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完整的pAPN序列通过同源重组克隆入慢病毒表达载体pLVX-mCherry,并将该重组质粒pLVX-mCherry-pAPN与慢病毒包装质粒pLP1、pLP2、pLP-VSVG共转染293T细胞,在293T细胞中包装成含目的基因的重组慢病毒。将收获的重组病毒感染Vero细胞,经过嘌呤霉素筛选和细胞有限稀释法,筛选出表达pAPN的细胞。通过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证明了所获细胞株能够稳定表达pAPN蛋白,命名为Vero-APN-B6。IFA试验和TCID50试验结果表明:与Vero细胞相比,Vero-APN-B6更能促进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增殖。利用该细胞株成功地从猪小肠组织中分离到了PEDV SC-MS株;经过鉴定该毒株为变异毒株。  相似文献   

2.
根据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CH/S株M蛋白的基因组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采用RT-PCR方法扩增出M基因,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栽体pMXB10,构建了重组质粒pMXB-M,经测序鉴定正确后转化感受态细胞BL21(DE3),并进行了IPTG诱导表达.结果显示,重组茵pMXB-M表达的融合蛋白MBP-M-CBD(rM)...  相似文献   

3.
为在昆虫细胞中表达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S和M蛋白,并探讨S和M蛋白能否自动组装成病毒样颗粒(VLPs)分泌至培养基中,本研究构建了 3种不同的重组质粒(pFastBac-S、pFastBac-M和pFastBac-S-M),转化入DH10Bac感受态细胞,经蓝白斑筛选及PCR鉴定获得重组Bacmid,通过转染...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表达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纤突糖蛋白(S1)的重组乳酸乳球菌口服免疫动物诱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本研究从PEDV SDLY株中扩增得到S1基因序列,构建pMG36e-S1重组质粒并将其电转至乳酸乳球菌MG1363感受态细胞中,制备表达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1蛋白的重组乳酸乳球菌。应用SDS-PAGE、Western-blot鉴定目的蛋白的表达。将重组菌口服免疫新西兰大白兔,中和试验检测小肠黏膜和血清中的中和抗体效价,间接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特异性IgG。结果显示,该重组菌能够有效引起动物体产生较高水平血清IgG和一定量的黏膜免疫中和抗体,表明该重组菌表达系统能刺激动物系统产生免疫应答,具有作为口服疫苗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根据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HuN株S1蛋白的基因序列(GenBank:JQ517274)构建哺乳动物细胞重组表达质粒pIRES-S1。利用电转法将pIRES-S1转染至ST细胞,经过G418加压筛选、Western-blot检测、悬浮驯化后,得到能表达S1蛋白的ST稳转细胞池。Western-blot结果显示,S1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以S1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初步建立间接ELISA方法,并对PEDV临床血清和进口种猪PEDV阴性血清进行检测,以血清中和试验为标准,结果显示,该ELISA方法敏感性为96.3%,特异性为97.7%,与血清中和试验具有很高的一致性(kappa值=0.882,P0.05)。应用ELISA方法对PEDV返饲猪跟踪血清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准确地评估感染猪体内PEDV IgG抗体水平消长规律。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基于S1蛋白的ELISA方法具有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可用于临床猪血清中PEDV抗体的检测,为猪群PEDV的免疫评估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6.
将克隆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全长S基因插入pAdTrack-CMV穿梭质粒中,形成的转移质粒pAdTrack-CMV/S线性化后,用pAdEasyTM系统电转化含有腺病毒骨架载体pAdEasy-1的感受态大肠埃希氏菌BJ5183,经同源重组,构建了含有全S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经酶切充分暴露反向末端重复序列后,与脂质体混合转染AD-293细胞,成功获得了AD-S复制缺陷型腺病毒,经检测证实,AD-S稳定性好,安全性高。转录水平检测证实,S基因得到了转录;荧光检测发现,外源蛋白已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7.
