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遥感、传感网、大数据、云计算的快速发展,天空地遥感技术凭借独特的优势已成为灾害监测与评估的重要方式之一.如今,天空地遥感灾损评估系统已取得长足进步,但遥感灾损监测评估仍面临诸多技术挑战.在此背景下,本文介绍了负责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区域协同遥感监测与应急服务技术体系"的专家学者针对遥感灾损监测评估进行的一系列技术...  相似文献   

2.
正每当重大灾害来临,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即进入"应急业务"模式,保持应急值守状态,跟踪灾情信息报送管理,及时评估灾害风险并发布损失预警,开展灾情遥感监测与灾害损失快速评估,为启动预警响应、应急响应(或调整应急响应等级)提供决策支撑;灾情稳定后,通过现场调查(核查)、综合评估等多方法开展恢复重建需求评估,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供决策支撑。面向救灾决策者和社会公众,中心及时提供灾情信息、遥感监测以及综合评估等产品服务。  相似文献   

3.
《中国减灾》2014,(7):28-31
每当重大灾害来临,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即进入“应急业务”模式,保持应急值守状态,跟踪灾情信息报送管理,及时评估灾害风险并发布损失预警,开展灾情遥感监测与灾害损失快速评估,为启动预警响应、应急响应(或调整应急响应等级)提供决策支撑;灾情稳定后,通过现场调查(核查)、综合评估等多方法开展恢复重建需求评估,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供决策支撑。面向救灾决策者和社会公众,中心及时提供灾情信息、遥感监测以及综合评估等产品服务。  相似文献   

4.
正每一次灾害的发生,都是对当前已有减灾技术成色的检验和创新的推动。通过技术手段,及时准确掌握灾害损失,对于应急救援、灾后救助和恢复重建具有重要意义。在过去的十年中,灾害损失统计评估技术不断创新、发展迅速。2014年8月,鲁甸地震发生后,我国第一时间启动灾害损失统计评估工作,通过"地方报""现场核""天上看""模型算"等技术手段,综合得到科学、合理、可信的结果。其中,"地方报"指依据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等规定自下而上报送灾害损失情况,"现场核"即深入灾区开展现场调查,"天上看"指综合利用卫星遥感、航空遥感等技术手段开展遥感监测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5.
《中国减灾》2006,(6):F0002-F0002
5月12-18日,由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国家减灾中心和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共同举办的“山地灾害应急管理专题培训班”在成都举办。来自安徽、广西、湖南等山地灾害多发地区的主管副县长、民政救灾干部共92人参加了此次培训。此次培训班的内容主要包括山地灾害的预防与综合治理、山地灾害的鹿急处置与恢复重建管理、空间信息技术在山地灾害应急处置中的应用等方面。培训期间,学员还实地考察了岷江紫坪铺水电工程等山地灾害防治工程。(国家减灾中心培训部)山地灾害应急管理专题培训班举办$国家减灾中心培训部  相似文献   

6.
正卫星遥感技术具有获取信息速度快、周期短、方法多、数据量大、受环境条件限制少等特点,在防灾减灾救灾方面有着传统灾害监测和损失评估不可比拟的优势。本文介绍了卫星遥感技术在洪涝、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中的应用,以及在四川省数次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响应中,卫星遥感技术对灾害评估、指挥决策等所起到的技术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兴玲 《中国减灾》2004,(11):44-46
空间技术在灾害预警、监测、辅助决策、评估和重建等管理过程中具有空间上的广域性和时间上的动态性等优点,是其他常规技术无法比拟的。综合利用遥感卫星数据,实现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动态的灾害监测,快速的灾害应急响应、进行准确的灾害评估使我国民政减灾工作更加科学化、现代化,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卫星遥感技术是获取洪涝灾害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洪水灾害是突发性事件,具有突然性强、危害性大、持续时间短等特征。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洪水灾害,必须迅速准确地了解水情、水势的进展情况,并及时地对洪水调控做出反应。…  相似文献   

