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这方孕育了华夏文明的神奇土地,史有“表里山河”、“人文祖地”之称,“物阜民勤、人杰地灵”之誉。历史曾深情地选择了这方水土———最早的“中国”在这里诞生、奠基,华夏文明的基因血脉在这里萌发、传承、凝聚。自古三晋乃龙行之地,多少天之骄子,风流人物,在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作为华夏文明发祥地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在今天更显示出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建设先进文化的进取态势和充分的自觉、自信。“华夏文明五千年,五千年文明看山西,表里山河千秋业,三晋英杰有后人。”我们应永远铭记先辈的业绩,继承其人文精神,弘扬其民族正气,继往开来,创造出中华文明更加灿烂辉煌的新世纪。从本期开始,我们将连续为大家介绍山西历史名人。  相似文献   

2.
孟苗 《今日山西》2004,(1):20-21
从远古时期的尧天舜日,到盐池思古,先民耕作渔猎,迎来了华夏文明的曙光;从晋国叱咤风云,敢为人先的伟大业绩,到云冈北魏时期多种文化碰撞,西方佛教化为本土文明;从古槐移民们背井离乡,眷恋故土的离情别感,到晋商突起,山西票号独领风骚打造天下最富……一部民族交响组曲以雄浑的气势,明快的节奏,高昂的音调,浓郁的地域特色,演奏出华夏五千年的历史辉煌,演奏出三晋儿女的自豪———华夏文明看山西。由省委宣传部精心策划推出的又一文化精品“华夏文明看山西———民族交响组曲《华夏之根》”,在山西电视台以2004年元旦音乐会的形式隆重推出。…  相似文献   

3.
晋文 《前进》2005,(11):34-36
根据省委、省政府安排,由省委宣传部、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省文化厅、省文物局、省旅游局联合主办的“华夏文明看山西”经济文化艺术周于2005年4月21日至28日在广州及珠三角,5月18日至5月24日在上海及长三角先后举行。这是继2004年底在北京举办的“华夏文明看山西”文化艺术周之后,我省举办的重要对外宣传活动。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十项:一,“华夏文明看山西”经济文化艺术周开幕式;二,《崛起的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山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展》;三,晋商题材新创话剧《立秋》展演;四,晋商题材大型舞剧《一把酸枣》展演;五,综合反映山西历史文化特色的大型民族交响乐《华夏之根》展演;六,《华夏文明看山西——历史人物画展》;  相似文献   

4.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人们常说“华夏文明看山西”,主要是指中国最早的文明社会出现在山西南部,即尧、舜、禹的活动中心都在山西南部。五千年文明史给山西遗留下大批珍贵文物,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9处,位居全国第一。现存各类古建筑18118处,唐代以前的彩塑12700尊,古代壁画24000余平方米,均居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5.
黄丽 《今日山西》2004,(12):15-18
于12月10日在京结束的《华夏文明看山西》文化艺术周引领首都观众一步步感知了华夏文明,感知了厚重山西的今与昔。敏锐的北京人发现,这次山西人的成功首先在于山西人的自信,在于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华夏文明看山西。山西的传统文化绝对是世界文化银河中最灿烂的星辰,山西的传统文化让所有的山西人充满了自信。它是绝美的,它有足够强大的光芒令世界动容。《华夏文明看山西》追求的正是这种既有自己深厚根底又不断汲取外界养分的文化。从内容选择上,观众可以看出对这一理念的身体力行。走进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的“山西古代壁画精品展”,那一幅…  相似文献   

6.
去年岁末,“华夏文明看山西”文化艺术周期间,包括话剧《立秋》、舞剧《一把酸枣》、民族交响乐《华夏之根》、山西古代壁画精品展、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赵树理文学奖评奖等在内的“步历史遗韵,寻文明根脉,看中国山西”主题文艺活动,使京城沐浴在浓重的黄河文化氛围当中。“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这句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老话,一时在京城被高频率提及。赞不绝口“华夏文明看山西”———“老西儿”大旗所向京城,令见多识广、坐而论道的京城人不禁想探个究竟。据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申维辰在山西文化艺术周闭幕式上说:此次仅3台演…  相似文献   

