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1.关注社会生活.反映现实 通览2007年高考试卷.凡政治试题.无一例外都继承了关注社会.反映现实的特点。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近年我国经济生活的热点,也成为2007年高考命题的重点。全国卷Ⅰ第39题考查了我国制成品进出口及贸易摩擦的问题:全国卷Ⅱ第27题涉及我国的巨额外汇储备:  相似文献   

2.
2011年底,近80万字的四卷本《浙江文化地图》由浙江摄影出版社与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正式出版。该丛书分《胜迹寻踪·浙江历史文化》卷、《意匠天工·浙江现代文化》卷、《人文化  相似文献   

3.
2016年高考是中国高考开始分省命题后,采用全国试卷省份最多的一年,共有26个省(市、自治区)选择统一命题,仍自主命题的地区仅有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5地.至此,全国共有6个高考命题中心,一个国家的,5个地方的. 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提出“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  相似文献   

4.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模块由于高考分值少、不是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内容的双重原因,教学中面临着被授课时间压缩、地位低下、不受重视的困境。破解这一难题需要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增加《文化生活》教学的文化品味,突出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文学味、历史味、时代味和思辨味,才能起到强化育人功能的效果,增强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提升审美鉴赏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实现文化生活的三维目标。  相似文献   

5.
经济生活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模块,也是新课程高考必考的重点模块。综观2011年各地各类高考试卷,经济生活试题在整个政治学科中的比例都基本维持在24%~32%之间。认真梳理和归纳2011年新课程高考文综政治经济生活试题命题特点,将有利于增强我们对2012年高考命题趋向的研究和把握,有利于考生寻找到更合理、科学的复习方法,做好高考政治经济生活模块的复习备考。一、2011年新课程高考文综政治经济生  相似文献   

6.
2012年高考安徽文综卷特色鲜明、亮点很多,对2013届考生复习迎考有许多启发与引导。其中,第39题三小问在知识考查上呈现一致性,都是要求考生运用教材某一知识网络去解答题目,突出知识网络的考查。为了提高高考复习效率,本文结合安徽卷第39题,谈谈高考政治复习中我们应如何建构并运用知识网络。一、简析安徽卷第39题对知识网络的考查2012年安徽文综卷第39题试题(材料略)(1)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对"市场经济呼唤道德诚信"进行评议。(2)请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谈谈"网友议题"对你进行正确价值选择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当然,细心人能够发现,袁贵仁所回应的“全国高考一张卷”,和坊间所说的“全国高考一张卷”其实并不完全是一回事.众所周知,坊间以及最近媒体报道的代表委员所提到的“全国高考一张卷”,至少包含了两方面内容:一个是全国统一命题,一个是统一划定分数线.简言之,就是一张卷、一条线,二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地都有自己的一方水土和优势,有着自己的文化。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宝库,为《文化生活》教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一、《文化生活》教学中渗透本土文化资源的功能所谓本土文化,狭义的是指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各种文化、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的总称,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文化故事,充分利用区位  相似文献   

9.
2004年高考文科综合测试卷,依据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考试大纲》,坚持以问题立意、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试卷整体难度下降,长度缩短,试题开放、新颖,为高考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对中学全面实施教育改革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下面就2004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试卷结构、考核内容、试题的突出特点,谈谈我们的看法。(一)试卷结构2004年高考文综试卷全卷共39道题,满分300分。比2003年高考文综试卷减少2道题,缩短了试卷长度。第Ⅰ卷选择题35道题,140分;第Ⅱ卷非选择题4道题,包括19问,共160分。1.试题题型稳定,仍然是由选择题、非…  相似文献   

10.
黄伟林 《当代广西》2011,(17):57-57
由《壮行天下·壮族卷》《岭外汉风·汉族卷》《瑶风鸣翠·瑶族卷》《风起苗舞·苗族卷》《侗情如歌·侗族卷》《南国回风·回族卷》《京色海岸·京族卷》《彝风异俗·彝族卷》《水秀南方·水族卷》《凤兮仫佬·仫佬族卷》《本色毛南·毛南族卷》《仡佬风存·仡佬族卷》组成的《广西世居民族文化丛书》不久前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全套出版。  相似文献   

11.
2007年高考是北京市第五次自主命题,本次试题在坚持原有命题风格基础上,又发生了一些新变化。下面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一、2007年高考(北京卷)文科综合政治试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征订启事     
《春秋》2012,(4):64
由山东省政协主席刘伟担任编纂委员会主任、山东省政协副主席王志民任总主编的大型历史文化丛书《山东区域文化通览》,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套丛书共有18分卷,1200万字。《总览卷》总述山东文化,十七个市每市一分卷。各个分卷又分为上下两编,上编纵写文化发展的历史,下编横写文化特色。这是由全省300余位权威专家学者历经两年倾心打造完成的精品力作。  相似文献   

