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行政不作为构成要件的展开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行政不作为是与行政作为相对应的一种行政行为类型,其构成除必须具备行政行为的一般构成要件之外,还要求以行政作为义务的存在为前提条件,并具备作为之可能性、程序上逾期不为等主客观要件。展开对行政不作为构成要件的研究,对于深化行政不作为理论和正确认定行政不作为案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行政立法不作为既是行政不作为的新形态,也是行政立法违法的主要类型,其不作为违法之构成除应当具备立法义务之外,还必须客观存在着怠于履行立法义务之不作为状态,且已经逾越法定或合理期限。以法律文本为素材,深入解析行政立法不作为之违法构成要件,对于推进行政不作为的类型化研究以及限制行政立法权的滥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梅达成 《河北法学》2011,29(12):94-98
有关国家机关至今没有对具体行政不作为作出明确界定,当有关国家机关在使用这个概念时,其内涵与外延不统一,理论界对这一概念的界定也比较混乱。具体行政不作为应只有违法这一种情形,它既不同于否定性具体行政行为,也不同于不作为具体行政行为。从有利于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角度,从法理和实践两个层面来衡量,具体行政不作为既包括依法应为而行政主体就连形式上也不为的纯粹性情形,也包括行政程序未终结的非纯粹性情形。具体行政不作为的构成要件应包括知悉要件、职权要件、期限要件和程序要件。  相似文献   

4.
顾冶青 《河北法学》2005,23(4):116-119
行政不作为是程序上不为的行政行为,不包括单纯的实质不为。行政不作为可以分为合法行政不作为和违法行政不作为。合法行政不作为包括有法定免责事由的行政不作为和有法定不作为权利的行政不作为。违法行政不作为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要件、法定作为义务要件、不作为状态要件和主观要件,其法定的救济方法主要有确认违法或无效和责令履行法定义务。  相似文献   

5.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由于行政主体信息迟报贻误处理重大突发性事件最佳时机,给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危害的例子不胜枚举。若依行政不作为理论来划分,信息迟报属于典型的拖延履行。若以义务的产生条件来看,通报信息属于依职权行政行为,对此类义务的拖延履行自然属于依职权行政不作为。据此分析,依职权行政不作为由于公众对行政主体权力的范围、义务的内容知之有限,因此更具隐蔽性和现实危害性。它与依申请行政不作为不同,除了可能侵犯行政相对人的利益之外,更可能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因此,依职权行政不作为严重辜负了人民对公权力的赋予,势必会  相似文献   

6.
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包含不予答复申请、违法拒绝合法申请和违法拒不作出依职权行政行为三种类型。与此相对,履行判决实际上包含要求答复申请的履行判决、要求同意申请的履行判决和要求作出依职权行政行为的履行判决三种类型。要求答复申请的履行判决适用于行政机关不予答复的情形,在判决方式上,出于最大限度尊重行政机关首次判断权的考量,应采用程序性判决。要求同意申请的履行判决适用于行政机关违法拒绝合法申请的情形。在行政机关违法拒绝合法申请时,法院原则上应当作出撤销并重作判决,如果发现无需行政机关调查以及裁量,则应当作出实体性履行判决。要求作出依职权行政行为的履行判决是法院要求行政机关对第三人作出干预行为的判决。这类判决的适用条件应当比前两类履行判决更加严格,不仅应当满足无需调查及裁量要件,而且需要满足重大性要件和补充性要件,在判决方式上应当采用实体性判决。  相似文献   

7.
刘永廷 《法学杂志》2008,29(2):137-139
对于行政不作为,目前在学术上还没有一致的概念,如何认定行政不作为,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我国在立法上的规定又比较模糊。本文在分析了行政不作为的概念后,通过分析在行政不作为认定上存在的分歧,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行政不作为的构成要件应当包括申请要件、职权要件、期限要件、形式要件和利害关系要件。  相似文献   

8.
裁量不作为既是行政不作为的基本形态,也是行政裁量违法的重要类型,其构成须同时具备裁量权之存在、决定裁量权之享有、决定裁量权之滥用等要件。以法院判决为考察重点展开对裁量不作为构成要件的分析,对于推进行政不作为的类型化研究以及限制裁量权的滥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行政不作为是与行政作为相对应的一种行政行为,与行政作为所不同的是行政作为具有合法性与违法性两种可能,而行政不作为只能是违法的。行政不作为是一种不具有外在表示性的法律拟制行为,它的危害性常常被人们忽视。因此,研究行政不作为对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国家的公共利益、维护行政秩序、树立行政法权威、建立和谐的法治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行政不作为的概念及构成要件着手对行政不作为作了一个浅述。  相似文献   

