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近10年来的平安浙江建设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进一步深化平安浙江建设,要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主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着力点,不断提升平安浙江建设的层次和水平.实践中,要进一步完善平安浙江建设组织领导体系、工作体系和目标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2.
正十年平安建设,为浙江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本刊从2005—2012年度连续8年获得平安市县称号的57个市、县(市、区)中约请了部分县(市、区)委书记,围绕"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深化平安浙江建设"主题,谈成功经验和未来实践,供参考借鉴。平安促进和谐,平安推动发展,平安绘就幸福。我们秉承"让每一寸土地都有精细化管理,让每一户人家都有心贴心服务"理念,建立"平安365"社会服务管理机制和"17654"民主民生互动平台,全面推进社会协同治理。——中共杭州市上城区委书记缪承潮  相似文献   

3.
《今日浙江》2014,(6):1-1
正建设平安浙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准确把握发展规律、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到今年刚好是10周年。10年来的实践已经并将进一步证明,建设平安浙江是我省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平台和抓手,是谱写好"中国梦"浙江篇章的前提和保障。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系统总结建设平安浙江的实践经验,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着力解决深层次问题,努力建设基础更牢、水平更高、人民群众更满意的平安浙江。  相似文献   

4.
胡虎林 《今日浙江》2007,(10):50-51
自省委提出建设"平安浙江"、"法治浙江"重大战略决策以来,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广大干警,勇于实践、探索、创新,认真履行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职能,在推进"平安浙江"特别是"法治浙江"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 浙江的这一重大举措走在了全国前面邹建中:朱总,您此次作为省人大代表,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还在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的基础上,向"两会"提交了6个议案,并且个人还递交了17个建议和1个意见。我发现,您对"建设平安浙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这个主题特别关注。您能谈谈"平安浙江"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吗?朱评:好的。建设平安浙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这是去年浙江省委11  相似文献   

6.
2004年5月省委作出建设"平安浙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战略部署以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对建设"平安浙江"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始终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贵在落实、贵在坚持"的要求,加强领导、齐抓共管,创新机制、完善制度,综合治理、标本兼治,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巩固和发展了我省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7.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把建设平安浙江放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来谋划、来推进,不断提高平安浙江建设现代化水平. 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拓展提升平安建设内涵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然要求建设安定和谐、文明有序的平安社会.  相似文献   

8.
正建设平安浙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省委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2004年1月,习近平同志在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提出了建设平安浙江的战略构想。在当年5月的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上,作出了建设平安浙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战略决策,对建设平安浙江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建设平安  相似文献   

9.
最近,中央领导同志先后对我省建设“平安浙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这对于我们扎实推进“平安浙江”建设,努力做好浙江各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央领导同志明确提出建设“平安浙江”贵在落实、贵在坚持,这是党中央对浙江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深入贯彻中央领导这一重要批示精神,狠抓建设“平安浙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这一重大战略决策部署的落实工作,并一以贯之、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地抓下去。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对建设“平安浙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0.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应对国际国内环境重大挑战、推进"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一年.2009年的"平安浙江"建设,要以服务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首要任务,以维护人民利益为根本,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以坚持发展"枫桥经验"为抓手,扎实推进基层平安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平安建设总体水平,为成功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为加快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1.
“原则”与“数量”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词汇。“原则”,是指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数量”,则是指通过计量单位表现出来的事物的多少。然  相似文献   

12.
13.
格里芬借用的概念—“祛魅”和马克思在早期著作中引入的“异化”概念都蕴含了一个相近的思想批判主客体的分离。但由于两人所处的时代、肩负的使命和建构理论的目的不同,这两个概念又反映出二者思想上的巨大分歧。对此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当代西方哲学,正确评价以格里芬为代表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鲁迅是现代中国迄今无人超越的伟大思想家、文学家。他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他后来走上了“一条中国知识分子唯一正确的道路”,“终于成为了共产主义者”;而在于他为中华民族贡献了别人无法贡献的、他个人独有的东西;而这种贡献是早在五四时期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15.
市场化在农村的推进全面地改变了过去计划体制下农村的传统块状结构组织和整体性社会结构.与此同时,过去"生产队"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失去了原有的效果.因而要从思维认识上转变到农民现代化的核心主题上,改过去"单位化"动员为"市场化"组织调控,才能使新形势下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有效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述了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两个论断共同的历史观基础和历史经验基础 ,及其在内容上的内在一致性。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 ,反映了两代领导集体之间一脉相承的继承和发展关系 ,反映了本世纪最后二十多年历程中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胜利发展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7.
从"认识论"向"本体论"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发表了《实践论》一文,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创立后又一次将实践问题提上了哲学的议事日程。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人们已经看到,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包括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在内的几乎所有现存的一切,都成了实践的对象。实践的问题不仅是认识论问题,而且是本体论问题。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提出实践问题并成功地指导了一个多世纪世界性的革命运动后,正在回归到实践本体上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21世纪的发展前景召唤着我们必须重视《实践论》的再研究和再评论。这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引…  相似文献   

18.
罗静 《前沿》2010,(24):46-48
我们党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思考,经历了从"共同富裕"到"和谐社会"的发展。如何考察"共同富裕"与"和谐社会"理论之间的关系,这种发展也告诉我们在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永远没有唯一的、现成的、永恒不变的答案。如何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1990-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我国法院工作主题经历了由“稳定”到“公正与效率”的变化。分析引起我国法院工作主题变化的经济原因,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走向。  相似文献   

20.
“侦查虚拟化”、“虚拟侦查”是伴随智能犯罪高发、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侦查而来的新名词.这一新概念的提出引发了作者的思考:究竞何谓虚拟化?虚拟化这个概念在侦查中的应用是否得当?是否会带来新的问题?从“虚拟”一词的本源词义入手,对当前学界中的“侦查虚拟化”等观点进行详细解读.有助于揭去“虚拟化”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