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说到激励方式,人们很容易就想到薪酬激励.虽说没有薪酬激励是不行的,但仅有薪酬激励是不够的。有两个问题我们要注意到:第一,正如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也没有绝对相同的员工。那么,我们就不能以一种激励手段来激励所有的人,激励有时还需因人而异。第二,不同的阶段员工会有不同的需求,激励手段应多样化。以满足员工不同层次的需求,不能以不变应万变。具体有以下几种方式可借鉴。  相似文献   

2.
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很多管理者经常抱怨员工能力不行,完不成期望的工作目标,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员工的能力,而在于管理者能否给员工更多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机会,能否通过一些有效的激励手段来促进员工不断挖掘个人潜能,从而实现与企业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试析双因素理论在激励不同类型员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在激励员工时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将激励问题简单化。许多管理者潜意识中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即,所有员工的需要都是一样的,其实,不同类型的员工有不同的需要,同一个员工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需要。本文探讨了双因素理论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对激励不同层次员工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4.
劳动经济学范式下知识团队的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员工日益成为创造企业绩效的主体,知识员工在工作模式上的重要特征使知识团队工作成为一种常见的合作形式。知识团队作为一个动态集体,必然存在团队成员理念与工作方式上的差异,进而产生团队冲突,知识团队冲突大体上分为两种博弈,即成员个人层次冲突和团队组织层次冲突。本文通过对这两种类型的知识团队冲突博弈过程进行分析,认为在不同条件下均需要有更高一层的管理者制定出符合整体利益与工作目标的绩效评价标准与激励措施,以提高知识团队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企业文化激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激励手段,通常为人们所忽视。企业文化不同所构成的激励作用是不一样的。精神文化激励的时效长、强度大、范围广,是对员工精神世界深层次的激励;而物质文化的激励时效短、强度较弱、范围相对较小,是对员工精神世界浅层次的激励;制度行为文化的激励作用介于二者之间。企业氛围的激励作用不可低估,它可以激发员工的爱心、进取心、自觉性。  相似文献   

6.
张金营 《前沿》2006,(10):44-46
现代企业面临日益激励的市场竞争,企业欲在竞争中获胜,就必须充分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加企业内部的执行力和工作绩效.本文从激励对于现代企业的重要意义及管理者在运用激励手段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的同时必须注重激励的有效性这一角度出发,探讨了作为一种持久和能够提供内在强大动力的激励手段的"工作激励",它的溯源及在现代企业中管理中的重要价值,并总结和归纳出实施工作激励法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经营一个企业需要领导者或管理者么?答案是肯定的,两者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管理能力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公司的老板们常常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使他的员工们适应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如果管理者领导有方,那么员工们将会极大地增加对工作的热情,即使员工们从未喜爱过这项工作:这里有一个有关激励员工的经典案例,欧内斯特·沙克尔顿(英国南极探险家,1874—1922)的  相似文献   

8.
员工的“心理收入”你给了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企业如何激励员工成了管理者面临的一大难题,而薪酬作为一种最基本的激励工具,对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起关键的作用。然而,目前许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在设计企业内部的薪酬体系时,往往只注重员工的经济收入等物质报酬,而忽视了员工的心理报酬,最后导致企业虽然给了员工很高的工资待遇,但员工忠诚度、满意度仍然不高,严重的甚至跳槽。什么是员工的心理收入呢?从广义的角度讲,薪酬是由两种不同性质的内容构成的(?)经济报酬和非经济报酬,经济  相似文献   

9.
“只要你们努力工作,就能获得加薪的机会!”这句老板口中激励员工最有力、最有用的话,如今在员工眼中,可能不那么受用了。近日,历时5个多月的“2009中国最佳人力资源典范企业”评选榜单出炉,共有100家企业获得了此项殊荣。评选的结果也显示,企业对于员工的激励手段已从过去单一的加薪、晋升转变为内部招聘和转岗、心理干预、绩效考核、职业稳定性等更深层次的管理方式。并已上升为企业人才管理的首要挑战。  相似文献   