13.
<正>张文勋先生,乃全国著名学者,学术界享有盛誉的文艺理论家、文艺美学家,云南学术界泰斗,云南省文史馆名誉馆长,云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在全国文艺理论研究界和高校中文学科界都具有很高的学术声望。其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文艺美学和民族文化等方面。出版有《张文勋文集》6卷、《张文勋文集续集》4卷,共计10卷,近300万字。先生于84岁高龄之时,凭记忆并依据日记及平生所作诗词作品的记载,撰写了《心影屐痕——张文勋的学术人生》一书,为  相似文献   

14.
《春秋》2012,(2):64-64
【本刊讯】由中共山东省委副书记、山东省政协主席刘伟担任编纂委员会主任,山东省政协副主席王志民任总主编的大型历史文化丛书《山东区域文化通览》将于2012年上半年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套丛书共有18分卷,1200万字。《总览卷》总述山东文化,十七个市每市一分卷。  相似文献   

15.
梁侠 《半月谈》2003,(7):31-33
近几年思想政治学科高考以重大社会现实问题为命题的基本载体,越来越体现综合性和现实性。根据《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考试说明》和《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武文科综合考试说明》的规定,复习思路建议如下。  相似文献   

16.
高中以为高校培养人才为己任,高考以为高校选拔人才为目的。近几年。随着全社会对素质教育的普遍重视,从高考命题到高中教学,都在有意识地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进行了一系列颇有成效的探索与尝试。 1999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的作文题目《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曾在社会上引起一时轰动,一是这种题目令人耳目一新。二是给了考生极大的发挥空间。三是某杂志曾刊发过与此题相同的文章。今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关于“诚信”的话题。仍然让考生自由发挥。这一话题与今年我社出版的第6期《时事》杂志上刊发的文章──《信用:安身生命的基础》不谋而合。如果说3年前的巧合偶然因素居多的话.今年的巧合则包含着更多的必然。高考在不断地贴近社会现实.诚信的问题正是目前社会生活中大家普遍关注的热点。日常关注时事、勤于思考的学生.必然对社会有更多的了解与认识,无论是平时作文.还是参加高考.凭着较强的综合素质。他们常常脱颖而出。这在今年的高考作文、政治试卷及其它科目中均有大且例证。 那么,高中教学和高考命题如何与时事教育密切结合?会对青少年素质教育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分别走访了有关人士,约请他们撰写了一组文章。  相似文献   

17.
《时事资料手册》2005,(2):62-63
2004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共4套,即新课程版试卷三套(Ⅰ卷、Ⅱ卷、Ⅲ卷)、旧课程版试卷一套(Ⅳ卷)。各套试卷在内容、结构、命题设计、价值取向等方面基本沿袭了近年来高考命题的基本方向和方法。试卷试题体现出较为明显的5大特点:  相似文献   

18.
高中《经济生活》与选修二《经济学常识》教材中许多内容都涉及西方经济学的知识,西方经济学分析方法的特点之一是利用函数模型分析不同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用函数曲线图表示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近几年来,高考命题者似乎比较青睐于以函数曲线类试题来考查学生对教材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今年高考文综试题就有6道以函数曲线题形式考查供给、需求理论和弹性理论知识的试题。此类试题具有很强综合性,既实现了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对学  相似文献   

19.
台湾政治文化“脱中国化”现象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这样的命题,对于绝大多数生活在台湾的中国人来说,本是一个常识性的命题.不过,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并不是所有的台湾人都能心平气和地接受这一命题.80年代以来,一股倡导“台湾文化主体性”的思潮开始蔓延.根据前《中国论坛》总编辑蔡诗萍的定义:“所谓的‘文化主体性’,指称的是以‘台湾’这块岛屿做  相似文献   

20.
《观察与思考》2016,(6):F0002-F0002
《中国梦与浙江实践(文化卷)》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浙江省合作攻关重大课题所取得的成果之一。《中国梦与浙江实践(文化卷)》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浙江自2003年实施“八八战略”至今的文化建设历程,展示了10余年来浙江文化建设的璀璨画卷,揭示文化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重要作用。浙江文化建设实践证明:浙江文化底蕴深厚、活力充沛,与其经济基因同样地“一有雨露就发芽,一有阳光就灿烂”,传承力生生小息,创造力强大峰韧,浙江人民创造的当代文化成果丰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