热休克蛋白40(Hsp40)作为Hsp70蛋白的分子伴侣,在病毒生命周期中扮演重要角色,笔者拟通过慢病毒感染技术分别建立Hsp40基因过表达和沉默的猪肺泡巨噬细胞系,为以后开展猪Hsp40蛋白调控猪圆环病毒2型(PCV2)复制的机制研究提供有效模型。提取猪肺泡巨噬细胞(PAM)的总RNA,反转录成cDNA后用于Hsp40基因编码区的扩增,并将其克隆到慢病毒过表达载体pCDH-CMV-MCS-EF1-GreenPuro。测序正确后,设计针对Hsp40基因的4条shRNA干扰序列和1条阴性对照序列,并将其分别插入到慢病毒干扰载体pCDH-U6-MCS-EF1-GreenPuro。将上述6个载体分别与3个辅助载体pVSV-G、pRev和p Gag/Pol共转染293T细胞进行病毒包装,测定其滴度后用于感染PAM细胞,采用RT-qPCR和Westernblot方法对Hsp40的表达效果进行鉴定。猪Hsp40基因过表达和沉默重组慢病毒的获得为进一步研究Hsp40蛋白对PCV2复制的影响和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制新型、有效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疫苗,本研究以乙肝核心抗原蛋白(HBcAg)作为多表位免疫原的载体蛋白,将PEDV S蛋白中的3个B细胞表位基因与S1截短序列基因串联后,插入到编码HBcAg的免疫显性区的基因中,构建重组质粒HBcAg-PE,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表达。重组蛋白HBPE经过纯化和Western-blot鉴定后,以不同剂量的重组蛋白通过肌肉注射途径免疫BALB/c小鼠,对其免疫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显示,重组蛋白HBPE在BL21(DE3)中以沉淀形式表达,纯化、复性后的重组蛋白HBPE能够与PED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重组蛋白HBPE能够刺激小鼠产生抗PEDV特异性抗体,同时可以产生相关的Th1型和Th2型细胞因子。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构建了PEDV重组B细胞复合表位抗原HBPE,并在小鼠模型中初步评价了其免疫原性,为今后新型PEDV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将猪细小病毒分离株LJL12 VP2基因和猪瘟病毒多肽基因E290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Mel Ba-cA,将该重组质粒与Bac-N-Blue DNA共转染昆虫细胞,并对表达产物进行分析,构建了表达猪瘟病毒T细胞表位和猪细小病毒VP2融合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结果显示,获得了含VP2基因和E290基因的重组质粒pM-VP2-E290,昆虫细胞sf9的表达产物经SDS-PAGE、Western-blot检测后确定所表达的蛋白质分子质量大小约为67 ku,且具有天然蛋白的抗原特性。免疫电镜观察可见表达产物形成的病毒样颗粒。证实,成功构建了同时含有PPV VP2基因和CSFV特异性T细胞表位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并在昆虫细胞中得到了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基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 S2截短蛋白,建立了特异性IgG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用于临床PEDV特异性抗体水平的监测.前期筛选了富含中和表位的S2截短基因,体外表达后作为ELISA包被抗原,用于捕获PEDV IgG抗体,以山羊抗猪HR...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制猪戊型肝炎(HE)基因工程疫苗,设计引物扩增猪戊型肝炎病毒(HEV)的基因片段LB1、LB2、LB3,分别与真核表达载体pEASY-M1Expression Vector直接进行T-A连接,构建得到了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EASY-LB1、pEASY-LB2、pEASY-LB3。将这3个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分别转染293T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目的基因,并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和Western-blot鉴定。结果显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EASY-LB1、pEASY-LB2、pEASY-LB3在转染的293T细胞中均可表达一约20.5ku的目的蛋白,且具有良好的HEV抗原性。本试验获得的3个HEV ORF2连续片段的候选核酸疫苗为今后进一步研制HEV核酸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反应原性较好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S基因片段,利用生物学软件对PEDV S基因进行了抗原位点分析,在不破坏线性抗原位点的前提下将S基因分为连续的4段进行表达,Western-blot检测表明,S1、Ps420、S2、S3蛋白都有很好的抗原性.