10.
论人力资本收益分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力资本大体上划分为两个层次 :即核心型人力资本和非核心型人力资本。研究人力资本收益分配 ,不仅要重视研究“雄居金字塔顶的精英们”即核心型人力资本的收益分配问题 ,也要重视研究“位居金字塔底”的绝大多数中下层员工等非核心型人力资本的收益分配问题。研究人力资本收益分配问题大体上有企业产权制度构造的影响模式、股票期权激励模式、员工持股制激励模式、雇员职业化道路模式等。  相似文献   

11.
天下借口何其多,甚至可以说,只要做不好任何一项工作,都能以之为挡箭牌。显然,总是把借口挂在嘴边的员工,一定无所成就。对于管理者而言,让员工拒绝借口,就可以最大限度让其成为工作的主人。  相似文献   

12.
《老子》中有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用在职场上,这句话提示管理者不仅要满足员工的物质需要,更要教会他们做事的方法。根据美国心理学大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以下七种境界是每一个管理者应具备的,普通员工也可以从中悟出职场的为人之道。  相似文献   

13.
在很多管理者看来,“新生代”员工基本上可以用“自信、早熟、独立、张扬、叛逆、自我、自主、参与”这16个字来概括他们的特质。虽然不少企业对如何有效管理和激励“新生代”员工都感到头疼和困惑,但“新生代”员工却正在成为企业员工中的重要群体,并会在未来数年内逐渐成长为企业的中坚力量。因此,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激励“新生代”员工,就成了企业不容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善于激励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者往往注重工作的快节奏,在管理工作中多采取惩罚这样最容易的手段,记过、降职、开除(炒鱿鱼)。这种较为直接、较为简单的管理方式,是在维系着一个企业的管理。但是,这种人人都会的管理方法,是不能充分调动下属的积极性的。那么,就不能忽视激励,应当用激励的方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世界上有很多的企业重视以各种激励方法增强管理者与员工间的感情,使员工发自内心地信赖企业、效忠企业。有的企业老总称正在流汗工作的员工为“好孩子”。其实上级对下级的一个眼神、一个点头、一个微笑、一句称道都是奖赏、都是激励…  相似文献   

15.
在企业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激励机制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如何运用好激励机制也就成为各个企业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企业一定要重视对员工的激励,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把激励的手段和目的结合起来,改变思维模式,真正建立起适应企业特色、时代特点和员工需求的开放的激励体系。  相似文献   

16.
何为薪酬激励的“过度合理化” 当员工过于专注薪酬,把薪酬的高低看做自己在组织中获得成就的“晴雨表”时,薪酬激励的“过度合理化”的倾向就可能要在这个组织中蔓延了。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组织中,人事管理者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高素质的新型人事管理者,首先必须具备两方面的能力,即:能正确预测与组织人力资源需求,作出合理的人力资源计划,能了解员工的心理需求,掌握激励艺术;其次必须掌握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技术手段,如职务分析技术、人才测评技术、调查技术等。  相似文献   

18.
陈琳 《理论月刊》2004,(12):151-152
本文试图从激励的特点、模式和手段入手,探讨激励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义。激励主要包括分别以认知、情感和信念为核心的三种形成模式。在教育实践中采用的激励手段主要有目标激励、榜样激励、荣誉激励和行为激励。  相似文献   

19.
几何学中线段有一个黄金分割点,其比值为0.618。黄金分割具有严格的比例性、艺术性与和谐性,蕴藏着丰富的美学价值,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绘画等方面。其实,在企业管理中,对员工的激励也有“黄金分割点”,管理者要寻求有效的激励,掌握励人之道,努力把激励用到“黄金分割点”上。  相似文献   

20.
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型员工的激励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孙建国 《前沿》2001,(3):8-12
对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的探讨 ,必须首先加强对知识工作以及知识型员工概念的理解。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知识型员工激励 ,要摒弃传统等级制管理模式下的严肃性特征 ,应以激发知识型员工知识创新的主动性为主。对知识型员工知识创新主动性的激励 ,应建立在满足其较高层次需要的基础上 ,即主要满足其对自身价值实现、精神升华、环境自由、沟通灵活等高层次需求。在激励过程中 ,主要采取组织激励、沟通激励、知识资本化激励、精神文化激励、培训教育激励等激励方式 ,充分发挥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 ,在知识型员工激励过程中 ,还应注意完善激励机制的科学性 ,处理好各相关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