民法院设立审判委员会。审判委员会的任务有三:一是总结审判经验,二是讨论重大的或者疑难的案件,三是讨论其他有关审判工作的问题。可是,在长期的审判实践中,"审批案件"已成为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的"主要任务"。针对这一现状和审判委员会在"审批案件"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作者认为,为了有效地实现"公正与效率"的世纪主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审批案件"制度应予取消,相应地应强化合议庭和独任审判员的职权,并建议尽快修改法院组织法,重新明确审判委员会的职责和议事规则,对审判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及回避制度的执行、讨论案件的范围、条件和规则、启动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的程序、经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的裁判文书的署名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刑事审判组织的权与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刑事审判组织权责现状我国刑事诉讼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规定,人民法院审判刑事案件,除自诉案件和其他不需要侦查的轻微的刑事案件可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外,应当由审判员或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进行。各级人民法院设立审判委员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审判委员会的任务是总结审判经验,讨论重大的或者疑难的案件和其他有关审判工作的问题。法律赋子刑事审判组织的职权,是对刑事案件的审理和判决权。审判实践  相似文献   

19.
袁念琪 《检察风云》2012,(24):86-87
《审判的历史》分两条线叙述:一条是人类审判的全景式发展史,从神明裁判到纠问式审判再到陪审团审判。另一条是从历史线条上截取的点——大审判专题聚焦,从巫术审判、动物审判到斯大林时期的莫斯科肃反审判,再到"二战"纽伦堡战争犯罪审判。在审判史的点面结合叙述中,突出展现了审判两大核心问题的千年变迁:谁来审判?怎样审判?  相似文献   

20.
杨凯 《中国法学》2014,(3):211-228
审判管理作为目前在全国法院系统广泛推行的一种主流管理手段和方法,已历经多元化的司法改革探索实践十几年时间,无论是审判管理体制构建还是审判管理运行模式方法都有较多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创新成果。但迄今为止,关于审判管理系统化理论体系的法理学构架还没有完全形成,整个审判管理运行模式仍然处于改革探索实践阶段。科学的审判管理理论体系架构和审判管理模式创新是人民法院实现司法治理理论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本文基于法社会学、法理学与法哲学的三维视角,立足中基层法院审判管理工作的改革实践和理论创新经验,试图初步构建现代审判管理理论体系的法理架构,进而探究审判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思维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