纯化这4种蛋白,并免疫家兔,分别制备了S1、Ps420、S2、S3抗血清,间接ELISA检测结果显示,这4种抗血清都能识别细胞培养的PEDV,其中S1抗血清的反应性最好,其P/N值达到8.01,其次为Ps420抗血清.免疫荧光试验表明,S1、Ps420抗血清能识别天然的PEDV病毒粒子.提示,S1、Ps420抗血清在病原检测诊断中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昆虫细胞上表达重组猪干扰素L3(rPoIFN-L3)进行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研究。首先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blot验证rPoIFN-L3表达,并用Protein A亲和层析柱进行蛋白纯化;采用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水疱性口炎病毒(VSV~*GFP)检测rPoIFN-L3的抗病毒活性,含rPoIFN-L3的细胞上清的抗病毒活性为1×10~3AU/mL,纯化的rPoIFN-L3抗病毒活性为5×10~5AU/mg。进一步对纯化的rPoIFN-L3蛋白在IPEC-J2细胞上进行抗PEDV活性探究,结果显示,rPoIFN-L3可呈剂量依赖性抑制PEDV复制,并且上调相关干扰素-刺激基因(ISGs)的表达。由此证明,本研究表达的rPoIFN-L3具有抗病毒活性,并可有效抑制PEDV在IPEC-J2上的复制,对预防和治疗PEDV感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制备猪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1(SOCS1)的多克隆抗体,采用RT-PCR扩增猪SOCS1基因序列,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8a-pSOCS1,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在不同温度、IPTG浓度、诱导时间等条件下进行表达,确定最佳表达条件,并对重组蛋白pSOCS1进行纯化。以表达的重组蛋白pSOCS1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经4次免疫,间接ELISA测得抗体效价达到1∶51 200。Western-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表明,该多克隆抗体可与pSOCS1重组蛋白和经HEK293T细胞过表达的pSOCS1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证明pSOCS1重组蛋白免疫原性良好。本研究为后续制备单克隆抗体、研究猪SOCS1相关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构建可有效抵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入侵的诱导黏膜免疫反应的核酸疫苗,采用RTPCR方法扩增了PEDV SC-L株的S基因主要抗原编码区域(简称S1),插入pMD19-T载体,构建载体pMD19-T-S1,再将S1基因片段插入双启动子真核表达载体pVAXD中,构建了pVAXD-S1表达载体。经免疫荧光法鉴定S1基因可在COS-7细胞中正常表达后,将pVAXD-S1电转入减毒鼠伤寒沙门菌SL7207中,构建了携带S1基因的重组减毒沙门菌SL7207(pVAXD-S1),并对该重组菌株的生长曲线、携带质粒的稳定性、口服小鼠的安全性及目的基因在体内转录等特性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SL7207(pVAXD-S1)在含卡那霉素(100μg/mL)的培养环境中稳定性良好,以每只1×109 CFU口服免疫BALB/c小鼠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携带的S1基因能在小鼠回肠末端组织内正常转录及表达。本研究为深入开展减毒沙门菌疫苗菌株SL7207(pVAXD-S1)的免疫评价及构建PEDV与其他抗原基因联合免疫DNA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种长度大于200 nt的非编码RNA分子,在调节多种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本团队前期研究发现,宿主的lncRNA表达谱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后发生显著变化。本研究选择其中一条差异表达的LncRNA TCONS_00009606(LncRNA9606),以研究它对PEDV复制的影响。为此,本研究首先检测LncRNA9606在PEDV感染后不同时间点的动态表达变化。结果,PEDV感染显著上调LncRNA9606的表达。随后对猪肠上皮细胞、派伊尔氏淋巴集合结以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LncRNA9606的表达丰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派伊尔氏淋巴集合结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LncRNA9606含量显著高于小肠上皮细胞系细胞,并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中。在LLC-PK1细胞中过表达LncRNA9606后,PEDV复制水平显著降低。由此可见,LncRNA9606可在LLC-PK1细胞中抑制PEDV病毒的复制。  相似文献   

17.