7.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精心筹备,《华夏文明看山西———历史人物画展》于2003年9月27日至10月7日、10月23日至11月3日分别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和太原中国煤炭博物馆隆重展出,引起了强烈反响,获得了圆满成功。《华夏文明看山西———历史人国艺术研究院和北京电影学院协办的一次大型画展。画展是继去年成功推出“华夏文明看山西”大型文化旅游展后,我省全力打造“华夏文明看山西”文化品牌,深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本次画展共选取140余位山西籍历史文化名人为创作原型,邀请“.当今国画界百余位知名的人物画家参与了创作。画展分《文明…  相似文献   

8.
“华夏文明看山西”经济文化艺术周(珠江三角洲)活动是继2004年12月在首都北京成功举办“华夏文明看山西”文化艺术周之后,山西省在广州举办的一次大型经济文化交流活动。艺术周活动于2005年4月21日至27日在广州、深圳及周边地区展开,这次活动共涉及艺术周开幕式、崛起的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山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展、晋商题材新创话剧《立秋》展演、晋商题材大型舞剧《一把酸枣》展演、综合反映山西历史文化特色的大型民族交响乐《华夏之根》展演、历史人物画展、古代壁画精品展、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摄影精品巡展、“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旅游推介会及精品展和艺术类展演活动综合座谈会等十项内容。文化艺术周活动在珠三角地区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入潮好评,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相似文献   

9.
文化的本质和核心只能是宗教、信仰等核心价值观。在一个文明中,核心价值观是各种“文化”的总开关和制高点,它渗透到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习俗文化、物质文化等方方面面。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但不是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可以被称为“义明”,只有产生了属于自己的达到宗教、信仰高度的核心价值观,才配称为“文明”。中华文明或日华夏文明是与两方基督教文明同样高度的文明。河洛文化是华夏文明的核心,河洛文化的本质是信仰、是核心价值观,河洛义化是具有高度超越性的文化。  相似文献   

10.
四月的广州,花团锦簇,风光旖旎,正在召开的第97届广交会,让这座开放的城市随处可嗅到浓浓的经济气息。恰逢此时,以“华夏文明看山西”为主题的经济文化艺术周挺进了珠江三角洲,于4月21日在广州拉开了“华夏文明看山西”经济文化艺术周的大幕。在广州市中心地带,从广州艺术博物院门口到广州军区礼堂,印有“华夏文明看山西”经济文化艺术周的各类大型招贴画与大幅宣传广告随风招展,在阳光和绿树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绚丽耀眼。一时间,晋风、晋情、晋韵扑面而来,“华夏文明看山西”经济文化艺术周成了广东宣传文化界和专家学者,及各类媒体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
苗春 《今日山西》2004,(12):13-14
12月3日至10日,京城劲刮晋风。山西省有关部门联合举办的“华夏文明看山西”文化艺术周在首都引发了较大反响。3台原创性演出,包括话剧《立秋》、舞剧《一把酸枣》和民族交响乐《华夏之根》共演出13场,迎来观众18000多人次;山西古代壁画精品展和平遥国际摄 影大赛摄影精品展在劳动人民文化宫展出7天,参观者也突破了万人;艺术周期间有关“赵树理文学奖”的一些奖项将由山西面向全国评奖的消息,更是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这项着眼于华夏文明的底蕴,试图用现代的理念、市场化的操作办法打造文化品牌的活动,集中展示了…  相似文献   

12.
刘加志  赵玉祥 《前沿》2009,(6):192-194
传统华夷观以文化来作为华夏和夷狄的分判:“华”、“夏”指的是华夏族,是文明进步、文化优越的指称;“夷”、“夷狄”原是华夏族对非华夏族民族的统称,是相对文明、文化低落的指称。其主要内容有:诸夏一体、贵华贱夷、五服之制、用夏变夷等思想。  相似文献   