8.
苟玉 《中国减灾》2023,(7):34-37
<正>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遥感技术利用其宏观、动态、综合监测优势,与灾害大范围、高频次和多灾种影响特点高度契合,成为我国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重要的技术支撑手段。本文从遥感技术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优势入手,阐述了遥感技术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案例与在防灾减灾救灾中的具体实践,并对该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基于过程管理的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综合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综合能力是衡量该地区城市灾害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综合评价体系是城市灾害管理的重要课题。本文借鉴了国内外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基于过程管理的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综合能力评价体系,该系统包括灾前预警能力评价、灾中应急能力评价和灾后恢复能力评价等三个分系统以及12个子系统,并用综合评价表对政府部门的应急反应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正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众多灾害的挑战,防灾减灾历来是世界各国空间信息应用与国际合作的重点领域。21世纪全球空间技术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加速融合,我国自主遥感、导航、通信卫星系统相继形成业务化运行能力。目前空间信息技术正在成为国家综合防灾减灾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在孕灾因素研究和成灾规律探索、灾害监测预测与预报预警、灾情应急救援与实时动态监测评估、灾后恢复重建等各个减灾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全面提升了我国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洪涝灾害遥感监测始于20世纪80年代,如今进入了空天地一体化监测阶段。在此期间,卫星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洪涝灾害监测中,如在1998年长江松花江流域洪水、2003年及2007年淮河流域洪水、2016年及2020年长江中下游洪水等灾害中,卫星遥感监测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辽宁省绕阳河洪涝应急监测为案例,综合利用卫星数据,充分发挥多源遥感卫星资源优势,对绕阳河决口影响区水体范围变化、淹没影响开展持续监测分析,为应急管理部相关司局和现场应急抢险救援决策提供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12.
祝明 《中国减灾》2005,(3):29-31
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今年两会上,城市应急和预警机制问题备受委员们的关注。从非典疫情、淮河水患到地震海啸灾情在灾害面前,正在完善的中国救灾应急机制作用凸显。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减灾防灾实力,数字化技术遥感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已经初步建成覆盖所有灾种的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吉林省遭受了松原地震、"利奇马""玲玲"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影响,造成严重的灾害损失。为切实保障受灾群众的灾后生活,省应急管理厅针对灾害情况,迅速启动响应,准确统计、核查灾情,及时调拨物资、下发救助资金,有效有力地兜牢了民生安全保障网。  相似文献   

14.
正5月4日,重庆万州区应急办、区民政局、李河镇人民政府在李河镇平安村联合举行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盲演。盲演在相关部门、镇、村、村民无准备的情况下开展,盲演演练了灾情预警、接警处置、自救互救、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启动响应、查灾报灾、灾情核查、灾情报送、调运物资、集中安置、发放应急救助款物、解除响应等灾害救助全过程。万州区14个镇乡分管领导、民政办主  相似文献   

15.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和环境减灾卫星工程的建设,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灾害遥感监测业务体系已发展成我国防灾减灾重要的支撑业务。业务体系建设现状一、建立了国内外两种数据共享机制。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以环境减灾卫星数据为基本数据源的基础上,与国内外有关单位及组织建立了稳定的数据共享机制。二、建立了常规与应急两种工作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灾害评估"一词由来已久。过去,灾害评估主要服务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多是对于灾情及其损失的评估。如今,灾害损失与应对工作评估逐渐贯穿灾害管理全过程,对综合减灾、救灾救助、恢复重建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越来越重视发挥灾害损失与应对工作,提高其支撑应急管理决策和灾害风险防范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建立了一套自然灾害情况统计的指标体系和调查制度,明确了灾害损失评估的指标内容。  相似文献   

17.
<正>卫星遥感作为一项重要的空间信息获取技术手段,在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灾害发生后,凭借实时性强、可大面积同时观测、连续观察等优势,卫星遥感技术能够提供直观准确的灾情信息,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更加高效、快捷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北京"7·21"暴雨灾害暴露出政府在灾害应急管理及预警机制方面的不完善:政出多门,信息不畅,缺乏统一指挥协调的管理机构,预案操作性、可行性不强,导致抢险救灾不力。我国应制定《灾害应急管理法》,依法防灾治灾;建立统一协调的灾害应急管理机构,加强灾害预警与危机处置管理;建立城市居民避险自救、防灾减灾知识技能学习演练机制;建立社会化的抢险救灾联动机制,以应对灾难危机。  相似文献   

19.
<正>本文对美国“卡特里娜”飓风和“伊恩”飓风应急处置和灾后恢复等工作进行对比,从灾害概况入手,梳理分析美国近15年来在救灾响应政策和机制、应急预警发布和疏散机制、灾后恢复赔偿机制、承灾体抗灾韧性等方面的变化,并从技术和保险的角度提出建议,以期为读者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减灾》2007,(1):F0002-F0002
2006年,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尤其是台风和旱灾等极端性气候事件来势猛、强度大,灾害损失严重。综合各项灾情指标判断,2006牟是本世纪以来我国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一年,也是1998年特大洪涝以来灾害最为严重的一年。一年来,国家减灾委员会、民政部针对各地灾情,按照《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规定启动应急响应40次,其中四级响应32次,三级响应8次。灾害发生后,国务院相关部委及时应对、密切配合,全面部署抗灾救灾工作,各地政府也及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全力开展抢险救援和灾后救助工作。2006应急响应在行动$国家减灾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