拟获取稳定表达bta-miR-222的MDBK细胞株,为后续探索bta-miR-222在MDBK细胞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本研究使用PCR技术,从MDBK细胞基因组与pEGFP-N1质粒中扩增pri-bta-miR-222和GFP片段,胶回收,先克隆于pMD18-T载体中,转化入大肠杆菌,酶切鉴定及测序正确,再克隆于pCDH-CMVMCS-EF1-Puro载体,构建含bta-miR-222基因的miRNA慢病毒重组质粒pCDH-miR-222-GFP。将pCDHmiR-222-GFP与两个包装质粒PSP、PMD共转染293T细胞,制备含bta-miR-222基因的重组慢病毒V_(PCDH+miR-222)。用制备成功的慢病毒V_(PCDH+miR-222)感染MDBK细胞,经Puromycin嘌呤霉素筛选,荧光显微镜观察感染效率。结果显示,pCDH-miR-222-GFP过表达质粒构建成功,序列比对符合率达100%。将pCDH-miR-222-GFP、PSP和PMD共转染后,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到293T细胞分布大量的荧光,说明成功构建了重组慢病毒V_(PCDH+miR-222),经Puromycin嘌呤霉素筛选10代后,V_(PCDH+miR-222)在MDBK细胞中仍具有感染效率。本研究成功获取稳定表达bta-miR-222的MDBK细胞株,为进一步研究bta-miR-222在病毒感染MDBK细胞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构建稳定干扰(IFITM1)基因表达的猪空肠上皮细胞系J2-KD(knockdown,KD),并研究干扰IFITM1表达后对伪狂犬病病毒(PR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感染的影响。应用基因克隆技术,构建pLKO.1-EGFP-Puro-IFITM1重组载体,与慢病毒包装质粒共转染293FT细胞,产生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表达IFITMshRNA的慢病毒,48 h后收集病毒上清。用收获的慢病毒感染猪小肠上皮细胞(J2细胞)后,经过嘌呤霉素筛选及细胞有限稀释法,通过RT-PCR鉴定后,获得稳定干扰IFITM1基因的细胞系,并由MTT法验证干扰IFITM1表达对J2细胞生长无影响,将成功构建的干扰IFITM1表达的J2稳定细胞系命名为J2-KD。分别用PCV2、PRV和TGEV感染J2-KD细胞,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病毒的复制情况。结果显示,成功建立了稳定干扰IFITM1表达的J2细胞系(J2-KD);在J2-KD细胞中PCV2和TGEV病毒复制拷贝数出现升高,而PRV出现降低的现象。表明,干扰IFITM1基因明显抑制PRV病毒复制,而促进TGEV和PCV2的复制,这为进一步研究猪源IFITM1蛋白功能及阐明其抗病毒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将西尼罗河病毒(WNV)的主要免疫原性基因prME插入HIV-1慢病毒载体pHR中,构建了转移质粒pHR-WNV/prME。在脂质体介导下,将该质粒与p△8.2、pVSV/G共转染293T细胞,48h后收获细胞上清。将上清转导正常的293T细胞,通过报告基因荧光观察、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表明,利用HIV-1慢病毒载体系统包装得到了假型病毒,可以高效转导293T细胞,并实现了WNVprME基因在被转导细胞中的表达,从而为基于慢病毒载体的WNV新型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构建以猪圆环病毒2型(PCV2)为载体,表达O型口蹄疫病毒(FMDV)中和表位的重组病毒,将FMDV-VP1蛋白中和抗原表位(第141~160位氨基酸)插入PCV2-ORF2编码的Cap蛋白C-末端,利用感染性克隆技术拯救出1株表达FMDV-VP1的中和抗原表位PCV2重组毒株(命名为recPCV2-CL-VP1);采用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试验、捕获ELISA和免疫电镜技术鉴定该重组病毒。结果表明,在重组病毒感染细胞中检出PCV2特异性抗原及VP1表位抗原;重组病毒的形态学特征与亲本病毒相似,可采用PCR和ELISA法相鉴别;拯救毒株的繁殖能力较亲本毒差,经细胞连续传10代,体外培养增殖性能稳定。证实成功构建了1株表达FMDV-VP1中和抗原表位的PCV2重组病毒,为进一步研制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