10.
政府信息公开中的行政不作为可以分为依职权公开中的不作为与依申请公开中的不作为两种类型。信息公开中的行政不作为既有一般行政不作为的共有特征,又有其独有的特点。信息公开中的行政不作为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对其规制需要从立法、行政与司法三个层面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行政立法不作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行政立法不作为,是指特定行政立法机关未依照上位法的规定,未尽到合理的立法责任,在合适时间以合适的方式或者程序,展开立法创制、修订或废止活动的行为。行政立法不作为危及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行政立法机关因此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控制行政立法不作为上,应该强化授权行政立法规则的完善以及妥当地处理好立法裁量权的使用,并加强行政自制、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社会公众对立法不作为的监督。  相似文献   

12.
《合同法》第49条规定的表见代理,在构成要件上虽然无须被代理人存在过失,但须有被代理人的行为与代理权的外观假象之间存在关联性,同时该条规定的“相对人有理由相信”是指相对人善意且无过失。代理权的外观假象既可以是被代理人的积极行为引发,也可以是消极行为引发。表见代理的法律效果是“该代理行为对第三人有效”,被代理人不得主动主张该代理行为的效力。  相似文献   

13.
表见代理源于私法,一直为行政法学界所忽视。行政权行使过程中出现的众多现象与问题,非仅处理内部关系的委托所能解决。代理与委托相伴而生,唇齿相依。代理制度,特别是表见代理制度引入行政法,既能从理论上补充委托之不足,亦在实践中解决行政管理领域无权代理、越权代理情况下行政责任的承担问题,进而确定行政诉讼的被告,化解行政诉讼中存在的现实困难。  相似文献   

14.
谭玲 《政法学刊》2002,19(4):76-79
亲权作为身份权的一种,是父母基于身份关系对未成年子女所生之权利,原则上不得由他人代为行使,但日本民法第833条和第867条则有例外规定,即父母均为禁治产人时,其亲权应由父母的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法定监护是监护的一种,它归于民事主体制度,是指根据法律的直接规定而进行的监督、保护等民事活动。立法例上,一些国家既规定亲权又规定监护,而另一些国家只规定监护。法定代理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而进行的代理,它兼具民事主体与民事法律行为双重内涵,是各国法律均予规范的内容。民法理论上,亲权、法定监护和法定代理三者之间在诸多方面存在着牵连与叠合,同时又具有严格的界限和适用范围,它们对民事法律制度的协调与完善起着互补作用,是民事法律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Xin He  Yang Su 《Law & society review》2019,53(4):1341-1376
Existing literature regards flexibility and authority as key characteristics of informal justice. We further contend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is crucial for informal justice to be effective. We investigate the process of dispute resolution by a Chinese labor agency. Following the life cycles of a sample of 810 labor disputes, we find that this informal justice forum was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made possible by the combination of flexibility and authority. Flexibility means that the agency attracts certain types of cases that are usually screened out of the formal legal system and that agency officials use “informal,” hence flexible, techniques. Authority means that the administrative agency possesses additional powers over the disputants; hence, the disputants are under pressure to follow its suggestions and decision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various cases of informal justice reinforces the importance of combining flexibility and authority. We further demonstrate that flexibility without authority is insufficient and that some informal justice forums are effective because they enjoy both.  相似文献   

16.
《Federal register》1980,45(82):27924-27925
This document amends the regulations for delegations of authority to the Commissioner of Food and Drugs and the redelegation of authority to agency officials. This action is taken because of a new delegation of authority under Title XVII of the Public Health Service Act.  相似文献   

17.
In contemporary glob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private companies are both recipients of as well as contributors to the development and spread of environmental practices, norms, standards, and legislation. One sector that seems to be of particular significance is the environmental consultancy industry. It assists public and private actors in developing environmental solutions and ensur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mpliance by providing particular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assessment skills. However,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environmental authority and agency of companies active in this field. This exploratory study on global environmental consultancy firms is guided by the basic research questions on agency in earth system governance: What is agency? How do actors acquire authority and become agents? How can we evaluate the effects these agents generate?  相似文献   

18.
《Federal register》1993,58(61):17094-17095
Th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is amending the regulations for delegations of authority to redelegate the authority of the Assistant Director for Health to make determinations to close advisory committee meetings to the public to the Commissioner of Food and Drugs (the Commissioner) and other agency heads. FDA is further redelegating this authority from the Commissioner to the Deputy Commissioner for Operations.  相似文献   

19.
公正廉洁执法是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一步深化的重要保障。检察机关在我国政法体系中居于在享有执法权力的同时又被宪法赋予法律监督权力的特殊位置,因此,认真分析检察机关公正廉洁执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落实和推进检察工作科学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