13.
千万里寻根到三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古为晋国的领地,故别称“三晋”。这里地处黄土高原,蕴藏了大量的文化遗产,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相当一部分远古神话在这里传为流传。其中仅与人生之源的“根”有关的就不只一地,令世人瞩目。  相似文献   

14.
白惠林 《今日山西》2004,(12):24-27
12月9日晚,带着远古的呼唤,大型民族交响乐《华夏之根》走进世纪剧院,为首都人民呈现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10日,京城音乐界的专家学者走进民族饭店,对《华夏之根》大型民族交响乐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们认为这台音乐会不论从思想还是艺术上来讲,都是很精彩的。他们希望《华夏之根》能够增加历史的厚度,音乐材料运用面也再宽泛一些,争取把它打造成“全国粮票”,走出山西,走出中国。  相似文献   

15.
正山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早在180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就已经开始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表里山河的独特地理形势、绵延不绝的历史文化传承、人才辈出的生动壮阔画卷,不仅使山西历史文化呈现出完整性、先进性、包容性等显著特征,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清晰而鲜明的印记,而且对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辐射力、渗透  相似文献   

16.
山西,因地处太行山之西而得名。春秋战国时属晋国地,故简称晋。公元前453年,赵、魏、韩三分晋国,因而又称“三晋”。山西位置扼险守要,境内资源丰富,文化源远流长,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山西地下埋藏着不尽的宝藏,其分布广、种类多、储量大。已探明的矿产117种,探明储量居全国前10位的有24种。其中煤炭资源得天独厚,素以“煤乡”著称。“人说山西好风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还为山西留下丰富的人文资源。山西古代建筑数量之多和艺术价值之高,在全国首屈一指。据统计,山西宋金前的木结构建筑有106处,占全国70%以上…  相似文献   

17.
《两岸关系》2001,(6):41
4月29日,由华夏经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办的华夏经纬网(http://www.huaxia.com)在北京正式开通。 华夏经纬网由两岸要闻、神州了望、台湾视窗、海峡聚焦、交流交往、服务热线、文化长廊7个频道和48个栏目组成。其宗旨是:“弘扬华夏文明、凝聚民族精神、关注海峡两岸、促进和平统一”;以“追踪新闻热点、反  相似文献   

18.
申维辰 《前进》2005,(5):4-5
编辑出版《山西文学大系》是我省建设文化强省的重点工程。它的出版是我省出版界的一件盛事,也是我省文化界的一件盛事。对于展示华夏文明,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强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它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山西在华夏文明发展进程中做出的重要贡献。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以晋南、豫西为代表的晋及三晋地域是中华本土孕育的文明中少有的没有发生文明断裂和失落现象的区域。我们可以从古史中关于尧、舜、禹的传说追溯到距今4-5千年的陶寺文化、一万年的柿子滩文化和13万年前的"丁村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化道路特殊性研究的关键难题是,如何通过华夏历史经验去找出驱动一个文明形成的核心动力要素(包括物质与精神的相互作用).河西走廊的文明史意义是双重的,对西方文明是2000年的丝绸之路,对华夏文明是4000年的玉石之路.没有它输送给中原的昆仑山和田玉物质,就没有华夏文明“化干戈为玉帛”和“君子比德与玉”的核心价值观.反过来看,若没有中原文明的玉石神话作为驱动,西部的美玉就会像大自然安排的一切石头一样,至今仍然纹丝不动地安睡在巍巍昆仑的山野与河床中.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地处中国中西部的黄土高原东部、黄河中游地带,因位居太行山以西而得名,在两千七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这里是晋国的领土,故简称“晋”,并沿革至今,“三晋”为泛称。在700多年前的元朝,开始设置“河东山西道宣慰使司”,辖今山西全境。1369年4月(明朝洪武二年)改称“山西承宣布政使司”。清朝正式称“山西省”,相沿至今。山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大量的考古材料和文献记载表明,早在180万年前,我们人类的祖先就已经开始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介绍源远流长的山西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